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力挽天倾,一将功成(2 / 2)
许多尸体还保持着搏斗或奔逃的姿势,脸上凝固着临死前的惊恐、痛苦、狰狞乃至茫然。
一些伤势过重未死的伤兵,发出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呻吟,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凄凉。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知是谁,望着这修罗场般的景象,用沙哑干涩的声音,喃喃低语了一句。
这七个字,像沉重的巨石,狠狠砸在每个幸存者的心头。胜利的喜悦还未来得及升起,就被这无边的惨烈和巨大的悲伤所淹没。
许多朝廷军士兵拄着兵器,茫然地站在尸山血海之中,看着身旁倒下的、不久前还一同说笑的同袍,泪水混合着脸上的血污,无声地滑落。
他们活下来了,但无数的兄弟,却永远留在了这片被血染红的土地上,再也回不去了。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每个人心中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东部叛军主力尽丧于此,唐玉澜即便侥幸逃脱也已不成气候,八大藩王联盟彻底瓦解,东瀛势力被打残……
持续数月,席卷半个乾国的内战和外部威胁,随着血枫峡这场惨胜,终于要尘埃落定。
战争,结束了。
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个认知,带着巨大的酸楚和一丝虚脱般的慰藉,在幸存者心中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缓缓转向了那个站在火光与血色交织处的身影——李长风。
他青衫尽染暗红,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发丝凌乱地贴在额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甚至他的手指尖都在微微颤抖,那是力战过后的虚脱。
但他的身姿,依旧挺直如松,仿佛任何磨难都无法将他压垮。
目光汇聚在他身上,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复杂情感。
是劫后余生的无尽感激。若非他力挽狂澜,洞悉先机,甚至在众人不理解时承受压力,暗中布局,请来擎天宗这决定性的强援。
他们所有人,包括公主殿下,都将成为这尸山的一部分,魂断血枫峡。
是他,在至暗时刻,硬生生为大家劈开了一条生路。
是对其深谋远虑、算无遗策的由衷敬佩。
他仿佛总能看得更远,想得更多。那份沉稳和智慧,一次次将队伍从绝境中带出。
是对之前怀疑他、甚至因他“过度谨慎”而不满的深深愧疚。
尤其是那些曾跟着唐玉宣冲动追击的将领和士兵,此刻回想起李长风那声嘶力竭的警告和铁青的脸色,更是无地自容,悔恨交加。
更多的,是一种历经生死考验后,近乎盲目的信赖与依托。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新局面的开启。
他不仅救了他们的命,更即将带来他们渴望已久的和平与归途。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下了兵器,朝着李长风的方向,缓缓地、郑重地单膝跪地。
尽管身体疲惫欲死,但他的脊梁挺得笔直,头颅深深低下。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还站着的将领,如浑身浴血的赵铁山、张明远,幸存的士兵,吕清月、梅蕊……都默默地看着他,然后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没有欢呼,没有呐喊,只有一片沉默的跪拜与致敬。火光跳跃,映照着无数张沾满血污、写满疲惫,却又闪烁着崇敬、感激与复杂情绪的脸庞。
李长风看着眼前这片沉默跪倒的将士,看着这尸山血海的战场,看着火光下南宫姐妹那熟悉而关切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和焦糊味的空气,那味道刺鼻而真实。
他缓缓抬起手,动作有些滞涩,声音因疲惫和沙哑而显得低沉,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战场:
“起来吧。”
“我们胜利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家”这两个字,他说得异常沉重,也异常清晰。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话语,却像一道暖流,冲垮了无数铁血汉子心中最后的堤防。瞬间,压抑的呜咽声、劫后余生的痛哭声,在尸山血海中此起彼伏地响起。家,这个遥远而温暖的词,他们颠沛流离,浴血奋战,终于,可以重新触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