第194章 对马岛凌空飞踹 海参葳鱼目混珠(2 / 2)
咋日,有二十名建奴兵带着包衣上山打猎,村里只留下了十人看管着年老的女人和小孩。东北的三月,寒气还是很浓,采海参的时间未到,建州女真人可不会让这些包衣们闲着,身体青壮的女人也被逼迫进山打猎去了。
虽然已经到了中午,留守的这十人也懒得起床,只派了两人出门巡逻,防止有村民逃跑。
两个巡逻的哨兵,把手揣在衣袖里,骂骂咧咧的走出村子,他们是到码头上去看那些小渔船少了没有。两人刚走到海边,正好看见有大量的船只驶进了海湾。
两名建奴哨兵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海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大船?有些惊慌失措:哨兵甲疑问:“这么多的船,是不是海盗来了?”
哨兵乙回答:“不会吧,我们又没得罪过海盗,海盗到这里来干什么?”
“不对呀,这船不是海盗,好像是我们自己的船。”哨兵乙的眼力非常的好,他刚回答完哨兵甲的问话,就看清了船上挂的旗子。
哨兵甲好奇:“什么?我们自己的船?我们何时有船了?”
哨兵乙手指海面:“你自己看嘛,那船上挂的旗帜是镶白旗,肯定是大汗的水师。”
哨兵甲用力把一双小老鼠眼都瞪成了大老鼠眼,总算看清楚了船上的旗帜,果然是镶白旗。
哨兵甲惊呼:“天哪,真的是我们的船,是大汗的在水师,没想到我们也有水师了,快点回村去,通知那几个懒货起床,主子爷派人来视察了,赶快到码头迎接。”
哨兵乙反应过来要通知村子里的人来迎接上驾,慌忙使出浑身的力气,一路狂奔跑回了村子。
刚跨进村子,就抄起大门上挂着的铜锣,框框框的敲打起来:“大家赶快起床,到码头来集合,主子爷派人来视察了。”
正在被窝里寻温暖的那人个建奴兵,睡梦中听到了铜锣的敲打声,以为有敌人来袭,顿时从梦中惊醒,也来不及穿穿好衣服,提着刀枪就冲出了房间。
“什么情况?敌人在哪?”
哨兵乙忙回答:“不是有敌人来袭,是主子爷派了水师到这里来了。”
“放屁,我大金哪来的水师?”小队长大骂。
哨兵乙:“真的,奴才不敢骗你,海上来的大船,奴才看得真真切切,那船上挂的是镶白旗的旗子,不会有错的。”
“还有这事?我大金也有水师了。”小队长将信将疑,人也冷静了下来,既然不是敌袭,那就用不着慌慌张张,还是先回去把衣服穿好再出来也不晚。
几人又慌慌张张的跑回房间把衣服穿好,这才打起精神往码头赶。
来到那个停放小渔船的码头,远处的战船已经停了下来,正在放出小船,正在往岸边划,海面那几十条大船上,果然都悬挂着镶白旗的旗子。
那小队长的眼力也很好,果然看见那船头上站着的,都是穿着镶白旗衣服的士兵。
小队长可高兴坏了,大金总算有自己的水师了,从今以后再也不会看见大明的水师在海面上飘着,却因为够不着而唉声叹气。
小队长就站在码头上,看着第一条小船靠了岸,从船上跳下两个人来,一人手里拿着一根绳索,在离开海岸一段距离之后,开始在地上打桩。
那小船上的几人,用船桨把那小船顶了一下,小船又离开海岸,船上几人前把那船头一转,那船头就从上面那块船板下转了出来,小船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十字形。
岸上的两人又把那绳索用力一拉,船板再一次靠岸,搭在了海岸上,船上剩下的几个人也纷纷上了岸,开始抡起大锤帮忙打桩,后面的小船就开始一条接着一条的连了起来。
那小队长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眼睛都直了,这小船竟然还会变身,大金的水师果然牛得不行。
压住心中的激动,跑上前去询问:“敢问几位爷,你们……”
可话还没问完,就听见一声怒吼:“滚,别妨碍老子干活。”
标准的建州女真话,凶神恶煞的实在吓人,态度如此恶劣,实锤了,就是大主子的人。
大汗的人都威风的很,没人把他们这些下贱的奴才当回事,骂一句滚,已经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
小队长低头默默的退到了旁边,心里美滋滋的,被主子爷的人骂,那是做奴才的祖宗八辈子修来的机缘,是光宗耀祖的荣誉。
很快,临时栈桥便搭建了出来,毛文龙穿着镶白旗固山额真的铠甲,头盔上那恨不得有一丈高的红缨,远远的看来就像一只斑斓的孔雀,后面跟着数百护卫,端的是威风八面,杀气逼人。
登上了陆地,一双大脚往那码头上一站,昂首挺胸,一脸的凶相,看了那小队长一眼。
旁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上前一步,一指那小队长:“你,滚过来,主子爷要问话。”
小队长受宠若惊,一溜小跑来到毛文龙面前,啪啪两声打下马蹄袖,往那地上一跪。
脑袋一沉,后背一拱,如同一匹等着被骑的马:“奴才格格里,给主子爷请安,主子爷吉祥。”
毛文龙也不让他起来,只淡淡的问:“怎么只有你们几个人,其他人呢?”
