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正宗传人,保龙一族(2 / 2)
随后,便领着方诚和马东赫依次行礼上香。
仪式结束,三人退出香堂,在院子的石桌旁坐下叙旧闲聊。
“东赫,这次闭关修炼感觉如何,有信心过复试吗”
方诚看着气质明显改变的马东赫,关心地询问道。
“我自己感觉还行吧,就是太他娘的折磨人了。”
马东赫灌了一大口凉茶,抱怨道:
“那山洞里没吃的没喝的,冷得像冰窖,一到晚上就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要不是靠着观想法硬撑,我早疯了。”
马建国哼了一声:
“这是我马家祖传的修炼法门,断食断水,隔绝五感,在极限状态下逼迫身体和精神的潜能,从天地间强行盗取一丝生机。”
“这个方法风险高,收益也大,对心性和肉体都是极大的考验,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你要不是我马建国的儿子,我才不放心你练习呢。”
听着马建国这番话,方诚想起自己当初在永安岛,潜入海沟深处闭息冥想的经历。
两者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你现在观想法入门了吗”
方诚随即又问马东赫,颇为好奇他的进展。
“入门我倒是想啊。”
马东赫撇撇嘴:“老头子说了,我就是摸到个门槛而已,进去关禁闭,磨练心性,重点还是炼化真气,引导运行。”
马建国面色不变,从容说道:
“以你现在的修为,先把气功基础打扎实,能稳定做到真气外放再说其他吧。”
方诚双眼放光,有些意外地看着马东赫:
“你也能做到真气外放了”
马东赫闻言,立刻警惕地往后缩了缩:
“你想干嘛我可不跟你这怪物打,我那点真气还不够你一拳打散的。”
看着儿子这副没出息的模样,马建国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索性不再理他。
转而看向方诚,进入今天这次祭拜仪式的主题。
“阿诚,接下来我就传授你真正的观想法,我所说的每一个字,你都要牢牢记住。”
见方诚郑重地点头示意,他神色一肃,随后缓缓道来:
“所谓观想法,与普通的静坐冥想有着本质区别。”
“冥想,求的是一个‘静’字,是收束万念,心神归一。”
“而观想法,求的则是一个‘动’字,是在入静的基础上,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从无到有,开辟出一个‘内景’。”
“开辟内景”
方诚心中微动,不禁低声念叨。
“不错。”
马建国微微颔首:
“观想法的修行,简单来说,就是创造并完善你自身内景的过程。”
“至于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步。”
他端起茶杯,先喝一口润润喉,然后正式开始讲解:
“第一步,叫做‘立意’,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你必须在自己空无一物的精神世界里,确立一个永恒不变的核心,它可以是一座山,一片海,一尊鼎,甚至一缕火焰。”
“但无论是什么,它都必须是你精神意志的最终体现,是你的‘道’之所在,也是统领全身真气运行的中枢。”
“对于我们武者来说,可以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武意’。”
“意立不住,则神散,轻则前功尽弃,重则精神错乱,走火入魔。”
方诚闻言,立刻想到了自己脑海里,那缕在黑暗中燃烧的灵性之火。
马建国放下茶杯,接着说道:
“第二步,是‘塑境’。”
“立意之后,就要以此为核心理念,不断丰富你的内景。”
“观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为你这个精神世界增添法则与细节。”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需要水磨工夫,配合呼吸法不断进行炼化塑造。”
“内景越是完善真实,你的精神就越是稳固,对自身真气的掌控也就越是精妙。”
“唉。”
马东赫这时忽然叹了口气,在一旁插嘴道:
“我爸让我观想个火炉,结果我在山洞里太饿了,想着想着就变成了烤串的炉子,差点没把自己馋死。”
“闭嘴!”
马建国瞪了不成器的儿子一眼,看着他缩起脑袋。
这才重新转向方诚,讲授更深奥的法门:
“至于第三步,叫做‘真我’。”
“当你的内景大成,就可以在其中观想出一个与核心相融,能够统御内景的‘我’。”
“这个‘真我’,是你精神世界的绝对主宰,也是你毕生精神意志的凝聚,武道理念的化身。”
“到了这一步,你才算真正将‘观想法’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日后无论修行还是对敌,心念一动,‘真我’便能在内景中推演万法。”
“最终还能显现到身外世界,也就是达到‘内景外显’的境界,你的实力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建国讲授的这番理论体系,可谓完整有序,逻辑严密。
让方诚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自己之前琢磨的冥想方法,更像是凭借本能的野路子,遇到问题,就用暴力手段去解决。
而马建国则为他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通往更高境界的地图。
想到这,方诚不禁问了句:
“师父,既然您说观想法非常凶险,那为什么东赫现在就能练习……”
“这混小子是个例外。”
马建国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爷爷,也就是我爹,在他几岁的时候发了疯一样,天天带他去那山洞里闭关,美其名曰‘从小培养’。”
“这小子也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傻人有傻福,居然也习惯了。”
“后来我爹走了,这小子没人管,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功夫全荒废了。”
“现在,我不过是让他把丢掉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而已。”
听到这,方诚顿时想起马东赫曾提过,特搜队有一项名为“深渊回响”的心理测试。
马东赫自称在里面把一个好像是他爷爷的鬼影,一巴掌给抽了回去。
现在想来,这爷孙俩当年的“闭关”,恐怕充满了故事。
马建国摇了摇头,转而讲起观想法的来历。
“我马家这门观想法的‘意’,乃是‘雷火鼎炉’,源自五百年前的一位先祖。”
“他本是武当山的一名道童,天资平平,唯独痴迷气功。”
“奈何苦修数十年,桩功、呼吸法都已炉火纯青,唯独在观想法的‘立意’上,始终无法入门。”
“最终无奈,只得下山还俗,娶妻生子,回乡了此残生。”
“然而,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雨之夜,他见到天雷劈山,引动地火,心中忽有所悟。”
“于是就在村后山中,效仿天地雷火之威,耗尽家财,开凿出一个引地下阴泉的‘水牢’。”
“他将自己囚于其中,于极静至暗之中,感悟那雷火乍现的一丝生机。”
“数月之后,他破关而出,不仅成功立下‘雷火鼎炉’的武意,更是在几年之后,一举迈入‘内景外显’的无上境界。”
“之后他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开创马氏太极一门,被当朝天子召见,封为御前侍卫统领,我马家,也因此位列保龙四大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