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26章 见闻,后悔的家主

第26章 见闻,后悔的家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魏叔玉并未答应去见金光门驿站,只是答应程咬金,让押送的军队在路上照拂一二。

他太清楚世家大族的秉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面上的乞怜示弱,往往伴随着暗地里的蛰伏反扑。

果然。

数日后。

就在崔、卢两家族人被押解离开长安,踏上西行流放之路的同时,有几封用密语写就的书信被传送出来。

它们通过隐秘的渠道,分别送往李恪、李泰、李愔等皇子,以及一些与崔、卢两家关系盘根错节的关陇贵族府中。

魏叔玉站在公主府的书房内,听着巽七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驸马爷,是否要截那些信件?”巽七低声请示。

“不必。”

魏叔玉把玩着怀中温润的胡姬,眼神格外深邃。

“让他们送出去。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还有哪些人贼心不死。

传令下去,对流放队伍要适当关照。西域、安西、里海、北庭缺少汉人,可不能让他们折损在路上。”

“属下明白。”巽七悄然退下。

长乐端着碗羹汤走进来,“夫君,可是又有烦心事?”

魏叔玉接过汤碗,拍拍胡姬的无脑,示意她赶紧离开。

“无妨,一些宵小之辈,还不值得烦心。小兕子与婉婉吵着放纸鸢,明天一同去长安学堂踏青吧。”

……

另一边。

崔、卢恒两家被流放的上万族人,在官兵的押送下,依依不舍离开繁华的长安。

得到指令的左武卫士卒,并未苛待崔卢两族人,甚至连镣铐都未带。

即便他们想逃跑,左武卫们也会睁一眼闭一眼。他们流放至里海、北庭的话,还是有身份的唐人。

倘若逃跑的话,那就成为流民。被官府抓到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无尽的徭役。

离城越远,心中的怨恨与绝望便多一分。

他们曾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一切都被归咎于魏叔玉。

然而他们的厄运,似乎并未因离开长安而结束。

虽然有魏叔玉“不必刻意刁难”的吩咐,但一路上脸色冰冷、公事公办,绝无半点通融。

餐风露宿是常态,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哪里受过这种罪。

尤其是一天要步行八十里,简直要他们的老命。

“虎落平阳被犬欺!”卢恒的语气格外怨恨。

崔敦相对沉静些,不过他眼中的阴鸷丝毫不减:

“忍一时之气。只要到了西域,找到故旧未必没有转机。我崔家在安西都护府内,也并非没有门路。”

怀揣着微弱的希望,崔卢两家人艰难西行。

数月后,队伍终于抵达陇右,进入河西走廊。

官道宽阔平整,车马络绎不绝。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售卖的驮马便宜得令人咋舌。

“喂…你们两位过来。”

崔敦与卢恒赶紧小跑着,来到程处亮跟前。

“程将军,您找我们?”

程处亮语气平淡的应了声,“舅舅,西行北庭万里之遥,靠步力猴年马月能到。”

“那程将军的意思?”

“买些驮马吧,让妇孺老人骑乘。”

崔敦与卢恒惊得下巴都快掉了,“这…这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赶紧去买吧,给你一天的时间。”

之前两家被抄,魏叔玉虽说给他们留些家财,但他们并没有买马。

主要是落井下石的人太多,马儿的价格贵得吓人!

有驮马的帮助,他们前进的速度要快不少。

沿途所见到的军镇、驿站,守军精神饱满、装备精良。

尤其身上穿戴的保暖皮袄、皮裤,样式统一,与印象中大唐边军衣衫褴褛的模样,大相径庭。

一日。

队伍在凉州附近的驿站歇脚,恰逢一支从西域返回的商队,也在此处休整。

商队规模庞大,骆驼、马匹满载着香料、玉石等西域奇珍,护卫们个个剽悍。

崔敦忍不住与商队中的老管事搭话:

“老丈,如今这西域商路,竟如此太平繁荣?”

老管事捋须笑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