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安东风波(2):谈判(2 / 2)
“宋向尧重伤昏迷,陈卯路带着残部逃了,大瀛军被全部阻击,他们现在就是丧家之犬,无处可逃。”
“重伤昏迷?没死吗?”大嵩秀微微抬了点眼皮,并不大满意的样子。
“王上放心。”孟先寻安抚道,“我已切断所有朝廷联络点,他逃往的深山,了无人烟,只有虎豹豺狼,无人可救他。”
大嵩秀指节叩击着案上匕首,寒光映着他阴鸷的眉眼:“孟都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将刀刃没入檀木三寸,“否则,我们的交易——作废。”
“我知道王上复仇心切,可是——”孟先寻孟先寻刀疤下的肌肉猛然抽搐,他忽然压低身子,阴影笼罩案几:“王上别忘了,渤海军未费一兵一卒,那些身着渤海军服的死士可都是大瀛的百姓。”
大嵩秀面色微微一沉,转向娄仲庚道:“是你自己说,只借军衣五千就替为我报父仇的。”
“自然。”娄仲庚堆起一道谄笑,从袖中滑出一枚青铜令牌——正是大瀛北境边防军的调兵符,“这是主上送给王上的礼物。”
大嵩秀瞟了一眼,并未去接:“本王对大瀛没有兴趣。”
“宋向尧大败,朝廷一定会支援。”娄仲庚眯起眼,“王上应不愿做那夹心的馒头吧?”
见大嵩秀有些动摇,娄仲庚接着道:“渤海铁骑虽勇,但若要吞下百参与新罗,终究需要源源不断的兵源。”他故意拖长声调,“待到他日易主,王上便是我大瀛的第一座上宾。”
易主?大嵩秀突然一顿,手忽地触到案上的一封桑皮信笺——正是元持悦写给他的亲笔:“持悦今生有三愿:一愿肃王承天命,二愿与世子共白头,三愿纵马山河,不负人间。”
大嵩秀指尖微颤,默默地攥紧了拳头。你我此生早已无法共度,但其余两个愿望,本王定助你达成心愿。
“肃王还想要什么?”
肃王?孟先寻刚想说话,却被娄仲庚挡了下去,他咧嘴一笑:“兵器。肃王想要兵器。”
娄仲庚向前探身接着道:“王上,昨日虽然是把大瀛军打跑了,可打跑的是宋向尧的大瀛军,不是林堃远的长瀛军。”
“什么意思?”
“想必王上听说过,大瀛最好的铸器庄是霈泽庄。”娄仲庚躬着身子道:“可怜我家肃王,只能用军器监给的破烂玩意儿。”他压低声音叹息道,“说来惭愧,殿下曾经给林堃远十倍价格求他铸剑,却连个回音都没有等到……”
“岂有此理!”大嵩秀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铃叮作响,“我渤海锻造之术冠绝北域,定不能叫他欺负了!”
“好!”娄仲庚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命人抬上十箱黄金:“那月底,在下就派人去取。”
“慢着。”大嵩秀看着案上的调兵符,走到沙盘边,手指重重按在觅州位置:“这个地方的都督,最难缠,若他与宋向尧的人马合力偷我都城……”
“觅州乃大瀛北境咽喉,都督虞道通确实机敏又强硬,但若他收到‘宋向尧勾结渤海’的密报,必会调兵镇压。届时——”娄仲庚阴森一笑,“孟都护会以平叛之名,率安东军‘驰援’,实则大开城门,引渤海铁骑长驱直入!”
大嵩秀不可置信地看着孟先寻:“早前,他求你调兵,你没理他,现在他会信你?”
“他不得不信。”孟先寻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信上赫然盖着宋向尧的将军印——那是他着人在战场上从宋向尧身上搜刮来的,“伪造的密函已备好,再加上‘逃兵’的供词,虞道通就算不信,也会起疑。”
“好!成交。”
娄仲庚满意地跨出渤海大营,但孟先寻却快步跟上:“娄使,在下有一事不明。”他低声问道,“方才渤海王说肃王……”
娄仲庚骤然抬手,目光警觉地看了下四周,确认无人后才低声道:“孟都护,这世上的棋局,何必非要看清每一枚棋子的来路?”他冷笑一声,“安东本就是肃王的封地,既然渤海王愿意为他效力,那我们暂且着一着肃王府的衣裳,又有什么要紧的?”
“是。”孟先寻脖颈微不可察地一缩,“娄使,使尊这回为何不出兵长洛啊?若是宋向尧还活着,递告朝廷,在下的这颗人头可就不保了。”
娄仲庚面色骛地一沉:“元小子是怕了,让林堃远紧紧守着长洛,使尊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孟都护务必要把安东搅得越乱越好,元小子只要让林堃远带兵离开长洛,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在下已送八百里加急文书报与朝廷,状告渤海狂妄。”孟先寻搓了搓手,“只是还有一事,要请主上想想办法。”他声音低了三分,“宋向尧麾下的那个陈卯路,这小子雁钺刀使得出神入化,人又嚣张,我们寻常武人真不是他的对手……”
娄仲庚听罢,枯瘦的手指捻着腰间玉珏转了半圈,远处的营火将他半边脸照得阴晴不定:“也罢,我替你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