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如懿传——弘历(31)(2 / 2)
恒媞转身离开,在门外的时候,还嘱咐人给她上些便宜的药。
樱儿躺在床上苟延残喘,与她同寝的人端着药进来。
她看到樱儿的模样,眼泪都在眼圈里打转。
整个后背都被鲜血染红了,她躺在床上,不知是死活。
那人扔了托盘就尖叫着跑了出去,引得周围奴才都过来了。
他们进来看到了樱儿浑身是血的样的样,一个个都惊恐不已。
他们只知道公主打了她,却没想到被打得这般狠。
人群之中有个奴婢,小声又恐惧的说:“这怎么办?总得去请个大夫吧!要是死了怎么办?”
“我们去找墨梅姐姐吧!”
其中一人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里害怕得不行!
最终,他们去找墨梅。
墨梅轻叹了声,只说让府医去看看。
又说:“你回去也嘱咐嘱咐其他人,可不能学樱儿,随随便便就得罪了贵人。”
来人点点头,连忙去请了府医去给樱儿看病。
只不过命是救了回来,怕是日后再也干不了重活,肋骨都断了几根。
*
弘历正在看京城来的汇报,其中详细的写明了恒媞跟樱儿说的话,也写清楚了恒媞知道樱儿的身份。
“没想到她的命这般硬。”
不愧是如皇,被这般折腾她都只是断了肋骨,瘸了腿。
“主角光环强大。”
紫衣忍不住感叹道,这么大的主角光环,不愧是如皇。
“不管她。她在贝勒府中不会过得很好!”
“毕竟,贝勒府的待遇可没郡王府的待遇好。”
“那些人能受得了?”
弘历心里清楚,樱儿现在过得好,只是暂时的。
人性复杂,月例少了,他们自然就会怨怪樱儿。
“也是!毕竟动了他们的月例。”
紫衣认为天大地大,钱最大。
谁动了她的钱,她就要谁的命!
正如紫衣想得那样,刚开始她还会因为瘸腿,身体娇弱得到众人的可怜。
但,当他们拿到比以往少的月例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脸色变了。
他们开始针对樱儿,像什么床铺有水,吃硬邦邦的馒头等事情都是小事。
她被派去做最脏最累的活,天天刷恭桶,她也从原本住的地方排挤到了角落。
她每天都过得水深火热,多次想跟果贝勒求救,无果。
因为整个府中的奴才都厌恶她。
*
豫常在和颖常在住在一起,只不过豫常在更得宠。
弘历更喜欢招她伴驾,侍寝的次数也多。
“哼!听她那娇媚的声音,哪像是豪爽的草原女儿。”
颖常在的眼眸之中尽是嫉妒,她是巴林王的女儿,不是楼里献媚讨好的妓子。
“主儿,您是不是也该争争宠?您比豫常在还早来,却不如她得宠。”
阿宝担忧道,主要是巴林王曾嘱咐过主儿,一定要争宠。
颖常在侧头看向了阿宝,生气道:“奴颜婢膝,有失身份。常在之位只是暂时的。”
颖常在十分有信心,她认为自己的身份贵重,皇上必不会亏待自己。
“可是......”
阿宝忍不住还想劝,却不想被颖常在打断了,她说:“可是什么?”
阿宝动动嘴,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次日,豫常在晋为豫嫔。
弘历还赞扬了科尔沁,还说大清与科尔沁是最好的朋友。
颖常在听到豫常在晋位为豫嫔,心生嫉妒和不满。
因此,口不择言道:“皇上如此为情乱智会伤了蒙古四十九的心,会让我们怀疑一直仰赖的天子是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是吗?原来颖常在是这样想的?”
“紫衣,你让和易带着大清的军队去蒙古巴林部好好问问,朕是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弘历站在颖常在的身后,冷漠的看着她。
当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也很讨厌颖妃,因为她很颠!
当然了,这部剧也很颠!
“因臣妾说了句实话,皇上便要徒生战火,着实小气。”
颖常在认为大清的军队比不上蒙古,所以她有恃无恐。
紫衣听不得颖常在说自家主子,她便站了出来,道:“颖常在生长在蛮荒之地,想来是不懂什么叫杀鸡儆猴。”
“什么意思?”
颖常在虽说蠢了点,但也发现紫衣的话别有深意。
“颖常在,你就是第二个嘉贵人。”
紫衣给予了评价,这入宫还没几日,便急忙送整个部落下地府,倒是少见。
闻言,颖常在的脸色大变。
她连忙跪在地上,哭着道:“皇上一切都是臣妾的错,请您勿怪巴林部,也莫要徒生战祸,血流成河。”
“你说过的,朕极为小气。”
“又岂会因为你跪下认错,朕就放过巴林部?”
弘历为什么会将豫嫔和颖常在放在一起?
当然是想两人有矛盾,他好有理由出兵。
颖常在不愧是有名的颠婆,他只是晋了豫嫔的位份。
她便说出为情乱智的话,真是害人不浅。
颖常在真的慌了,她现在才想起来父王曾说大清研究出了火器,千里之外可取人性命。
她站起来,想要扑过去抱弘历的大腿,却被紫衣拦住了。
“颖常在这是想要以死谢罪?不急!不急!待巴林部落被灭,你们可一起去挖矿。”
紫衣笑眯眯的看着颖常在,这才出场多久,便被按下去了?
“皇上,臣妾失言,甘愿受罚,请皇上莫要因此迁怒巴林部!”
颖常在十分坚决,她像是突然清醒了般,想起了嘉贵人的事情。
因为她对愉贵人的孩子动手,她的母国玉氏被灭。
还有愉贵人也因没护好孩子,失了宠。
“君无戏言!”
弘历转身离去,王钦立马跟随。
紫衣挡在颖常在的前面,不管她怎么呼喊,弘历的脚步越走越远。
*
和易领兵入巴林部,巴林王连忙迎战,道:“和大将军,这是何意?”
“皇上有令,巴林部有反叛之心,特遣本将军领军平乱。”
和易骑在马上,他的身后是手中端着火器的士兵,再之后便是炮筒队,随时准备炸开花。
“胡言乱语!巴林部永远效忠大清,怎会反叛?”
巴林王心中窝火又觉得委屈,他明明是效忠大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