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不必愧疚(2 / 2)
黛玉正半坐着,指尖还沾着些许食屑,正望着池中小鹤轻笑,他的耳尖霎时就红了,脚步也下意识慢了半拍。
林景宴瞧着他这模样,眼底掠过一丝笑意,上前两步笑道。
“姐姐在呢。”
黛玉起身理了理衣裙,看向两人。
“在书房看书久了有些乏,便来池边坐坐,倒巧,遇上你和李家哥哥了。”
“方才陪着父亲在前厅说话,忽然想起这桃林许久没来,便拉着彦卿一同过来瞧瞧。”
林景宴笑着解释。
李彦卿在旁听着姐弟俩对话,这才慢慢缓过神,上前两步,声音比平日低了不少,竟带了几分磕巴。
“林家妹妹。”这略显局促的模样,让黛玉忍不住捂嘴轻笑,语气倒比他大方许多。
“许久未见,李家哥哥怎的这般生疏了?”
李彦卿听了这话,耳根的红意瞬间蔓延到耳后,愈发不知如何应答,慌忙摆着手。“没、没有,我……”
黛玉瞧着他这窘迫模样,倒与当年初见时那个少年一般无二,忍不住莞尔。
她先向林景宴递了个眼神,随即转向李彦卿,轻声开口。
“李家哥哥,可愿借一步说话?”
林景宴见状,立刻将目光投向远处的池面,假装未闻两人对话。
李彦卿这会心中越发紧张,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攥着,却忙不迭点头。
“方便,自然方便。”
林景宴见状,主动上前接过黛玉手中的食盒,走到池边,学着方才黛玉的样子往水里撒着食料,引得白鹤与游鱼围拢过来。
黛玉说完话,便转身往桃林走去,又给雪荷、雪竹递了个眼色,两人心领神会,立在原地不动,守在了桃林入口。
李彦卿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恍惚,脚步竟有些同手同脚,亦步亦趋地跟着黛玉,直到走到桃林外的亭子里,才总算停下脚步。
黛玉走到亭子中央的石桌旁坐下,见他仍拘谨地立着,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笑意,轻声道。
“李家哥哥,你也坐吧。如今京城对女子行事倒比从前轻快些,景宴又在不远处,你我不过是旧友闲谈,不碍事的。”
李彦卿闻言,才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她轻轻一碰,又慌忙移开。
他悄悄咬了咬唇,藏在袖子里的手一阵摩挲,终是拿出个巴掌大的精致锦盒,双手捧着递向黛玉,声音仍带着几分磕巴。
“林、林家妹妹,这是我在鞑靼王宫缴获的。当时瞧着,就觉得极衬你。”
他没说,里面的玉珠是他从鞑靼王的王冠下抠下来的最大的那一颗。
虽然林家妹妹什么都不缺,可他就是想给她最好的。
黛玉望着他递来的锦盒,盒面绣着细密的云锦纹样,针脚齐整,一看便是极贵重的物件。
她没有立刻去接,指尖轻轻搭在微凉的石桌上,轻声开口。
“李家哥哥,有件事,待你今日回来,我才好与你说。”
“啊?”
李彦卿心中一跳。直直的看着黛玉。眼中的紧张更甚。
“当年你远赴九边,虽其间似有我的缘由,可我知晓前因后果后,从来不曾怪过你,亦不曾怨过伯父。”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亭外抽苞的桃枝,语气平和却藏着真切。
“伯父一番筹谋,原是为国为民,盼着我朝能多一位护佑九边的顶天立地的将军;而你到了九边之后,也未曾有过半分堕落,反倒凭着自己的本事守住了九边河山,护好了那里的百姓,于国于家,都是大功一件。”
说罢,她抬眼看向李彦卿,眼神澄澈。
“李家哥哥若是还因当年之事心怀愧疚,今日我便明明白白告诉你,我不怪你们。”
“毕竟自我和弟弟入京过后,南宁侯府和长公主伯母,包括李家哥哥你,对我们好的都是真真切切的。”
“李家哥哥,不必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