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针对(2 / 2)
第一个为他说好话道:“那种局面下,其实周文提督并没有做错,正是因为他的果断,第一时间下令撤退,投子毫不拖延,但凡犹豫下,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说他干嘛。”
“如何对付王信吧。”
“怕他个逑,红夷大炮这玩意威力虽大,可受制也多,多做些准备,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红夷大炮的威胁,可也不至于再发生宁武关之事。”
宁武关一夜之间被破,主要是完全没有防备。
现在有了防备,士气又能提高,那么红夷大炮虽然有威胁,但也不是致命的存在。
十万将士可用,大同军能出动多少?
“这回咱们全力以赴,不再顾忌同袍之情。”姚宝善也在其中,当众提醒道。
兔毛川一带已经稳定了五年以上,单于地区最后一次定于胡患的灾事,也已经是四年半之前,小黄河一带已经两年没有发生胡患,大宁的确也刚刚消灭最大的胡人势力。
“按道理来说,关外那么大的地盘,别说留下两万余军队,就算留下五万都不足奇。”
严中正皱眉道:“关内也只有不到三万军队,地盘太大,面对的威胁又多,实在不行扩军吧。”
严中正的法子,那是要自己的老命。
曾直眉头皱的更紧。
“还是请林公出面,在朝廷上发力保住周文吧。”曾直看向王信。
问题回到自己手里。
王信哭笑不得,“林公虽然厉害,可朝廷也不是他家开的,周文的事恐怕无可挽回了,能让他降低调任大同,已经是朝廷开恩。”
曾直无奈道:“没钱。”
严中正赶紧跟上,“兵不够。”
“我有个法子。”
角落的贾环小心翼翼的举手。
节度府的几位大佬们平静的看过去,贾环心里一沉,仿佛呼吸都艰难,窒息道:“小子斗胆,有个法子可以解决,而且代价最小。”
谁都看得出贾环为什么坚持。
如果没有成人之美的品德,那么就无法欣赏眼前的少年。
不过大家依然给予了沉默。
沉默的大厅内,气氛凝结如实质,压得贾环眼看着面色发白,却依然没有低下头。
“这孩子真不错。”
严中正内心感慨,以前在京营右路军的时候,那时候的贾环虽然也很机灵,但是少了今日的一股坚韧。
只有过来人才清楚,坚韧才是最难得的品质,否则多么好的天赋,没有持之以恒的坚韧,往往很难获得大的结果。
刚才与几名属下的商议虽然有些过于轻佻,却也的确说出了几人的解决方法。
自己的方法也离不开这几样。
要么投机取巧,实在投不了机,那么就以力破之。
可王信一直不愿意以力破之。
“你说。”王信第一个露出笑容,给予少年最大的支持。
只要贾环成器,能成为节度府需要的人才,那么应该给予好的培养环境。
节度府要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人才,而不是把一个个年轻人打压下去。
“把姜恒捉回大同公审。”
贾环紧张的说道,说完赶紧低下头,头脑里一片空白,使劲让自己恢复清醒,在巨大的压力中,贾环希望自己不作出一个错误的决定。
把姜恒捉会大同公审?
曾直回过味来,情不自禁道:“如果不直接动兵,控制得当,此事的确可行,不过依然要依靠林公他们,就算皇帝不满,也不能撕破脸。”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撕破脸。”严中正点了点头,开口支持,“不能解决姜恒,任由其代替周文,最后还是撕破脸,而且代价会更加巨大。”
商队往来不停。
太原发生的事情,他们如何不知。
许多人害怕大同,所以在支持对付大同的事情上变的慷慨解囊起来。
一个官场上文武团结的山西还是很可怕的,谁也不敢忽视,所以被迫商讨如何应对。
“咱们原本的计划是能拖则拖,最好拖个二三年,可人家也不是傻子,任由咱们壮大下去,必然会想办法出手,所以没什么好犹豫的。”
张云承最后看向王信,劝道:“世事岂能尽如人意,节帅尽力即可。”
王信点了点头。
如何拿下山西,无论过程怎么变化,但是结果不能变。
拿下了山西他才能解决千万灾民。
光靠番薯可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粮食分配,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出解决天灾人祸的功效。
“最迟明年,必须拿下山西。”
王信不再犹豫。
如今是最好的局势,朝廷里有一派势力帮忙说和,山西最大的将领头子投靠了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打造的局面,实在不应该错过。
京城。
扬州会馆。
贾政来到此地,林如海与陆仲恒早已等候。
“你真确定要去太原?”
贾政好奇道,“如此相信他?”
陆仲恒没有犹豫,“只有亲自去大同看过的人,才明白王信的厉害,否则说再多也无用。”
贾政没想到陆仲恒的评价会这么高,忍不住看向妹夫,露出确定的眼神。
林如海颔首回应。
他原本也在犹豫的,不过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弟子实在是坚定,又想到王信此人的作风,林如海终于有些动摇,自己应该留在京城。
“你不是说京城会很威胁吗?”贾政一脸担忧,虽然不明白妹夫为何变卦,但妹夫那时的警告却历历在目,贾政心里不安稳。
“王信翅膀硬了。”
林如海苦笑,“他飞得太高,又与我们绑定太深,他出了事,我们很难置身事外。”
“此人有时候的确令人头疼。”
想到曾经王信在贾府居住的日子,自己多少次为了王信的事烦心,贾政也不禁感慨起来。
“风险太大了。”
贾政不愿意冒险。
林如海理解,他也有些纠结。
“皇上要派一支京营去宣府,除了配合山西一起对付王信,还打算趁机插手京营,到时候王信首尾受敌,不敢动兵戈,商路一断,他只能乖乖向朝廷低头。”
贾政越发好奇,“皇上既然想要通过你收拢王信,并不打算剥离王信兵权,不过是削弱一番,我看此事挺好,为何你这般犹豫呢。”
“唉。”林如海知道姐夫看问题比较肤浅。
王信那般大公无私的性格,因为利益与朝廷不符,以至于水火不容的地步。
“皇上要动京营,太过想当然了,也太急躁了一些。”
“我也理解皇上的心思,无非是朝局艰难,维持不住,想要尽快扭转局面,奈何这么多年的积弊,岂能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你是担心出变故?”贾政不敢相信的问道。
“皇帝要做事,必然动用我们这些人,这件事要么出大问题,失败反而是最轻的结果,可失败要有人背责任,这个责任不好背。”
林如海缓缓开口。
贾政听迷糊了,这都说道哪里去了,没影的事啊,亏妹夫这脑子才能想这么多吧。
可要是不信妹夫,贾政也不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