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恼羞成怒(2 / 2)
走出金光寺,远离了那鼎沸的香火和诵经声,山风拂来,带着草木清气。沈墨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眉宇间的忧色却更浓。
他看着山下依旧川流不息前往佛寺的人群,又望向远方苍茫的大地,沉默良久,忽然轻声开口,语气却异常坚定:“正阳兄,今日之事,更让我确信,沈墨所做并非无谓。佛门之说,虽能给人以虚幻慰藉,却也能消磨人立足现实、奋发向上的筋骨血气!若人人只求来世超脱,不问今生疾苦,不管家国兴衰,这人世间,与荒漠何异?”
他转过身看着正阳:“儒家之道,或许没有神通法力,但它教人明理,教人担当,教人于平凡中见伟大,于危难时守节义!此乃文明之根基,人族立于天地间之根本!绝不能任由其被淹没于梵唱佛号之中!”
沈墨自嘲一笑,随即眼神更加锐利,“我之力,微薄如萤火。然,萤火虽微,亦可照亮方寸之地!我无法像正阳兄那般飞天遁地,斩妖除魔,但我可以从脚下这一步走起!从眼前这人救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能唤醒一人是一人,能教得一童是一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儒门之焰,未必就不能在这漫天佛光下,争得一席之地,传承不熄!”
这番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与信念。连藏于袖中的龙浩然都暂时忘了抬杠,嘀咕道:“这老沈头……平时酸溜溜的,没想到骨头这么硬,志气倒是不小……”
正阳看着沈墨,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敬意。他拍了拍沈墨的肩膀:“道之所在,万死不辞。沈兄,你行的是另一条大道。前路艰险,但正阳愿与你同行一程。”
金光寺禅房内,慧明脸色阴沉得几乎滴出水来。他开启禅房禁制,取出一枚特制的传讯咒,将今日遭遇,尤其是沈墨那番“大逆不道”的言论,详尽地汇报上去,直抵西漠那烂陀寺。
消息层层上传,最终呈于一座遍布金色梵文的大殿之中。
僧稠佛陀,缓缓睁开了眼眸。
他指尖掠过传讯咒中的信息,特别是关于正阳的描述。
“气息磅礴……堪比元婴的威压……从帕坦古国逃出……”僧稠佛陀喃喃自语,脑海中迅速与另一份来自中州巡查使明心尊者的报告对应起来,“是他。那个身负造化规则变数,从明心手下逃脱,被齐星衍强行保下的小子。隐隐压制了七戒一头,与一儒生同行……”
佛陀眼中光芒流转,推演天机。如今正是佛门趁各家化神修士隐匿,大肆扩张信仰、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与儒家、道门的博弈已至关键处,绝不能在此时节外生枝,尤其不能公然违背“慈悲”表象,对一个小辈动用过于激烈的手段,以免落人口实,激起反弹。
“阿弥陀佛。”僧稠佛陀低诵一声,传下一道法旨:“谕令:兹有白鹿书院弟子正阳,身陷迷途,然颇具慧根,与我佛有缘。着慈航尊者酌情处置,以无上菩提感化,若能引其皈依,善莫大焉。”
“谨遵法旨。”虚空中传来一声低沉回应。
远在万里之外正主持一场大型法会的慈航尊者感知到法旨,其本尊无法轻离。只见他周身佛光流转,万千愿力汇聚,一道凝实却稍显虚幻的化身自佛光中一步踏出,颔首领命,随即化作一道隐晦流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那烂陀寺,向着东方而去。
僧稠佛陀再次闭上眼,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佛门的急速扩张,需要的是温和的渗透和绝对的掌控,任何潜在的威胁,都需要在尽可能节省力量的前提下,于无声无息中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