格格里:“回主子爷的话,他们进山打猎去了,估计明天才会回来。”
旁边那满脸络腮胡子的护卫又问:“村子现在什么情况?据实报来。”
“回主子爷的话,村子里现在有守卫三十人。二十人进山打猎,村里住有十人。”
毛文龙看了一眼后面跪着的九人:“就是你们十人?”
“是。”
毛文龙点点头:“现在还有多少尼堪?”
“回主子爷,这个村里原有三百一十七人,有六十四名青壮去了南边作了旗丁,去年采参淹死二十七人,过冬冻死三十九人,村子里现在还有一百八十七名老弱,主要负责采集海参。”
几人站在码头上,一问一答,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船上已经下来了六七百人,把整个村子都已经搜查了一遍,全村的男女老少全部被赶到了码头上清点人数。
可数来数去,全村的百姓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七人,足足少了六十人。
毛文龙看着跪在地上的格格里:“刚刚清点过了,全村只有一百二十七人,还有六十人到哪去了?”
格格里抬头:“回主子爷,那六十尼堪跟着打猎去了。”
毛文龙点头头:“好吧,清点一下各家各户的房屋,每家每户最少住十人,没有人的房屋按小队住。通知奴才们封锁码头,开始卸货,会得允许敢擅自靠近码头者立斩。”
身边众护卫,也是马蹄袖一拍,躬身弯腰:“喳。”的一声音,整齐划一,显得训练有素。
护卫们四散而去,开始忙碌起来,格格里跪在地上,想着自己还不知道这位主子爷的名字,便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奴才斗胆一问,主子爷名讳……”
话音刚落,只听到“啪”的一声,就觉得脸上一痛,眼睛都被打出了星空图。
随即传来一声怒骂:“你这卑贱的狗奴才,主子爷的名讳岂是你能知道的?给老子滚旁边跪着伺候,再多敢问一句,砍了你的狗头。”
格格里冷汗都被吓出来了,也顾不得脑袋嗡嗡的响,脸上火辣辣的疼,忙四肢伏地往后退,直退到和另外九人跪成一排,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码头就被一千多人围了起来,还有五六百人进了村庄开始安排住宿。
护卫们嫌弃这帮奴才跪在那里碍事,格格里等十人就被赶出了码头,不再允许他们靠近。
可他们在远处还是看得清楚,穿着崭新镶白旗衣服的士兵牵着战马从那船上下来,数量足有六百人,足足的两个牛录。
另一条船上,穿着崭新正白旗衣服的士兵也牵着战马下船,数量也是六百人,又是两个牛录。
接着就是,正红旗,镶红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蓝旗各自又下来三百人。八旗全部到齐,整整十个牛录。
再然后就是一辆辆的马车从船上吊下,数量得有上百,好不容易看得见马车卸完了,又出现好多的汉人苦力,抬着大大小小的木箱子下船。
那些木箱子很快就把整个码头都堆满,苦力们也是站满了码头,拥挤得一点缝隙都没有。
船上下来的的汉人竟然有上万之多?格格里脑瓜子都嗡嗡的,心里开始犯嘀咕,海参湾这个地方莫非发现了宝藏?要不然大汗怎么会派出这么多的人来?
因为人数众多,小小的海参崴根本就住不了几个人,格格里等人的营房也全部被占,十个人被赶到了野外露营,
而那些汉人苦力在士兵的喝斥下开始建造营地,到了傍晚的时候,一座巨大的营地已经拔地而起,八面旌旗高耸入云,迎着寒风猎猎作响,果然是威风的很。
第二天下午,出去打猎的建奴队伍回来了,还没走回去村子,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小的渔村变大了好十好几倍,村子外面的营地绵延数里,也不知道住了多少人。
建奴士兵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到营地上飘扬的旌旗,确定是大金八旗没错,领头的几人商量之后,决定先派出几名包衣去打探消息。
被指定的几名包衣战战兢兢,壮着胆子往那营区上靠,建奴士兵们就躲藏在后面的树林子里,看着那些包影一步步的走向营门。
眼看着包衣们同那守门的说了几句,人被带进了营区。
再然后就看见格格里出现在营地外,小跑着出来朝他们走来。
离得老远就开始在骂:“你们这些混蛋,躲躲藏藏的干什么?还不赶快给老子出来。”
一行人看清来人是头目格格里,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纷纷走出树林。
“主子爷,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才离开几天,这里来了这么多人?”
