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料定江东局,智救庐江兵(2 / 2)
赶忙伏低身体,却又闻风响,紧接着战马一声惨嘶,双蹄高扬。
这一箭正中马颈。
“撤兵,撤!”
没有丝毫犹豫,于禁立刻下马,夺副将之战马,率兵后撤。
另一边,张合欲绕路而袭,亦被甘宁所破,最终败退。
三人与庐北会师。
于禁欲再追击,与刘备正面交战,乃被张辽所阻:“黄忠箭术通神,百步穿杨犹余裕,又有诸葛亮诡计多端。兄若贸然追击,恐效曹纯长坂之覆辙,望慎思之。”
于禁想到当年南阳之战,心有余悸,当即罢兵。
遂引军还寿春。
刘备收编部众,共计六万,其精卒虽仅万余。
然老弱中青壮可训为屯田兵,妇孺能织能耕,皆为可用之民。
陈兰、雷绪伏地叩首,额触尘土:“某等困兽之兵,几为曹贼所噬,幸蒙明公仗义施救,此再造之恩也!自今而后,愿执鞭坠镫,效犬马之劳,纵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刘备疾步上前,双手相搀:“二位将军快快请起!天下扰攘,苍生涂炭,备志在匡扶汉室,岂忍见壮士蒙难、百姓流离?”
说到此,刘备左右相顾:“对了,梅成将军何在?”
“乃为张辽部所斩!”
刘备闻言,神色怆然:“梅将军亦是乱世豪杰,本可共襄义举,今却魂归泉壤,惜哉!然其虽殒身于战阵,亦不失壮士风骨。”
刘备实则有心将二将纳为己用,但诸葛亮给他的建议却并非如此。
当交还给吴侯,全孙刘联盟之谊,免孙权生疑;
此诚以小利换大义,稳固鼎足之势也。
刘备似有感悟,然对军师之言毫不质疑。
当即面露为难之色:“二位将军忠勇,备岂不知?!然此前应吴侯之请,来救二位将军,今若背约留将,必伤孙刘之盟。”
雷绪看了一眼陈兰,疑惑道:“既如此,吴侯何不亲来相救?”
刘备喟叹:“事有不得已,公等且谅之。”
雷绪再拜问:“某等何往?”
刘备正色道:“须归吴侯处听令。”
“这……”
二人面上皆显不悦之色,但亦不忍让刘备为难。
遂归庐江,二人私下议论,为何如此?
然而,不需要议论,众军卒私下都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
雷绪叹气:“莫非吴侯畏曹贼之威,怯而不救?知皇叔胆略非凡,仗义挥师,方解我等于倒悬?”
陈兰亦担忧:“若如此,孙权有朝一日为得利好,将我等献与曹操又当如何?”
“不行,还得求助皇叔。”
于是,二人又见刘备,坦言自己担忧。
未等刘备发言,却见诸葛亮笑了笑:“二位将军且安心,我主已求吴侯将二位与众民置于江夏之地,此地虽暂属吴侯,然本荆州之地,又与汉阳相邻,吴侯若作难二位将军,二位将军即可寻求汉阳守将相助,立归我荆州,如何?”
闻听此言,二将大感安心,遂拜谢离去。
待送二将离开,刘备却心生疑惑:“军师,我何时请求吴侯将二位与众民置于江夏之地?”
诸葛亮摇摇羽扇,悠然一笑:“何须主公恳请,我料吴侯自会如此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