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入列(2 / 2)
然后一声惊雷,西大已经开始玩电磁弹射了?
而且还有更科幻的电磁炮。
这让还在玩蒸汽锅炉的华夏军工,感到了无比的沮丧。
果然有些伟人就是高瞻远瞩。
“我们落后了那么上百年了,还怕这?人家已经走通了的前路,我们跟着走嘛。”
然后一声令下,电磁弹射项目组成立,两种方案齐头并进。
我国的蒸汽弹射技术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技术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退役的墨尔本号航母。我们从该航母上获取了一些蒸汽弹射器的相关技术和资料,从而是有不少基础的。
而电磁弹射立项就要晚得多了,
2000年,马院士在考察魔都磁浮列车时,萌生了用电磁力弹射飞机的想法。
2006年,在多数科研机构主张先发展蒸汽弹射技术的情况下,马院士团队大胆决定越过蒸汽弹射,直接攻关电磁弹射技术,并用自己科研项目节省下来的2000万元启动了原理样机的研发。
电磁弹射技术的核心难点在于供电系统,马院士团队选择了中压直流技术路线,经过10年攻关,成功突破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瓶颈。
2008年,团队成功研制出电磁弹射小型样机,2011年,电磁弹射器项目成功立项,获得7个亿首期经费。
此后,团队在舰载机综合试验训练基地建造了工程样机,并成功进行多次弹射试验。
等到003舰的平直甲板准备上弹射器,军方开始评估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
最终,马院士借着综合电源管理技术胜出。
这世界有无数的无名英雄,而那些一辈子耗在蒸汽弹射上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就是默默无闻奉献的人群。
但作为传统的华夏人,拥有一条PLANB,是应有之义,蒸汽弹射我们可以不上马,但不能不掌握。
故事回到现在,王永中黄轶面前的赫然就是那位“中华雷神”马院士。
“哈哈哈,黄院士、王院士,你们也来了啊。幸会幸会。”
学术界一切以学术能力为尊,在外面王永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独一档,但在这里,黄轶说是这些院士们的偶像都不为过。
随着专家院士们来到的越来越多,渐渐的码头上形成了一艘航空母舰的所有理论团队。
船舶专家、张院士、陆院士,雷神马院士、材料学动力学、通讯、软件专家黄轶和王永中。
雷达系统、火控系统等等只要是组成一艘军舰的技术,岸上都会有相应的顶级专家在。
这要是西大丧心病狂的来一个一网打尽,华夏的船舶军工瞬间回到解放前。
随后,大大们也都到了,入列仪式正式开始。
这次002舰交付的是东海舰队。
而东海舰队的重任,懂的都懂。
此刻岛上的蓝绿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次全球直播的入列仪式,就是一次很好的震慑。
王永中也应邀和院士们一起登舰,目睹了战舰升起了军旗,然后离港进行了小型弹射演习。
一架J-15和一架J-35正完成一切步骤,静静的等候在跑道上。
随着最高领导按下弹射按钮,瞬间甲板上划过两道弧光,战机弹射起步,起飞划过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