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幽光狂慧复中宵 六(1 / 2)
曹真出击需要时间,就在东侧战鼓响起曹军大军出现之时,西营最北边的一座砦子失守。说失守不准确,应该说给烧的面目全非连个人影都看不见,燃烧的木炭冒出滚滚浓烟,目视所及一片焦黑啥都不剩。
要说这大火真不是刘琰点起来的,当时胡人骑兵攻势很猛,营门本来就被攻破,曹军点起装满草料的大车。本意是阻滞敌人攻势,没成想车辆堆积过多火势瞬间蔓延,帐篷木墙衣服吃喝凡是能燃烧的都被引燃。
已经都烧了一座也不差两座,第二座营寨的曹军改变战法,集中所有可燃物等敌军接近自己先放火,滔天火势形成一道火墙。此刻略阳战场出现奇怪一幕,攻击一方试图灭火,防御一方却不断朝火里扔可燃物。
敌人越是救火,曹军就越要助燃。眼看火势越来越猛烈,王图几次下令控制,奈何火场上的人都懵了。大火燃烧不光散发热量,还引动一股又一股剧烈的旋风,炙热的风烟烤得人浑身发烫,耳膜生疼,干张嘴听不见说什么话。
看不到敌人曹军还在朝火场扔东西,直到能烧的物件所剩无几,曹军才慢慢停止。大火燃烧引发山谷焚风效应,冬末不会下雨雪,却有时断时续的谷风,山风顺着北面陡峭山坡吹入盆地,浓烟全灌进曹军营寨,几步之外就看不清前路。
敌人退了听不见看不到都无妨,但是砦子也没了,明天刘琰再来怎么办?现实摆在眼前由不得王图过多纠结,没有阵地防御那就继续点火。西营曹军别的事不干闷头收集可燃物,不管是啥能烧的全堆在河岸边。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最北侧营寨烧光之后形成大片空旷区,指望一条连柯川挡不住骑兵渡河,假如刘琰趁夜色强渡,曹军无法及时发现要坏大事。索性沿河西岸堆砌可燃物,夜间燃起篝火方便观察,就算刘琰渡河拦不住,也能及时派人给夏侯渊预警。
西边砦子燃烧娲皇村也没落下,韩遂撤退之前也点起大火。没柴禾干草就烧衣服,破鞋烂袜子一股脑全烧。燃烧破烂火势不大浓烟可不小,灰烟带着刺鼻的怪味,不用靠到近前就给呛的鼻涕眼泪横流。
娲皇村处于略阳盆地中央,谷风影响不到这里。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临近傍晚韩遂点起的浓烟还没散去,
这下可苦了曹军传令兵,夏侯惇手里几乎没有骑兵,传令兵还负责战后侦查任务。旁晚加浓烟各处都灰蒙蒙一片,压根儿看不到敌军序列。对此传令兵自有一套办法,盆地里没有敌人就是都撤回城中去了。
太阳落山之前王图再次玩火,连柯川西岸重新燃起火苗,夜幕中略阳盆地西侧被火光映出整片橙红。为防万一曹军派出小股部队沿河岸巡逻,借助火光照耀随时预警,刘琰想趁夜色渡河办不到。
朝阳未升之际,西方天际还是墨兰色,越朝向东方蓝色愈淡,初光之下逐渐化为棉白。在那棉白色尽头,地平线之下道道橙红投射而出,氤氲柔和的天空中紫罗兰依稀跳跃,平缓过渡难以分清具体界限。
不需要分清,全部的色彩马上会被灼眼的光耀打散。朝阳之下一面白旗立在略阳城头,那代表的是大汉梁王的尊贵和荣耀,也意味着梁王本人还在城里。
曹军巡逻队一夜没合眼,自信整个晚上没有一个敌军离开包围圈。非要鸡蛋里挑骨头,说白日里敌军趁烟火离去也没理由反驳。无需反驳,掰扯无法证实的事没有意义。
现实就这么个现实,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没有未卜先知的高人,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要么是机缘巧合,要么是歪打正着。
夏侯惇在营里喝小酒,盘算着打下略阳后如何出气。是让刘琰先跪下认错呢?还是先抽她几个大嘴巴?或者省点事,跪着大声认错的同时自扇耳光。
也是在当天下午,五十里外夏侯渊和段煨正式开打。
先交代一下地形,方便在头脑中展开一个直观的二维平面图。战场位置在现代秦安县,庄浪县和静宁县交界处的周家峡口。
此处是一座总面积超过四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坐北朝南呈倒三角状。水洛河从三角形当中穿过,在盆地西侧沿着山势转向西北。三角形的顶点处于南面条状小山的北角,条形小山像葫芦中央的窄腰,卡住通往东南莲花镇谷地的通道。
从小山朝北一点五公里来到山边,东西绵延数公里的山梁。山梁下的平地西起水洛河,东到徐城村,长度约三公里就是倒三角盆地的底边,现今平绵高速干道傍山而过。
和略阳盆地内部平坦不同,东侧面积小是整块平原,西侧面积大但是丘陵土梁高低起伏,视线很容易受到遮挡。身处小山能俯瞰全局,盆地中央也是另一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