格格里骂道:“问什么问?你没看见八旗全部都在吗?我估计这里是发现了什么宝藏,大汗才派了这么多的人来。”
眼睛扫视了一下他们抬着的一头野猪,三只傻狍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这些废物。去了那么几天就打了这么一点猎物,都不够主子爷们塞牙缝。”
建奴士兵们被骂得大气都不敢出,只能低头听着。
这时,又从营地里走出一位将领模样的人,远远的就高声喊道:“格格里,他们都回来没有?猎到了什么东西?赶紧的送到主子爷营里去。”
格格里赶忙询问:“人都回来没有?就只猎到这几样的猎物?”
领头的士兵回答:“我们的人全回来了,死了一个包衣。”
格格里回头,点头哈腰回应:“回主子的话,猎到了一头野猪,三只狍子,少了一个尼堪,被野猪咬死啦。”
转头又对建奴士兵们吼道:“听到没有,赶紧把猎物送过去,别让主子爷久等。”
士兵们不敢违抗,指挥着包衣抬着猎物匆匆进了营地。
那将领跟着格格里等人进了营地,这才看向格格里等人,说道:“让尼堪把这些猎物送到伙房去。主子让你们到大帐去,有要事安排。”
格格里等人心中暗喜,你自己安排事情就说明主子对自己器重。二十人跟着那将领走进营帐,他们看到营帐里站满了八旗士兵,气氛十分严肃。
大帐正中,一位身着华丽铠甲的固山额真,坐在主位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众人。格格里等人忙跪地磕头:“奴才拜见主子爷,主子吉祥。”
那人缓缓开口:“明日我们要给双城卫送补给,需要你们带路,你们可愿意?”
格格里等人对视一眼,心中欢喜得不行,齐声答道:“奴才们愿为主子效命!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固山额真站起身来,走到众人面前,“此次前往双城卫,虽路途遥远,但并无凶险。
让尔等奴才带路,只是念在尔等在此苦寒之地辛苦,想给尔等一个表现的机会,表现得好,本将军回京之时会带上尔等回去。”
格格里等人一听,激动得再次磕头,“谢主子恩典,奴才们定不负所望!”
那固山额真满意地点点头,“既如此,尔等下去好好准备,明日卯时出发。”众人领命退下。
回到住处,格格里兴奋地对同伴们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咱们把这趟路带好,就能跟着主子回京享福啦!”
大家纷纷附和。
第二天,格格里早早的就穿戴整齐,带着自己的小队,牵上自己的战马来到码头,那里有上百辆马车,正在装车,大箱小箱的也不知道装的是啥。
格格里看着忙碌的众人,也想上去帮忙,却被士兵拦了下来,只能作罢。
眼看马车装好,离出发时间还早,码头上听到了哐哐哐的金属敲击声。格格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东张西望,一名士兵匆匆地跑来:“你们几个别在这里站着了,赶紧的跟我去吃饭,吃完饭就要出发了。”
格格里没想到大清早的还有饭吃,高兴的不行,带着小队跟着那名士兵去了伙房。这支队伍到海参湾两天,格格里还是第一次吃到他们的军粮。
一顿油盐充足完全管饱的饭,把格格里等人吃得满面通红,他都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这样畅快淋漓地吃过饭了。
吃过早食,将领吹响了集合的牛角,一千骑兵翻身上马,那些尼堪们也纷纷跳上马车,在骑兵们的簇拥下赶出了营门。
格格里虽然不知道尼堪们为什么敢坐到马车上去,但领头的主子都没说话,他也不敢问,只能骑马走在最前面,眼睛紧紧盯着四周,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
借着对道路的熟悉,队伍在他的带领下,一路上也算是平平安安。
得益于大明朝在辽东二百年的努力,大东北所有卫所之间的官道都修得宽敞平坦,又没有重型马车长期碾压,路面完整度极高。
车队走了整整两天,道路的尽头才出现了一座破烂不堪的城池。
看着城墙上插着的建奴旗帜,众人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双城卫总算是到了。
前方就是双城卫,格格里也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次任务算是成功了一半,离到京城去享福,又近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