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30章 捧杀,就蕃的风波

第30章 捧杀,就蕃的风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月中旬,大朝会。

御史台一位素以刚直着称的御史,上了一份奏折。

奏折中并未直接提及晋王,而是泛泛而论。说如今四海升平,诸多皇子年长,宜当效仿古制、分封就藩以屏皇室。

且可令皇子历练政事,知晓民间疾苦。避免久居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以致目光短浅、不识大体。

奏折文辞恳切,引经据典,完全副为国为民考虑的架势。

随着那位御史的声音落地,朝堂上顿时轰然作响。

看着台阶下吵闹的大臣,李世民久久不语。

他自然明白奏折背后的含义。对于儿子们的明争暗斗,他并非一无所知。

高明的太子之位格外稳固,为何还容不下一个稚奴?

想到观音婢对幼子的疼爱,李世民更加的犹豫。

下朝后,李世民信步来到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拿着高艳丽的画像在看,李承乾陪在一旁说着什么。见李世民进来,两人连忙起身行礼。

“观音婢,在看什么?”

李世民走过去,顺手拿起画像,“咦?此女相貌倒有几分我汉家风采。”

长孙皇后轻叹一声:“她乃高句丽流亡公主高艳丽。承乾方才正与臣妾说,玉儿那孩子不知如何安置她,特来请示一二。

二郎,您看……”

李世民愣了下,“难道那高艳丽已经抵京?”

“回父皇,鸿胪寺那边的消息,似乎就在这几天。”

李世民放下画像:“高明,你觉得该如何安置?”

李承乾恭敬地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高句丽已平,其民亦是我大唐子民。

高艳丽既是王室遗珠,不若加以恩抚,以示父皇胸怀四海、泽被苍生。

或可赐予宗室子弟为妻,使其安心归化。”

李世民点点头:“嗯,不错,你觉得赐予何人合适?”

李承乾做出思索状,“儿臣一时想不出合适人选。只是觉得高艳丽身份特殊,若所配非人,恐生事端。

需得一位身份尊贵,又能稳妥安置之人才好。”

就在此时。

长孙皇后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说起来,雉奴也十五岁了…时间过得真快。

他如今在宫中,虽读书习武,终究是少些历练。

二郎,长安最近关于皇子就蕃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如将那高艳丽,赏赐给就蕃的皇子吧!”

李世民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语气格外温柔:

“观音婢,你的意思朕明白。男儿志在四方,总圈在父母身边,难成大器。

只是那高句丽的长相一般般,会不会委屈稚奴?”

长孙皇后拿起画像看了看,“长相的确普通了点,确实委屈稚奴。倘若赏赐给其它适龄的皇子,难道他们就不委屈?

既然如此的话,那还是委屈稚奴吧。”

李世民颇为意外看着长孙皇后,她不是挺宠稚奴的嘛,为何坚持将高艳丽许配给他?

李承乾适时道:

“父皇母后,还是为雉奴寻一贤惠王妃,再择一富庶安稳之地就藩吧。

有能臣辅佐,必能成为屏藩大唐的贤王。”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高艳丽的画像,一个念头在心中隐隐成型。

一个亡国公主,配一个需要远离权力中心的亲王,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高句丽而言,既能显示大唐的天恩。又让雉奴身边多个“懂事”的枕边人,还能绝某些人的念想。

简直是一石三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