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 / 2)
老韩调侃:「诶!这话可不兴说啊!」
「有什么不兴说呢?」路老板到书房翻开电脑,「我不但要说这句话,我还要说现在的情况就是『安内必先攘外』。」
「这个相对而言的『外』首先是金马,先利用北影节的阵势抢了他们的风头,再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彻底边缘化它们。」
「等老马失蹄了,再回头看看家里谁在鼓噪。」
「识相的把他们的『鸡兰花』伺候好就得了,要是想著再来北影节插手、呱噪,那只有请他们提前退休了。」
「到时候就是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了嘛!」
听著首富毫不忌讳地一口气用了光头的「三典」,韩山平禁不住大笑:「哈哈哈!怪不得伊妃这次要进北平文联,你早就想著革这帮人的命了啊?」
「说革命有些过了,就是优化一下产业,不叫他们成为中国电影前进的绊脚石嘛。」
路老板莞尔,这也是此前的定计,小刘要发挥她的优势,在自己的演员职业之外,象征性地占据一些重要岗位,因为她天生就是穿越者身边的亲密战友(482章)。
「好吧,那到《太平书》的研讨会上再聊。」
「好,再见韩总。」
老韩想了想,终究没有提女儿进泛亚电影学院的事情,旋即挂断了电话。
时至今日,已经变成他想要跟这位位高权重的年青人讲些什么,也得注意一些细节的地步了。
「爸,您怎么提也不提一句呀?说不定他就能同意了呢?」
韩家女不是什么纨绔性格,但见老爹从头至尾、由始至终一句话也不提,心里还是有些小委屈的。
哪怕是被拒绝了她都无所谓,可这不是心里有个念想嘛!
韩山平知道女儿不是个胡搅蛮缠的,不过还是吹胡子瞪眼:「提什么提?你是那块儿料吗?别去丢人现眼。」
「嘿你这老头!」韩家女一脸不服气:「我怎么就不是那块料了?我不能比学了四年一部电影都没混上的郭帆更差吧?」
「郭帆?呵!」
韩山平眉头一挑:「你说旁人倒算了,你要是真以为自己比那个小郭强,我劝你别在这行混,或者以后自己写写剧本投投稿算了,少折腾。」
「凭什么呀!」
老韩习惯性地从茶几上摸了摸烟,又被女儿啪的一声拍开,「抽什么抽?把话说清楚!」
韩山平拿漏风的小棉袄没办法,只能耐心教女:「说实话郭帆我不了解,但我就听路宽讲过一句,他比谁都适合做电影。」
「你不是崇拜路宽嘛?这评价够了吧?」
「做电影?」韩家女琢磨出些不对劲来。
「是,是做电影,不是拍电影,自个儿悟去吧!」
老韩故作高深地给她留下思考题,旋即把烟往兜里一揣,准备出门溜达著点上一根解解馋。
韩家女无奈地抱著靠背倚在沙发上,心道以后只能跟大家一起去那一个月才两三节的公开课了。
好是好,但这么多人根本没有和路导深入交流的机会啊!
泛亚电影学院一期才几个人?那跟手把手教有什么区别?
特别是人少的时候,老师反而能讲些心里话和压箱底的话,这才是精髓嘛!
这位东大电影掌门人之女本来想得比较简单:
老爹把现在有老同志上访告状的消息同那位知会一声,如果有能帮上忙的竭尽全力,然后顺势提一下自己的事情。
成就成,不行她立正稍息二话不说。
而老韩根本没对闺女的事情上心,因为这同现在的局势比起来无关紧要。
他之所以打这个电话来,又肆无忌惮地开路老板的玩笑,是知道现在任何人对他的呱噪都无伤大雅,更轮不到他出手消弭什么灾祸。
因为北影节的的绝对主办方市府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对这位的信赖和支持也是坚定不移的。
即便老同志们带来了一些上面的压力,但只要北影节第一届能圆满举办,这些杂音都会成为故纸堆里的怨气,徒留笑柄。
但韩山平不知道的是,路老板苦心孤诣要让金马失蹄、帮助北影节上位,也是一件公私两便的「美事」,也是因为老蔡后续的发展道路使然。
即便退一万步讲,路老板的这个能够有效提升帝都的国际影响力的举措,难道不会被庙堂看在眼里吗?
