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21章 女红作坊,使绊子

第21章 女红作坊,使绊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暮色渐沉,昭国坊女红作坊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人声与织机声交织,一派热火朝天。

空气中弥漫着羊皮浆洗味道、棉絮的温暖气息,以及大灶上熬煮粟米肉粥的香甜味。

作坊一角。

专门辟出的稚子园里,刚吃饱饭的孩子们,脸蛋上红扑扑的。

他们正围着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听她讲《西游记》里的故事。

约莫五六岁名叫石头的男娃,以前在坊间是出了名的小干瘪,如今脸颊竟也鼓起些许肉乎。

他满足地拍拍小肚子,对身旁的小伙伴悄声说:

“工坊的娘娘可真好,还让咱们在这儿喝肉糜粥呐,管饱!

自从俺爹病死,俺好几年没吃过肉呐!!”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来妇人们隐隐的泪光。

一正在飞针走线的年轻妇人,手指因长年冻疮有些红肿,但动作依旧利落。

她抬头看眼孩子,对身旁的同伴低语,声音带着哽咽:

“张婶,你看我家那皮猴,多久没这么安稳坐着听故事?

以前这个时辰,他爹顶着日头去寻零工,娃饿得直哭……

现在不仅娃吃饱了,一天二十文是实实在在的,年底一家人的年货都能办齐全。”

被唤作张婶的妇人用力点头,手中的羊皮裁剪得又快又准:

“谁说不是呢!公主和魏都尉是活菩萨啊!

我家那口子去戎州修驰道,信捎回来说一天三十文,顿顿有油水。

干的虽是力气活,人却壮实了。我们娘几个在工坊做工,不仅娃有人照看,而且每天节省不少饭钱。

眼下的日子,总算有奔头!”

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光彩,是对未来真切切的期盼。

一妇人嘟囔一句,手中的尖针舞得飞快:

“听公主府的郑娘娘说,驸马爷正在寻女教书先生,还要教娃娃们读书识字呐!”

女红作坊带来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长安城与关中不少家庭。

孩子们不再因饥饿而哭闹,脸上多了红润与笑容;妇女们挺直腰杆,因自己能赚取薪酬、供养家庭而自信倍增;男人们在外修筑驰道,听闻家小安好,干劲更足。

一股凝聚的、向上的力量,正在这看似普通的劳作中孕育、勃发。

然而。

眼前的勃勃生机与万众归心,在某些人眼中,却格外刺眼。

皇宫,太极殿。

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疏,李世民眉头紧锁。他随手拿起几本翻看片刻,冷哼一声,将奏疏重重掷于御案之下。

“荒谬…无耻之尤!”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屏息凝神,压根不敢发出丁点声响,生怕被圣上的怒火所波及。

看着杨妃端着一碗羹汤,高重等太监宫女们,不由得长松一口气。

瞥眼散落的奏疏,杨妃柔声道:“陛下何事动怒,保重龙体要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指了指地上:“爱妃你来瞧瞧,这些人都疯了!

弹劾玉儿收买民心,意图不轨?说他借女红之名,行选美之实,秽乱宫闱?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妃弯腰拾起几本,快速浏览一遍,秀美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她看到弹劾者中,居然有自家儿子门下的言官,心里忍不住搁愣一下。

“陛下…”杨妃将羹汤轻轻放在李世民面前,声音里满是温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