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之红色巅峰 > 第704章 厕所的冲突

第704章 厕所的冲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韦平没有像之前拒茶那样推辞,只是指尖搭在杯沿,等酒斟到七分满时轻轻抬手:

“够了,适量就好。”

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逾越的分寸。

既不扫赵伟的兴,也没让自己陷入“过量饮酒”的被动。

赵伟又给杨力维和君凌斟酒,君凌抬手拦了拦:

“我酒量浅,少来点就行。”

他看着杯里浅浅一层酒液,心里清楚,这场聚会的“酒”,从来不是单纯的饮品,而是彼此试探的媒介。

酒过三巡,赵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从专家讲的“政策落地难点”,聊到自己在鲁省推动混改时“顶住压力啃硬骨头”的经历,说到激动处,还拿起酒杯跟众人碰了碰:

“当初有个老厂长不配合,我带着工作组驻厂半个月,天天跟他喝浓茶聊政策,最后总算把他说通了!”

杨力维听得认真,还不时点头附和: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得有耐心。我们粤州自贸区刚起步时,有外商担心政策不稳定,我也是带着团队上门十几趟,才把项目谈下来。”

他说着,也端起酒杯,敬了韦平一杯,

“韦兄,沧州的工业转型比我们难多了,您有什么经验,可得多教教我们。”

韦平抿了口酒,放下杯子,语气不疾不徐:

“沧州的经验就一个字——‘稳’。老工业基地转型不能急,得先保住工人就业,再慢慢引入新产业。我们去年引入的新能源项目,光员工培训就花了半年,宁愿进度慢点,也不能出乱子。”

他的话没提韦家,却处处透着顶级豪门做事的沉稳。

不图虚名,只重实效。

赵伟见韦平终于多说了几句,立刻顺着话头往下接:

“还是韦兄有远见!对了,昨天采访您的北城日报社记者,是我大学同学,他跟不少老领导都熟。韦兄要是想在北城多宣传宣传沧州的转型经验,我帮您搭个线,保证效果好!”

这话看似是“热心帮忙”,实则藏着两层心思:

一是想借“搭线记者”拉近和韦平的关系,攀附韦家的资源;

二是想通过韦平的“宣传需求”,证明自己在北城有人脉,为后续刷存在感铺路。

韦平端着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目光落在赵伟脸上,似笑非笑:

“多谢好意了,不过沧州的转型不用刻意宣传,等项目出了实效,自然有人关注。倒是赵主任,鲁省的国企混改要是遇到政策瓶颈,可以找杨书记聊聊。”

一句话就把话题引向杨力维,既委婉拒绝了赵伟的示好,又不得罪他,还顺势给了杨力维一个“露脸”的机会。

杨力维立刻心领神会,笑着接话:

“是啊,我们有份《混改实操手册》,里面记了不少避坑经验,回头我发给您,说不定能帮上忙。”

赵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端起酒杯敬了杨力维一杯:

“那太感谢兄了!以后肯定要多麻烦您。”

他知道,韦平这是明确不想跟自己深交,只能退而求其次,跟杨力维搞好关系。

君凌全程没多说话,只是偶尔抿口酒,听三人聊天。

他注意到,赵伟聊的“驻厂半个月”,从没提过遇到的具体阻力;

杨力维说的“外商谈判”,却详细讲了如何解决政策疑虑;

韦平的“工业转型”,更是句句落到“就业”“稳进度”这些实处。

三个人的话,藏着三种不同的目的:赵伟想“炫人脉”,杨力维想“交流经验”,韦平则在“守底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