他们的态度随著事态的发展,其实并不难猜。
出去抽了两根烟,想了想韩山平还是回了屋里准备同闺女交交心,虽然知道她不是跋扈的性格,对路宽这样的顶尖导演又一向崇拜。
但万一万一做了什么错事儿,再在他和路宽之间插了根钉子就大事不妙了,这么多年的亲密战友,不能溃于蚁穴了。
深夜露重,中影掌门人和今年刚刚就读北电10级导演系研究生的韩家女,很是讲了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话。
譬如现在的江湖舆论也好,文艺界老同志告状也罢,哪怕是金马的人准备大反击,而上面到底是什么看的?
这是问题的根本。
在敏感度已经很高的老韩看来,在更高层的审视下,这绝非简单的行业竞争或个人恩怨,而是一件高度契合国家文化战略的「大义」之举!
长期以来盘踞在某马身后的操弄,已经逐渐导致了这个华语电影奖项异化为某种不合时宜的符号。
它非但不能承担起凝聚共识的桥梁作用,反而时常成为制造隔阂与对立的平台,这严重背离了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认同的大方向。
路宽推动北平国际电影节崛起,以「亚洲首映」规则争夺华语电影首发权,其本质是在文化领域,用市场规则和产业实力,构建一个以大陆为核心、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的新平台。
这并非封闭排外,而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专业的标准,为华语电影乃至亚洲电影提供一条更具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其目标清晰:掌握华语电影的评价权、定价权与话语权。
这一战略与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的顶层设计不谋而合。
北平作为首都,其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直接关乎国家形象,一个具有国际声誉和行业号召力的北平国际电影节,将成为展示东大文化自信、传播东方美学价值的重要窗口,其意义远非一个地区性奖项可比。
因此,这一次路老板的行为在高层眼中,就是一次以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巧妙化解正智干扰,重新夺回文化主导权的尝试。
只不过现在北平电影节还八字没一撇,至少还要一年多才正式举办,上面不便说话罢了。
这也是庙堂的一贯做法:
于战略层面保持定力,于战术层面静观其变。
能通过民间解决的,轻易不会表态,只有需要下场的时候才轻轻一手,拨乱反正。
在这种情况下,老韩能做的就是像以往一样,全力支持,甚至不惜原则地支持!
当然,因为外界的热议汹汹,路宽还是通过微博简单做了一些回应,此中情真意切,甚是真诚。
——
鉴于近期各方关注,现就一些情况与关心我的朋友和公众做以下几点交流:
首先是关于我回北电任教的事。
近期网上关于《爆裂鼓手》时期的各种恩怨情仇,传得仿佛能写一部小说了。
我想说明的是,我的第一部电影离不开田状状老师、张艺谋导演、张惠军校长和北电青影厂诸位师友的倾力相助,这份来自母校和师长的援手,我始终铭记。
因此除了前些年的捐款,我认为将自己的一些时间和经验,用于回报母校、为中国电影培养后续人才,是一件理所应当且光荣的事。
不敢说能做得多么出色,但必定竭尽所能。
众所周知,纵观艺术史,许多杰出的艺术创作者在某个阶段都会选择回归校园或类似的环境。
这并非退隐,而是一种重返源头、沉淀反思、并在与年轻思维的碰撞中激发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于我而言,在筹备下一部作品的间隙,通过教学相长来梳理思路、积累灵感,亦是一大乐事。
借此机会,也向一直支持我的影迷们通报一下新片的初步计划:
这将是一部奇幻题材电影,也是今年在大英博物馆游览期间获得的灵感,是我在科幻商业电影后的一次个人化的探索与尝试,暂定于明年下半年开机。
同时,我必须坦诚的是,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用大半年时间相对稳定地留在校园,也包含了重要的家庭考量。
自去年五月孩子们降生以来,我的妻子刘伊妃和岳母为陪伴他们成长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辛劳。
特别是小刘,去年年末产后复出,在《太平书·苍茫》的拍摄期间内,不但要面临高强度的打戏和拍摄任务,夜间还要亲喂宝宝,几乎很难睡一个整觉。
我时常在深夜接到她从剧组打来的视频,镜头那头的她眼底是掩不住的疲惫,但声音却刻意放得轻柔,只为不惊扰刚刚在她怀里吃饱睡去的孩子。
她会把镜头悄悄转向婴儿床,带著一种我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混合著极度疲惫与无限温柔的神情。
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优秀敬业的演员,更是一位倾尽全部心血的母亲。
