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夜谈(2 / 2)
和帝脸上凝起一道怒气,拳头敲在龙椅上发出一声闷响:“何人如此大胆!”
“陛下息怒。”顷寒放下玉箸,从容劝解,“依臣浅见,琼玖此举,恰是担忧遭遇不测而预留的自保之策。这份绝笔自白,正因其出于此种考量,反而更显可信。”
“那照这么说,长公主果然与渤海王……”和帝的拳头攥得发紧,“可恶……!”
“陛下。”林堃远劝道,“臣知陛下所恨,但琼玖已死,死无对证。这份认罪书若公之于众虽可解陛下怨气,但皇室颜面将荡然无存。长公主殿下纵有不是,毕竟是天家血脉,关乎国体。”他抬起眼,目光锐利,“为今之计,或许……只能‘相信’殿下前几日呈递的诉状。”
和帝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将一切罪责,坐实到渤海王头上?”
“正是。”林堃远点头,“如此,既能保全皇家体面,又能将渤海置于不义之地。只是……”他话锋一转,“此举无异于会让安东再次陷入动荡,需寻一个万全之策,既能问罪,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我朝损失。”
和帝微微颔首,面露忧色:“堃远兄所虑,正是朕所忧。边界若开衅端,劳民伤财,确需一个稳妥的法子。”
两人陷入沉思,都在权衡其中利弊。这时,旁边传来慢条斯理的咀嚼声。只见顷寒复又专心致志地对付着一碗羊肉羹汤,仿佛刚才听到的惊天秘闻还不如眼前的夜宵重要。
和帝和林堃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他身上。
“顷寒兄,你素来机变,可有良策?”
顷寒不慌不忙地咽下口中食物,又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方法嘛,倒有一个。”
他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新罗战事,我大瀛亦有出乎意料的损耗,确实不宜再动刀兵。既然渤海喜欢玩‘细作’这一套,那我们便与他们过过招。”
他放下帕子,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大嵩秀即位时,渤海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尤其他的王叔,更是心怀叵测。臣以为,上策伐谋,即遣细作广布流言,坐实大嵩秀因私废公、构陷长公主的恶名,令其民心尽失,大义有亏。下策伐交,暗中结好其王叔,承诺助其夺取王位。一旦事成,新王必感念天朝恩威,则安东边境可定矣。”
话音落下,暖阁内再次安静下来。和帝与林堃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亮光。和帝则抚掌,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好一个‘上策伐谋,下策伐交’!顷寒兄啊顷寒兄,朕这碗羹汤,真是没白给你准备!”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顷寒将碗中余羹一饮而尽,随即抬眼,向和帝眨眼笑问,“陛下,臣能再讨一碗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