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在广东开个服装厂(2 / 2)
也就是三来一补。
三来一补,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广东这边的发展,专门搞出来的一个政策。
说通俗点,就是一种跟外资那边的合作方式。
三来呢,香港那边的老板,南边那边的老板,甚至还有国外的,这三个地方的老板提供钱,技术,设备,原料。
开厂子的这边提供场地跟工人。
两边相互合作,制作出成品之后,再由代表外资这边的人把产品以采购价买回去,卖给国外的那帮人。
这采购价,一听就低得很,实际上可能比听起来还要低价,有时候甚至只比成本高上一点点。
自家的厂子,也就变成了老外的国内代工厂。
这种合作方式在八十年代开始兴起,逐渐开始变多,等到了后期,整个广东这边随处可见,广东这边也就成了世界工厂。
不过张红旗可是卖衣服的,知道其实最赚钱的买卖,还是倒爷这一行,开服装厂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走的就是一个量,省事一点。
这帮老外打着三来一补,从咱们手里赚了多少钱回去。
张红旗听着这工作人员的话,叹了一口气,领着赵铁柱又回去了。
接下来要好好商量一下,究竟选哪条路走吧。
究竟是跟乡镇那边合作,还是走三来一补呢。
等三人汇合在一块,聊了聊,这话也就说开了。
徐德胜的想法是走三来一补,因为这种合作方式,对于开服装厂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老外可都是先接下来订单,然后才会把设备资金啥的都打过来,厂子这边只用负责地点跟人手就成。
说起来就跟躺着赚钱没啥区别。
赵铁柱可不是这想法,他还是想着京城这边的行当,真做了三来一补,那京城的服装生意还就真只能拱手相让了。
没有了特色,张红旗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其他的倒爷。
三来一补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这个服装厂就是个代工厂,想要做其他的衣服,根本不成,一切都要被老外给控制。
这下一人一票,打成了平手,张红旗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
张红旗细细思考着,开始盘算起来。
三来一补跟乡镇路线,各有各的弊,各有各的好,搞三来一补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国内的订单不稳定。
可张红旗这边就不太一样了,订单稳定的很,甚至有时候还不够用呢。
想到这,张红旗终于下定了决心。
“咱们就走乡镇企业这条路。”
一听这话,徐德胜也只得同意了,立马开始找人操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