我从不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并为此深深感激,同时也对在孩子们一岁半以来的成长关键期多次缺席,怀有莫大的遗憾——
他们第一次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时,我不在身旁;
他们能稳稳坐起、蹒跚学步时,我也不在身旁。
作为父亲,这份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因此,在与妻子慎重商议后,我们共同决定:
在孩子们三岁上幼儿园之前,我将尽可能调整工作节奏,将生活与家庭的重心放在国内。
未来的大半年中,我的工作将主要以教学、思考新电影项目、进行公司战略管理为主,这样可以在时间上更好地配合她《太平书》后面几季的拍摄周期,给予她和孩子们更切实的支持。
这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必要的牺牲。
坦白说,这两日暂别喧嚣,全心陪伴两个孩子嬉戏玩耍,于我而言不仅是补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看著他们清澈眼眸中倒映出的、毫无保留的依赖与欢欣,看著他们摇摇晃晃地扑向我,用含混不清的语调喊出「爸爸」时,我心中那份因长期缺席而生的亏欠感,与此刻充盈的幸福感激烈碰撞,五味杂陈。
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成长并非匀速的物理过程,而是一系列爆发式的、不可逆的「跃迁」。
他们的认知在游戏中构建,性格在互动中塑形,对世界最初的信任与安全感,正是在这般日复一日的陪伴点滴中悄然奠定。
这短短数日,我亲眼见证了他们模仿能力的突飞猛进,目睹了专注力从瞬息即逝到能持续片刻的珍贵进步,这些细微变化于我而言,其震撼与启迪,丝毫不亚于完成一个复杂的电影镜头调度。
从2001年以来,我似乎走得太急了,也太快了,很侥幸能有所成、有所得,但此刻我也愈发确信,选择将更多时间倾注于家庭,并非事业的暂停或让步,而是一种更具深远意义的「投资」。
投资于下一代健全人格的培育,投资于家庭这一最根本、最温暖的情感联结。
这种「牺牲」短期的工作效率,换来的是无法用票房衡量的、生命与情感层面的丰厚回报。
我相信,这段沉浸式的陪伴经历,不仅将滋养我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未来也必将以某种难以言喻的方式,反哺于我的创作,让我的作品更具人性的温度与生命的厚度。
在此怀缅去年去世的公认的大师伯格曼先生,虽然你不允许举行葬礼,也使我们失去了吊唁你的机会,但我永远会记得三年前你给我的忠告。(272章)
以上,是向关心我和家庭的所有朋友们的交流和沟通,感谢大家的支持。
此外,关于北影节和金马之争,以及我本人在此中扮演的被传得天花乱坠的角色,我只能诚恳地说一句:
金马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适合作为华语电影艺术性与商业价值的公正评判平台。
华语电影,需要一个真正立足于电影本体、超越地域局限与门户之见的新舞台。
请期待明年的北平国际电影节。
言尽于此。谢谢!
……
路老板讲家庭孩子讲了99%的篇幅,只在最后像是实在无聊地敷衍了一句老马死马的消息。
相比于金马方面已经群情汹汹的聒噪,风轻云淡可见一斑。
只是本想稍缓干戈的这篇微博迅速被推上热搜第一,更有无数粉丝在下方艾特【维生素茜】,笑称这是洗衣机版的《与妻书》。
确实还是第一次看到路老板在微博这的「公开场合」示爱——
通篇没有讲什么肉麻的话,但情真意切的感恩和感激妻子对家庭的付出,期待孩子未来的成长,怎么不算是一种示爱呢?
只不过「说者有心,听者更有意」,即便路老板声明中仅以只言片语带过金马,但被彻底激怒的对方终于按捺不住,掀桌而起!
这已非简单的「蒋经国三打」,而是近乎撕破脸的全面宣战!
9月12号,就在路、刘二人准备前往北平梅地亚参加《太平书》的途中,堪称骚操作之王的金马主席黄建业在个人推特、微博上以极其激烈的言辞连发数条:
「我们坚决反对一切的污名化指控和歧视性造谣!路宽导演必须就其不负责任的诽谤言论立即公开道歉!否则,我们将呼吁岛内电影业界及相关主管部门,对问界系所有影视作品实施全面抵制与封杀——」
「包括正在热映、企图冲击票房纪录的《球状闪电》及其电视剧《太平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争议,瞬间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对抗层级,整个华语影坛为之震动!
穿越者对落后文化的的「改造」也进入了深水区,触碰到第一片强硬的暗礁。
只是看热闹看得还没反应过来的网友们,又回头翻著已经一跃站到热搜第一的路老板的「《与妻书》」中去时,再对比另一方急得跳脚的损色,突然有句中学语文的诗句跃然纸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