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廉价的筹码(2 / 2)
。。。。。。
美国某医院会议室,会议桌上整齐迭放著临床试验报告,封面「西地那非」三个字格外醒目。
汤闻声带领著安进生物制药的研发团队,正与一位三十岁的白人受试者面对面——这场始于1972年的临床试验,已累计覆盖21个独立项目、超4500名受试者,如今正朝著「FDA上市许可」的最终目标冲刺。
「服用后感觉怎么样?」汤闻声语气沉稳。
「太棒了!简直是创造历史!」白人受试者猛地坐直身体,脸上洋溢著难以掩饰的兴奋,「它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男人的自信,现在身边好多朋友都问我要药。但我知道规矩,每次都是来医院领自己的那份,绝对不会私相授受——我们都在盼著它赶紧上市,越早越好!」
他越说越激动,话题渐渐偏离了临床调研的核心。
汤闻声不得不轻声打断:「先生,麻烦您聚焦在用药后的具体感受上,比如身体反应、持续时间、是否有不适……这些细节对我们完善报告、推动上市至关重要。」
「明白,明白!」受试者连忙收敛情绪,认真回答起来:「服药后大概半小时起效,没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效果能维持四五个小时,第二天也没有太大疲劳感……」
听著受试者清晰的表述,汤闻声心中愈发笃定。
从1967年启动研发至今,近八年时间里,他与团队无数次调整配方、优化剂量,而岳父陈光良当初的「方向性建议」,如今已被无数临床数据验证——这款最初被误判为「心脑血管药物」的化合物,早已显现出治疗ED(勃起功能障碍)的卓越潜力。
他想起岳父曾说过的话:「青霉素没有我也会诞生,但西地那非,需要有人点破它的真正价值。」
此刻看来,这句话绝非虚言。
待所有受试者访谈结束,团队成员回到公司汇总数据,稍后召开会议。
作为总裁的陈乐怡,负责公司的运营,她身著干练的职业套装,脸上带著果决:「各位,快三年的大规模临床已经充分验证了药效,后遗症均在可控范围,长期跟踪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我希望明年上半年,我们能正式拿到FDA的上市许可!」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掌声。所有人都清楚,「西地那非」的专利与市场前景,足以让安进位药从一家初创企业,一跃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力股」。
汤闻声当即起身回应:「没问题!我们已经整理好4500名受试者的完整问卷,下一步就提交给FDA进行最终沟通,数据支撑足够充分。」
「生产端也已准备就绪。」陈乐怡补充道,「新建的厂房已完成设备调试,只要拿到许可,马上就能大规模生产,供应链也已对接完毕。」
她心中忍不住感慨,父亲陈光良当年看似「突发奇想」的研发方向,如今竟成了安进位药的「王牌」——她曾疑惑过,父亲身体康健,为何会关注这类药物。后来她逐渐明白,这是一款神药,能让安进生物制药一跃成为美国的大型药企。
当然在这八年期间,安进生物制药并不只有『西地那非』这一个项目部,另外还有两个项目。毕竟,陆陆续续已经投资上亿美金了。
。。。。。。
安进位药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时,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巨头们也已嗅到了「西地那非」的气息。
辉瑞总部的会议室里,高管们传阅著安进位药的公开研发报告,眉头紧锁。
「这个华裔夫妇创办的小公司,最近动作不小,西地那非的临床数据看起来还不错。」
研发总监指著报告中的efficacy(药效)数据,语气中带著一丝警惕,「我们的市场调研显示,ED治疗领域目前还是空白,要是他们真能成功上市,说不定能抢占先机。」
「空白不代表有潜力。」市场总监却不以为意,「这类药物的受众面太窄,而且涉及隐私,推广难度大。就算安进能上市,最多也就是个『优秀产品』,成不了气候,还不足以威胁我们的核心业务。」
大家虽然知道『西地那非』很不错,但还是不会想到,这个玩意未来可能为安进生物制药创造上千亿美金的价值。
另外一边。
宝洁的态度也如出一辙。
在他们看来,安进位药不过是「抓住了一个细分领域的小机会」,西地那非或许能盈利,但绝不可能支撑起一家「大型药企」——毕竟在生物医药行业,巨头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肿瘤、心脑血管等「大适应症」上,没人相信一款「男性隐私药物」能掀起多大风浪。
于是,这些巨头们只是派专员「象征性」地打听西地那非的研发进度,既没有提出合作意向,也没有启动同类药物的研发——他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份「轻视」,让安进位药得以在毫无竞争的环境中稳步推进,最终在ED治疗领域筑起难以逾越的壁垒。
彼时的安进位药,虽被外界称为「夫妻店」(陈乐怡掌行政、汤闻声管研发),却早已不是初创时的「小作坊」。近八年的研发投入,不仅打磨出西地那非这一核心产品,更组建了一支涵盖药理、临床、生产的完整团队;陈光良通过家族资源为其资本支持,也让公司在研发资金紧张的阶段得以顺利周转。
另外一边,陈文海的雅达利公司的GunFight(枪战)街机上市,很快便取得市场的认可。
与此同时,贾伯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得到一笔奖金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马上加入雅达利的主机游戏研发当中。雅达利的主机游戏,和市面上任何一款都不相同,最大的特点是可拆卸游戏软体的功能,其次当然是追求性能。
陈文海来到矽谷的雅达利公司,此时他可谓豪情万丈,街机开始发行,接下来重点当然是主机游戏。他亲自参与开发,其中晶片更是和英特尔合作,开发最先进的晶片.
在他的内心,又想和日本的艺电、香港的美的娱乐较量,毕竟美国拥有更充足的技术资源,已经庞大的市场。
当然他也明白,父亲既然如此安排,以后三家公司可能的侧重不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