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 第120章 父子情深,嫡子

第120章 父子情深,嫡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眼前的一幕,被吴王府的那位尽收眼底!

此时,应天城的夜,裹着初秋的凉,吴王府书房的烛火,却暖得像揉了把碎金。

朱元璋坐在铺着软垫的圈椅上,怀里抱着小朱标。

孩子穿件月白绫袄,软乎乎的小手攥着他衣襟上的玉扣,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桌案上摊开的舆图,

连烛花“噼啪”爆响都没分神。

“标儿看这儿,”

朱元璋用指腹轻轻点了点舆图上“大都”的位置,声音比平日里对朝臣说话时软了三分,

“这是大元的都城,离咱们应天,得跨三条大河、翻五道山梁。”

朱标眨了眨眼,小脑袋往他怀里蹭了蹭,奶声奶气却透着认真:“爹,他们是不是还想把应天抢回去?

昨天我听舅舅说,有大元的人来王府了。”

朱元璋失笑,伸手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尖。

这孩子才几岁,却比同龄孩童灵透得多,

府里的动静、下人的闲谈,竟都能记在心里。

他收紧手臂,让朱标靠得更稳些,目光扫过窗外

——廊下的侍卫握着刀,身影隐在树影里,

脚步轻得像猫,那是锦衣卫的人,

连夜里巡夜,都比寻常卫士多了几分警惕。

“是来了使者,”

朱元璋没瞒他,指尖顺着舆图上的淮河缓缓滑动,

“他们说要和解,还说要给爹封个‘江淮行省平章’的官,想让咱们停了打他们的兵。”

朱标歪着头,小手轻轻拍了拍舆图上“州”的标记:“爹不想和解吗?

和解了,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府里的厨子张叔说,他老家就在濠州,好久没见着家人了。”

“打仗不是为了打,是为了以后不打。”

朱元璋的声音沉了些,却没带半分戾气,

“就像你在院子里玩,若有顽童抢你手里的糖糕,你一味让着,他下次还会抢;

可你攥紧了糕,告诉他‘这是我的’,他才不敢再动。

大元就像那顽童,他们的和解,是想让咱们松手里的‘糕’。”

朱标似懂非懂,却还是点了点头,小手攥得更紧了些:“那爹要怎么对他们?

直接把他们赶出去吗?”

“赶出去容易,可咱们要的不是‘解气’。”

朱元璋抬手,从桌案上拿起一枚玉印,印上“吴王”三个字泛着冷光,

“你看这印,看着沉,握在手里才知分量。

大元使者带来的文书里,提了两件事:一是要咱们送十万石粮去大都,二是要咱们遣散一半的兵

——这哪是和解,是想断咱们的粮、卸咱们的胳膊。”

他见朱标眼里闪过疑惑,又放缓了语气:“但爹会笑着接他们的文书,会摆宴席请他们喝酒,会说‘咱们慢慢谈’

——这叫‘虚与委蛇’。

咱们要让他们觉得,爹好像真的愿意和解,愿意送粮;

可暗地里,爹已经让常遇春将军加快镇江府的攻势,

让徐达将军守住淮河的渡口。

等他们在驿馆里喝够了酒、吹够了牛,镇江府已经在咱们手里,淮河也成了咱们的屏障,那时他们的和解,才是真的和解。”

朱标睁大眼睛,小手轻轻摸了摸那枚青铜印:“爹好厉害。

可……府里那些穿黑衣的叔叔,也是为了这个吗?

我昨天看见他们在驿馆外转,先生说,他们叫‘锦衣卫’。”

朱元璋心里一动。

他没料到朱标会注意到锦衣卫,更没料到孩子会直接问出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