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723章 汴京流言起

第723章 汴京流言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元丰三年七月的汴京,暑气本就蒸腾得人心烦,一场北征溃败的消息又像泼了油的野火,顺着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缝往四处窜。

茶肆里说书先生拍醒木的手顿在半空,酒肆中酒客的划拳声戛然而止,连挑着担子卖酸梅汤的小贩,吆喝声都弱了三分。

人人都在窃窃私语,有说辽人两万铁骑踏破了雁门关的,有说太原路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更有甚者,竟传幽州已被辽人夺回,兵锋正往汴京逼来。

皇宫福宁殿内,已经加了冰块了,却仍闷得像个蒸笼。

元丰帝歪在龙椅上,脸色青得比案头的青瓷笔洗还难看,案上堆着的军报被他扫落在地,“哗啦啦”散了一地纸页。

高皇后垂着手站在殿中,凤冠上的珠串微微颤抖,身上的朱红宫装衬得她脸色愈发苍白。

“高遵裕!又是你们高家的人!”

元丰帝猛地拍向龙椅扶手,指节泛白,“十万大军!朕给了他十万太原精锐,他竟让辽人打得尸横百里!你说!这是不是你们高家故意的?”

高皇后膝头一软,忙屈膝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息怒,叔父或许只是一时轻敌,并非有意……”

“一时轻敌?”元丰帝冷笑一声,起身踱步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她,“他高遵裕眼里,怕是只有封王的富贵,没有大周的江山!你是他的亲侄女,这事你脱得了干系?”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冷了几分,“传朕旨意,皇后高氏君前失仪,罚禁足中宫三月,自省己过!”

高皇后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再辩,只能叩首领旨。

待她扶着宫女起身退去时,殿外突然传来内侍慌乱的通报:“太后娘娘凤体违和,突发中风,请陛下即刻移驾慈宁宫!”

元丰帝脚步一顿,脸上的怒容僵了一瞬,随即化为几分烦躁与慌乱,甩袖道:“摆驾!快摆驾慈宁宫!”

他终究不敢真的迁怒举荐高遵裕的曹太后,如今太后病倒,这口战败的气,也只能发到皇后身上。

宁远侯府的后院,小秦氏正坐在葡萄架下捻佛珠。

青灰色的佛珠在她指间打转,可她眼底却没有半分虔诚,反而闪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光亮。

旁边伺候的向妈妈凑过来,压低声音道:“老夫人,街上都在传,太原路大军败了,中路主将高遵裕被俘,郭副将战死了。”

小秦氏捻佛珠的手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声音柔得像浸了蜜:“哦?竟败得这么惨?那西路军呢?二郎那边可有消息?”

“还没呢,”向妈妈又道,“不过听说顾侯爷还在榆林驻扎,没跟辽人交上手。但如今中路军败了,西路军怕是也撑不住……”

“撑不住才好。”小秦氏低声呢喃,指尖用力捏了捏佛珠,“最好是……再也回不来。”

她抬眼看向澄园的方向,眼神冷了几分,“他顾廷烨要是死在北疆,我儿廷炜就能袭爵,到时候盛明兰那个小贱人,还不是任我搓圆捏扁?澄园里的那些产业,也该归咱们侯府正经主子了。”

向妈妈连忙附和:“老夫人说得是,只是这话可不能让外人听见。”

小秦氏斜了她一眼,重新捻起佛珠:“我省得。你去前院盯着,有顾廷烨的消息,立刻来报。”

澄园的正屋里,晨光透过菱花窗洒在案上,明兰刚喝了口安胎药,胃里却还是一阵翻腾,她捂着嘴起身,快步走到窗边干呕了几声。

常嬷嬷连忙递上温水,又拍着她的背顺气:“夫人别急,刚怀了身子都这样,过些日子就好了。”

昨日大夫诊出怀孕时,明兰还握着诊脉的手笑出了声,夜里翻来覆去没睡好,满脑子都是等顾廷烨回来,要怎么给他一个惊喜。

今早她特意起身磨了墨,想写封信告诉顾廷烨这个喜讯,可笔尖刚触到信纸,就听见院外传来小桃急匆匆的脚步声。

“大娘子!出大事了!”小桃掀着帘子跑进来,额头上满是汗,手里的篮子还没放下,“街上都在传,北征的大军败了!太原路十万兵马,全没了!”

明兰指尖一颤,笔尖“嗒”地一声摔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渍。

她猛地转身抓住小桃的胳膊,声音都有些发紧:“你说什么?败了?哪一路败了?是西路军吗?主君呢?”

小桃被她抓得一疼,连忙摇头:“不是西路军!是中路军!高遵裕将军的兵马,在应州被辽人偷袭了,听说死了三万多人,高将军还被俘虏了……西路军还在西边,没交上手呢。”

明兰悬着的心稍稍落下,手指却仍在微微发抖。

她松开小桃的胳膊,走到案前拿起那封只写了“夫君亲启”四个字的信,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心里又涌上新的担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