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莫名贪念生(2 / 2)
通过挨个问询,陈阳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一份过去神道时代的关键情报。
当年,神灵并非在证得真神之位后,就能高枕无忧,永享万灵崇拜与神庭之福。
在神道发展至鼎盛时期之前,真神坠凡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自甘坠凡的真神抛去了象征着至高地位的神格,但却保留了所有的神道修为与神术手段。
这样的存在,对于任何一处凡俗界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有可能成为一方世界的救世主,也有可能成为毁灭一方世界的灾难根源。
而由于他们过于强大的道行,无论是想要将他们活捉还是灭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琉璃转述其父亲离火神君之言,过去在这种“弑神”行动中,仙神两道的大能都是一同行事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神坠凡的事件,才使得后来的神道修士中,慢慢诞生出了合道之法的先驱探索之人。
当年的这些大能可谓是非常清醒,他们都敏锐的意识到了所修道途存在的局限性,于是便开始寻求这份融会贯通、优缺互补之路。
而在这样的不断探索中,封神台作为一份特殊的合道产物,便是应运而生。
按照血阳的说法,为了保证这些真神乃至神君能够保持神格的纯粹,避免因神灵坠凡而引发凡世灾厄,神庭之中以五百年为一循,每过一循,所有的真神以上的存在,就会登上封神台,接受一份直达心魂深处的考验。
只有通过了这份考验,验证了神格的纯粹无瑕,方能继续留在神庭,行使神权。
一旦有真神在此过程中被发现神格有瑕,便会被神主大人带走,送进那座暗无天日的神窟之底。
如果能够通过自悟自省,完成对神格的修补,那么这位神灵便还能继续留在神庭。
但若是在下一循到来之前,依旧无法补全自身神格,消除根源恶念的影响,那这位神灵便会被收回真神之位,并在被抹除所有记忆后送回下界,从最初的伪神灵阶段开始重修。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道封神证身之术,便是过去神道在与仙道的交流融汇过程中,借由这道经典的佛家妙言,所演化而出的求道问心之法。
即便是功成真神之位,也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超脱之身。
既如此,便还需要继续修行历练,去体会那道途无尽的深远,以及自我之力的渺小。
只有这般,方能保证神格纯粹,免生杂念。
不过以血阳自身的经历来看,像那种真神被送回下界的情况并不多见。
大多数真神,都能在登上封神台之后意识到自已的缺漏所在,并在之后的神窟悟道时完成修补,重回神庭之上。
譬如他自已,就在证道真神后的第六循,在封神台上被发现了神格有瑕的情况。
随后他便进入了神窟之底,经过长达一百八十年的潜心悟道,方才扫除心中杂念,重塑神格完满。
结合手下这些神灵的说法,陈阳便是心间思量,自已方才那股突然升起的贪念之心,会不会与这件事有所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