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 > 第四百四十二章:道祖法旨:伏羲不可为天帝!

第四百四十二章:道祖法旨:伏羲不可为天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天帝之位,关乎三界平衡,非功德气运可独擅。

伏羲氏,尔为人族天皇,已得人道极致;掌妖皇遗泽,再修天道权柄。若再兼天帝,三道过集于一身,恐失衡天道运转之基,非洪荒之福。”

“故,天帝之位,当另择贤能。”

法旨上的道文至此微微一顿,仿佛在昭告一个既定的事实。

“吾之座前,有童儿‘昊天’,心性纯厚,跟隨億萬載,明悟天心;

有童女‘瑶池’,秉性温良,执掌蟠桃,滋养万物。

此二者,可承天帝、天后之位,执掌天庭,总理三界,调和阴阳,当为‘昊天玉皇大帝’与‘瑶池金母’。”

“敕令:伏羲氏,功德圆满,当隐退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非天地大劫,不可轻出。

尔其钦哉!”

法旨宣读完毕,紫霄神雷缓缓收敛,那紫色卷轴化作点点紫芒,消散于虚空之中。

那股笼罩天地的绝对威压,也随之散去。

然而,整个新生天庭,却陷入了一片死寂。

伏羲抬起的脚,缓缓落下,并未踏上天帝宝座。

他站在那至高宝座之前,仅仅一步之遥,却仿佛隔着无法逾越的天堑。

无论心中是如何的愤怒,这一步,都无法落下。

体内的双道果可以非常清晰的告知他,再往前踏出一步,则灰飞烟灭,就算是女娲也救不了他。

“原来如此……三道合一,触及根本,可以成圣。只是鸿钧不允,天道不容!”

“我这一步踏出,证的不是圣人,而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伏羲立于凌霄宝座之前,周身汹涌澎湃的双道果之力缓缓平复,那即将踏出的最后一步,终究没有落下。

他抬头,望向那紫霄法旨消散的虚空,眼中最初的震惊与一丝不甘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明悟与淡然。

“道祖……天道……”伏羲心中低语,“不容三道合一,不容混元自成。此路,在洪荒已绝。”

他并未愤怒咆哮,也未颓然失意。

历经万劫,身为天皇,他的心志早已坚如磐石。

既然明路不通,那便另辟蹊径!

他对着虚空,亦是向着冥冥中的紫霄宫方向,深深一揖,姿态从容,声音平静无波:

“伏羲,谨遵道祖法旨。”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那近在咫尺的天帝宝座一眼,转身,一步踏出,身形便已离开这新生却与他无缘的天庭,化作一道流光,投向火云洞。

昊天与瑶池,亦在道祖伟力加持下,正式入主凌霄宝殿,开始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之名,招募仙神,梳理三界秩序。

新的天庭纪元,看似平稳地开启了。

……

火云洞内,并非寻常洞府,而是一处自成天地、隔绝外界窥探的先天秘境。

这里祥云缭绕,灵泉潺潺,奇花异草遍地,更有先天道韵弥漫,是绝佳的清修之地。

伏羲盘坐于云床之上,神色平静。他并未因道祖的干预而道心受损,反而更加澄澈。

“洪荒之内,天帝道果已被鸿钧钦定,不容我染指。

然,‘天帝’之称,‘天帝’权柄,非只洪荒独有!”

“大罗就可开辟小世界,准圣便可开辟大千世界!我为何不能于世界之中证道,在万千世界之中做天帝,汇权柄,证道果!

于不可为之时,三道合一,证就混元无极!”

一个大胆而决绝的念头在他心神中升起。

他心念微动,一道无形的涟漪自火云洞中散出,跨越无尽虚空,直抵那至高无上的娲皇宫。

无需言语,血脉相连的感应,以及共同经历万古的默契,已传递了他全部的意图与请求。

下一刻,一股温润、浩瀚、充满造化生机,却又带着圣人超然物外气息的力量,悄然降临火云洞,无声无息地融入伏羲即将散开的心神意志之中。

是女娲!

她并未真身降临,甚至未曾显化投影,只是以圣人权柄,引动了自身散布于诸天万界的“道痕”与“传说”,为伏羲的神念之旅,铺就了一条更为隐秘、更为宽广的道路!

伏羲心中一定,不再犹豫。

他缓缓闭上双目,将自身那庞大无比、历经双道果洗礼而极致升华的心神意志,开始主动地、小心翼翼地分散、剥离。

主意识稳坐火云洞,如同定海神针,维系洪荒根本,镇压人族气运。

而亿万万缕承载着其对“统御”、“秩序”、“法则”感悟的神念丝线,则在那股温润圣人力量的庇护与引导下,循着河图洛书推演出的、与洪荒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无数世界坐标,更循着那冥冥中与“女娲”之名、之德、之创世传说相关联的时空印记,悄然遁出洪荒!

这些神念,并非盲目散落。

它们仿佛拥有了灵性的指南针,优先投向那些在自身神话、历史、天道规则中,存在着“女娲”投影的世界!

在这些世界中,“女娲”或许是创世神,是补天者,是人族之母,是至高神明之一……

她的存在,她的道痕,便如同灯塔,为伏羲的神念提供了最佳的“锚点”与“庇护所”。

有女娲圣人传说流转之处,便有伏羲神念悄然潜入。

无穷的世界,无穷的可能。

但凡有“女娲”传说烙印之地,伏羲的神念便如鱼得水,更容易融入世界本源,更顺利地践行其“统御”之道。

女娲的圣人伟力,不仅提供了坐标和庇护,更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天机,使得伏羲这浩大而隐秘的行动,如同水滴入海,难以洞察。

每一个“他我”化身的经历、感悟、成功与失败,都化作最本源的道韵,

通过那玄妙的心神联系,以及女娲道痕构筑的无形桥梁,跨越无尽时空,源源不断地汇入火云洞中伏羲的本体意识深处。

来自诸天万界的“统御”经验,与他在洪荒身为天皇的感悟相互印证、补充、升华。

一种更为广义、更为本质的“天帝”概念,开始在他的道心中缓慢而坚定地孕育、凝聚。

“陆渊……我的二弟,我似乎记起来……你是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