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人才的缩影,亲自前往!(1 / 2)
华国,首都,青华大学研究生宿舍。
初夏的晨光,透过宿舍窗户上那层薄薄的灰尘,在空气中切割出几道朦胧的光柱。
上午八点,尖锐的闹铃声如同利刃,骤然划破了这间双人宿舍的寂静。
沈毅几乎是弹坐起来,长期规律的科研生活让他形成了条件反射。
他睡眠朦胧的双眼带着一丝血丝,但在触及枕边那部冰冷手机屏幕的瞬间,瞳孔便迅速聚焦,恢复了清明。
他甚至不需要完全清醒,手指就像拥有了独立的肌肉记忆,熟练地滑动、输入密码、精准地点开了那个蓝色的邮箱图标。
心脏,不受控制地开始加速跳动,撞击着胸腔,发出“咚咚”的声响,在这安静的清晨里,几乎清晰可闻。
期待、渴望、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混杂在一起,促使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在收件箱列表上飞速掠过。
然而,除了几封学院群发的通知、几封学术期刊的更新提醒,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广告邮件之外,那个他魂牵梦绕的发件人名字,并未出现。
期待的目光在空荡荡的收件箱里扫过,瞬间黯淡下去,化作一声微不可闻,却沉重无比的叹息。
他轻轻将手机放回床头,身体向后靠了靠,望着天花板,眼神有些放空。
距离研究生毕业只剩不到两个月,青华大学的校园里,早已弥漫开一种无形却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焦灼气息。
作为青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佼佼者,沈毅手握数篇高质量论文,科研项目和实习经历都堪称亮眼,他本不该为工作发愁。
事实上,早在秋招时,就有不少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向他抛来了橄榄枝,提供的职位和待遇都相当有竞争力。
但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全部婉言谢绝了。
他的目标,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康澜制药。
如今的康澜,早已超越了一家普通药企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传奇,一个象征,代表着生物医药领域无可争议的巅峰。
它手握一系列足以改写生命规则的颠覆性技术,从基因编辑到细胞再生,从精准靶向治疗到新型疫苗研发,每一次发布新品或公布研究成果,都足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
。明眼人都清楚,康澜正肉眼可见地引领着未来医疗乃至生命科学的走向。
任何有抱负、有野心的生物医学领域学子都明白,越早加入康澜,就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接触到最核心的技术,参与到最激动人心的变革之中。
更何况,康澜提供的薪资待遇和研发资源,在业内是断层式的领先,足以让任何同行望尘莫及。
但对沈毅而言,加入康澜的意义,远不止于职业前景和优渥待遇那么简单,那背后藏着一份更深沉、更私人的情感羁绊。
他的妹妹,在花季年华不幸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那几年,全家都笼罩在病魔的阴影之下。
看着妹妹被疼痛、发热和无尽的药物副作用折磨,沈毅的心如同被刀绞一般。
他毅然选择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研发出治愈妹妹的药物。
而奇迹,最终是由康澜带来的。
是康澜上市的一款划时代的基因靶向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击病灶,将妹妹从无边的病痛深渊中彻底解救出来,让她重新拥有了正常的生活。
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与崇敬,早已深植心底,融入血脉。
加入康澜,不仅仅是追求个人职业的辉煌,更是要用自己的所学,回馈这家改变了他家庭命运的企业。
不久前,他怀着近乎虔诚的心情,向康澜制药的官方招聘渠道投出了那份精心准备了无数个日夜的电子简历。
自那以后,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仪式,也成了他这一整天心情的晴雨表。
“怎么?康澜还没信儿?”
对床的舍友被他的叹息声惊醒,探出头,看着沈毅脸上那难以掩饰的失落,带着惺忪的睡意关心地问道。
沈毅转过头,苦笑着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干涩:“嗯,还没。”
他知道康澜的竞争必然激烈到难以想象,全球的顶尖人才都在盯着那几个有限的职位。
但他对自己的实力也有一定的自信。
只是,康澜的筛选标准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神秘和严苛。
这家风头无两的企业,其录取难度,恐怕真的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顶级公务员岗位,甚至犹有过之。
就在他深吸一口气,准备收拾心情,将渺茫的希望再次寄托于明天时,握在手中的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清脆而短暂,却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难道是导师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