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做个超乎人想象的地宫。(2 / 2)
他们将喷筒的另一端插在装有凝土液的大桶里,一打一压竹筒间,褐色的菌浆便顺着槽壁流进土槽,触到新土的瞬间,那些肉眼根本辨别不出来的菌丝就像是活了过来似的。所有人都站在一旁看着土坑旁边的土粒在微微颤动。
槽底很快便洇出深色的水痕来,那是菌丝分泌的黏液在溶解土中杂质。有个兵卒忍不住伸手去摸,被万璁一把打开:别碰!一个时辰内千万不能碰,这凝土液现在还不结实,如果碰一下,将来这地方就得比别处松上几分。
陶巅蹲在坑边,看着土色慢慢变深。起初是松散的姜黄色,像刚筛过的米面;一刻钟便后成了致密的暗褐色,用指尖戳上去,就能感觉到土面的微微弹性;而到了两刻钟的时候,土壁竟泛出点儿石质的冷光来。
陶巅用铁锹砍了一下已经开始石化的土壁,只听的一声脆响,铁锹弹起来三尺高,土壁上更是连个浅坑都没留。
第二层,按这线挖。他把一个竹简扔给校尉,将上面的石灰线向内收了半尺,拐角处还画着三个小圈。每一层都得比上一层窄三分,这叫,让新土能贴着硬土长。看见最底下这三个圈没?这是地下渗水的走向,挖到这儿时,锨头要轻点,别把水脉戳破了。
手下人依令开挖,铁锨落下时的声音渐渐变了。起初是的闷响,挖到固化层边缘时,竟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这就是明显碰到了石层。有个力气很大的用力过猛,卡吧一声,锨柄当场断掉,而他手里的铁锹也被震到了脱手。
这一举动立刻引得周围人的低笑,笑声刚起,却被陶巅的目光给扫得立刻噤声。笑什么笑?陶巅扬声道,这回看到那土有多硬了吧?这层土已经长了筋骨,你们现在挖的不是土,是石头!所以都踏马地给我用巧劲顺着老层的纹路走,让新土的根能接着老土的筋!
就这样一边挖一边喷,直到坑底已深达三丈。陶巅踩着木梯下去,开始视察上层石壁硬化的程度。铁锹敲过四壁,回声沉闷如鼓,只有西北角那片墙,敲上去带着点的余响。
这里。西北角的土性松,陶巅停在一处泛着潮气的壁前,指尖摸到墙壁上细小的沙粒,这里多泼两罐浓浆,里面掺三倍的竹炭灰。看见这些泛潮的纹路没?像不像树枝?让菌丝顺着这些枝桠爬,把缝全填满。
刚才陶巅就吩咐他们准备好了竹子烧成的草木灰。而兵卒们将这些艾草灰掺入到一桶凝土液中,随后用竹筒喷枪向西北的土坑壁上使劲地喷洒。
褐色的浆液挂在土面上,土壁很快就被无数的银丝覆盖吞没。不过一个时辰,那片潮痕竟慢慢隐去,用指甲划上去,能感觉到土面结了层光滑的硬壳,硬得都能当磨刀石用。
行了,这深度够了,不能再挖了,现在就可以起顶了。陶巅仰头望着天光,坑口的竹架已经搭好,十二根铁竹梁横亘其上,这是要做大梁用的。这竹梁上铺着浸过桐油的苇席。每根梁的两端都削成了楔形,恰好嵌进坑壁预先凿好的土槽里,楔口处还抹着一层凝土液厚浆,这是能让木梁与土壁长在一起的接骨膏。
把剩下的菌浆全泼在这顶上,用那个耙子耙均匀了。两边的通道里铺上刚才做出来的‘条石’,万璁,让他们把通往地下的台阶都铺好了,屋顶上盖回去厚土吧。
记住,土要一层一层地拍,每层拍够三十下,让土粒能顺着凝土液的网往下钻。
亲信兵卒们七手八脚地忙活,凝土液顺着竹梁向下淌。当最后一筐土盖上去时,陶巅忽然听见头顶传来了只有他能感受得到的细微的声。那是速生菌丝正钻透土层在大肆地扩散,它们把木梁的纤维、苇席的缝隙和大地的筋骨全部都缠成了一团。
“哎清灵,这菌怎么还成精了?扩散的速度这么快?”陶巅十分纳闷地问清灵道。
“这是菌丝与地脉共振的迹象。那些造山菌的能力远超乎你的想象。清灵说了这么一句,就再也不看陶巅一眼了
嗐,管他怎么样呢?陶巅摸着身边的土壁,指尖能感觉到里面有着细密的纹路,好像是无数筋骨正在生长。
而这样的生长一直到下午还在继续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