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那就会一会大元使团(2 / 2)
那你觉得,咱们该如何应对这三方?”
“对付吕昶,要‘虚与委蛇’。”马昕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不是想探虚实吗?咱们就给他看些‘假东西’
——粮仓只开东边的两座,里面一半装粮,一半装沙;
校场只让他看新兵训练,精锐藏起来;
至于民心,让应天城内的商铺照常营业,百姓安居乐业,给他营造出一副兵强马壮、民心安定的假象,
让他回去给王保保麾下报个‘假信’,拖延些时日。”
朱标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舅舅这主意好!
吕昶要是信了,咱们也能多些时间准备。
那巴图呢?咱们该如何应对他的步卒?”
“巴图那边,要‘速战速决’。”马昕语气果决,
“他麾下的降兵本就军心不稳,咱们派一支轻骑,绕到濠州后方,
趁他出兵夹击应天时,突袭他的大营,烧了他的粮草,那些降兵见没了粮草,定然不战自溃。
到时候,不仅能断了王保保的左膀右臂,还能收编那些降兵,壮大咱们的兵力。”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问:“那王保保的三万骑兵和回回炮,你有什么对策?”
“对付王保保,要‘以守为攻’。”
马昕站起身,走到案前的舆图旁,指着应天东部的溧水说道,
“溧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咱们在那里布置投石机,对抗他的回回炮;
再派两万步兵驻守镇江要道,依托地形抵挡他的骑兵冲锋;
同时派一支奇兵,悄悄绕到他的后方,截断他的粮道。骑兵没了粮草,再厉害也发挥不出战力。”
朱元璋看着舆图,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昕儿,你这计谋倒是周全,
既考虑了眼前的使团,又兼顾了边境的兵马,比我想得还要细致。”
马昕笑着摆手:“姐夫过奖了。我也是常年在军中,见得多了,才想得这些法子。
不过话说回来,那吕昶三人毕竟是大元的使者,咱们接见他的时候,可得好好拿捏分寸
——既要让他看出咱们的实力,又不能太过张扬,还得应付着他的‘劝降’,
这虚与委蛇的功夫,可不好做。”
朱元璋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恨,又有几分无奈:“谁说不是呢?
大元占据中原近百年,如今虽已衰落,却仍有根基。
咱们如今虽据应天,可兵力、粮草都比不上他们,只能先忍着这口气,虚与委蛇,
等咱们实力足够了,再一举将他们赶回漠北,恢复汉家天下!”
朱标握着拳头,眼中满是坚定:“父王说得对!
咱们现在忍一时,是为了将来能彻底打败大元。
那接见吕昶的方案,咱们可得好好定下来,不能让他看轻了咱们。”
马昕点了点头,沉吟道:“接见的话,就定在三日之后的正厅。
到时候,姐夫身着朝服,端坐王座,两侧排列侍卫,彰显咱们的威严;
标儿你站在姐夫身侧,以示世子身份;
我则站在阶下,负责应对吕昶的言辞。他若是提及‘劝降’,
姐夫便以‘天下未定,民心向背才是根本’回应,我再从旁补充,说咱们应天百姓安居乐业,不愿再受战乱之苦,让他知难而退。”
“另外,”
马昕又补充道,“接见时,要在正厅外安排三百侍卫,校场那边让新兵照常训练,营造出军容严整的景象;
再让户部的人准备一份‘粮草清单’,故意让吕昶‘无意间’看到,清单上多写些数字,
让他以为咱们粮草充足,不敢轻举妄动。”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笑容:“好!就按你说的办。
既彰显了咱们的威严,又摸清了他的底细,还能拖延时间,一举三得。”
他看着马昕和朱标,眼中满是欣慰:“有你们在,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大元虽强,可只要咱们父子同心,君臣协力,定能度过这难关,将来总有一天,咱们要让这天下,重新姓‘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