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殿之上(1 / 2)
始兴四年(公元234年)元月二十三日清晨,马振看了看天气,又试了试地面的泥泞程度,决定今日再次开始攻城。
他严格计算了一下攻城器械的留存程度,感觉只要三天就能拿下邺都。
而他马振也会成为大燕帝国第一打下自己首都的男人。
不过,今日的邺都城墙上很不对劲。
因为,即便是过去的几天,一直下雨情况下,邺都的城墙上都是有着轮班值守的守军的,而且一个个严阵以待。
马振在雨天不是没试过攻城,实在是太难了,马振才放弃的。
打仗是个技术活,你不能在最为劣势的时候强逼着自己去送死的。
至少攻城战不能这么打。
可是这会儿的邺都城墙上居然没有守军,或者说,如果此时马振攻城,他觉得一鼓可下。
然后,更为诡异的来了,近十天没攻开的邺都城门,自己打开了,应该说是里面的人打开了。
“报!!!禀将军,城里的人传来圣旨,让您去接旨!”马振的一个传令兵突然跑来通报。
“圣旨?谁的!”马振下意识地问道。
“当然是陛下的!”传令兵也下意识地回答。
可能是两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说话有点问题,于是都一起皱了皱眉头。
“让他们进来!”马振让传令兵把人领进他的主帅营帐。
“外面的人,让您出去接旨,是个老太监!”那传令兵一听,不敢大声,只好小声说道。
“让他们进来!”马振有点毛了,重复了一遍。
传令兵吓得不敢说话了。
不过外面传旨的人好像等急了,直接进来了,还边走边说:“马将军好大的官威啊!连咱家也不愿意见一面!”
马振定睛一看,原来是魏瑾,这个老太监已经快九十岁了,居然还活着!
别的太监,马振确实不需要给面子,可是魏瑾就不一样了,两朝太监,而且在皇宫中地位超然,马振还真得给它个面子。
于是,马振走下帅座,下跪接旨。
“哎!陛下说了,马将军可以不跪,就是让你进去叙话,没什么大事!要不我也不念了,您自己看吧!”魏瑾这是在敲打马振了。
“末将不敢!请魏公公传旨!”马振当然理解,赶紧回答。
“既然马将军这么说,那我还是把旨意传了吧!”魏瑾看到马振还算上道,就开始读了所谓的圣旨。
其实袁熙没有多少废话,这是他的习惯,内容也很简单,真就是让马振进去叙话,而且不准秦州兵入城,只准马振带十几个护卫进城,秦州兵先原地驻扎。
马振接完旨意,他倒没什么,可是手下的将领们生气了,一个个气愤的表示要回长安。
马振立刻怒吼道:“都吵什么?不要命了!我们本就是来勤王的,你们以为是什么,凯旋的部队吗!还想进城受表彰?所有人原地驻扎,没有命令不得离岗!你们放心,这事结束,我绝对给你们在陛下那争取到功劳的!”
马振说完,手下的将领立刻出去整顿军队。
之后,马振真就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进了邺都。
马振进入邺都之后,有种奇怪的感觉。
首先,就是整个城市太平静了,仿佛战事从未发生过一样,但是城墙边上被拆除的房屋,以及那被投石车砸坏的部分店铺,明显代表了战争发生过。
其次,就是城内的居民,对于马振这群明显的秦州兵,没有任何的特殊反应,就仿佛一般的巡逻部队经过一般,看了两眼,也就过去了。
最后,就是整个邺都的氛围,由于是早市,很多小摊贩已经在摆摊了,居民们也都出来吃饭了,居然有股子热闹劲。
要知道,不到半个时辰前,马振自己还在盘算着,打进邺都,如何稳定城内的环境,防止出现乱子。
主要是秦州兵这段时间是受了不少委屈的,很有可能破城的时候,会想发泄一通,这是马振最为担忧的。
现在,这道圣旨确实绑了马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