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赵毕强、王选坚培训结束(2 / 2)
王选坚端着餐盘,找了个空位坐下,认真地说,
“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之前也走过弯路,后来发现,合理的种植密度、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很重要。”
“比如采用轮作、间作的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
“还有,选择优质的种子和有机肥料,虽然前期成本高一点,但长期来看,对提高品质和产量都有好处。”
邹旅听得入神,不住点头:“太有启发了,王哥。”
“我觉得这些经验,在澳大利亚的农场也能用得上。”
“那边很注重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你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得特别注意这方面。”
王选坚表示赞同:“没错,这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学习澳大利亚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比如循环农业模式,把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吃完了午饭,稍作休息后,又回到培训课堂。
下午的课程,主要是关于澳大利亚农业政策和市场分析。
张教授详细讲解了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补贴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特点。
王选坚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课程结束后,王选坚找到赵梅导师,有些担忧地说,
“赵导师,我听了今天的课程,觉得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很激烈。”
“我们要想在那边打开市场,光靠产品质量恐怕不够,还得有独特的营销策略。”
赵导师点点头说:“你说得对。”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我打算组织一次小组讨论,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制定适合我们农场的营销策略,你有什么初步想法吗?”
王选坚思考片刻后说:
“我觉得我们可以主打有机、绿色、健康的概念,毕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认证、宣传等方式,让消费者了解我们农场的优势。”
“还有,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品牌推广,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赵导师眼睛一亮,说道:“这个思路不错。”
“我们还可以和当地的超市、餐厅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
“另外,参加农产品展会,也是个很好的宣传方式,可以提高我们农场的知名度。”
两人正说着,郭学长走了过来,加入了讨论。
他们一直讨论到天色渐暗,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王选坚回到公寓,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情格外舒畅。
他躺在床上,回顾着一天的学习和讨论内容,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全面学习一切农场管理知识。
第二天,王选坚像往常一样早起学习,培训教室里,又响起他诵读专业术语的声音。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学习的节奏愈发紧凑,每天都有新的知识等待着他。
在高强度的学习与实践中,王选坚逐渐适应了这种充实又忙碌的生活。
时间匆匆,转眼王选坚来培训班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这一个半月里,他疯狂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进步神速。
如今,对于澳大利亚农场知识,他已经全部了然于胸。
从先进的灌溉技术到现代化的畜牧养殖管理,从复杂的农产品市场分析,到当地严格的环保法规,他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为了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培训导师组织了一场模拟考核。
考核内容涵盖了澳大利亚农场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际操作、案例分析和现场答辩。
王选坚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面对一道道题目,他思路清晰,笔下不停。
在实际操作环节,他熟练地操作着模拟农场设备,动作精准流畅,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
案例分析时,他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深入剖析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现场答辩中,他更是对答如流,面对导师们的提问,从容不迫,用专业的回答赢得了导师们的频频点头。
考核结束后,导师当众宣布王选坚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
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王选坚只是谦虚地笑了笑。
这些成绩只是阶段性的成果,真正的考验,还在澳大利亚的农场等着他。
这天,林真逸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培训班的教室,一眼就瞧见了正在认真做笔记的王选坚。
他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扬了扬手招呼道:“王选坚,在这里学得怎么样了?”
王选坚闻声抬起头,看到是林真逸,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又热情地回应道,
“林先生,多亏了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我感觉自己收获特别大!”
“这一个半月,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进步也特别快。”
说着,王选坚轻轻拍了拍桌上摞得高高的笔记本,
“现在澳大利亚农场相关的知识,不管是技术、管理还是市场法规,我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刚才结束的模拟考核,我也发挥得挺好,成绩还算不错。”
林真逸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我就知道你行!这次叫你来参加培训,就是看中你的潜力和拼劲。”
“好了,选坚,你的学习结束了。”
“马上收拾行李,一会跟我走,我在外面等你。”
王选坚猛地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快速而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桌上的笔记本、文具。
收拾完毕,他拖着行李箱走出房间,看到林真逸正站在走廊的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若有所思。
听到脚步声,林真逸转过身来,目光落在王选坚坚定的面庞上,微微点头。
林真逸领着王选坚,赶到赵毕强的住处,远远就看到赵毕强拉着行李箱,正站在门口张望。
林真逸笑着招呼,“毕强,等久了吧!”
赵毕强连忙迎上来,脸上带着欣喜:“没等多久,林先生,王哥,你们可算来了。”
王选坚看着赵毕强,热情地伸出手:“毕强兄弟,咱可算要一起离开了,盼这天好久了。”
赵毕强紧紧握住王选坚的手:
“是啊!王哥!这培训学的东西,我早就迫不及待,想在澳大利亚的农场试试了。”
林真逸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期许:“你们俩都很努力,但一切莫急!”
“人生多艰难,你们首先要修炼坚韧心性。”
“去澳大利亚,若你们能力强,去那边当农场主,替我等管农场!”
“所以,你们要有大老板的心性修养!”
王选坚和赵毕强,听着林真逸的话,神情变得愈发专注而凝重,不住地点头。
王选坚目光坚定,认真说道:“林先生,您的教诲。我们一定铭记在心。”
“去了澳大利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沉下心来,以大局为重,绝不冲动行事。”
赵毕强也急忙表态:
“对,林先生。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个机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肯定会好好修炼自己,努力达到您的期望,把农场经营好。”
林真逸欣慰地笑了笑,接着说:“到了那边,人生地不熟,文化和工作习惯,都有差异。”
“你们要懂得包容理解,积极融入地方。遇到棘手的问题,不要自己硬扛,及时沟通交流,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朝停车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