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 第132章 三处要地

第132章 三处要地(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个月前,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率军攻城,王保保元军守将拼死抵抗,双方在城下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城破之后,吕珍纵容士兵烧杀抢掠,城中百姓惨遭屠戮。没过多久,元军援军赶到,又将吕珍赶出了镇江,

前段时间又和常遇春大战!

双方在城外再次激战,战火蔓延到了城郊的村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兵祸、饥荒。

“城里的粮食早就吃光了,”

老者抹了把眼角的浊泪,

“一开始还能挖野菜、啃树皮,后来连这些都没了,就只能等死……我一家七口,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

马昕沉默着,心中五味杂陈。

他看向街道两旁,随处可见饿死、战死的百姓尸体,有的被野狗撕咬得残缺不全,

有的则被草草掩埋在路边,露出半截肢体。

空气中的血腥味,混合着尸体腐烂的恶臭,令人窒息。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镇江的西城门。

城门早已被炮火轰塌,断裂的城墙缺口处,还残留着密密麻麻的箭孔和炮弹轰击的痕迹。

城墙下,堆积着厚厚的尸体,有士兵,也有百姓,层层叠叠,分不清彼此。

几只乌鸦落在尸体上,啄食着腐肉,发出“呱呱”的叫声,更添了几分阴森恐怖。

“将军,你看那城墙。”

亲兵指着城墙内侧,那里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大多是百姓的姓名,还有一些潦草的祈愿,

“应该是之前守城的时候,百姓们刻下的。”

马昕走近细看,只见上面写着“李氏一家三口,愿平安”

“王二郎,盼早日结束战乱”

“张阿妹,求老天保佑”……一行行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被鲜血浸染,早已模糊不清。

这些简单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他忽然想起自己出征前,主帅对他说的话:“镇江乃战略要地,拿下它,便能扼住张士诚的命脉。

但你要记住,百姓是根基,若无百姓,城池再固,也无意义。”

那一刻,马昕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他率军而来,是为了征战,为了夺取地盘,却从未想过,这场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

“传令下去,”

马昕转过身,对亲兵吩咐道,“让军医救治受伤的百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另外,组织士兵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妥善掩埋,防止瘟疫蔓延。”

“将军,我们的军粮本就不多,赈济灾民的话……”亲兵有些迟疑。

“军粮可以省,百姓不能不救。”马昕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若百姓都死光了,我们守着这座空城,又有何用?”

亲兵不敢再多言,立刻转身去传令。

马昕站在残破的城墙上,望向远方。

长江江面依旧波涛汹涌,远处的天际线隐约可见。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张士诚的援军就会赶到,一场更大规模的厮杀即将展开。

他和他的三万大军,就像三颗钉子,牢牢钉在了镇江这片土地上,前路凶险,生死未卜。

但此刻,看着城中,渐渐有百姓走出藏身之处,小心翼翼地领取粮食,

看着军医为受伤的人包扎伤口,看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清理尸体、抢修房屋,马昕的心中忽然生出一股坚定的信念。

他不仅要守住镇江,守住这三个战略要地,更要守住这里的百姓,让他们早日摆脱战乱之苦。

三日后,探马来报,张士诚已派大将吕珍率军五万,正向镇江赶来,先锋部队已抵达城外三十里处。

与此同时,山寺和瓜西洲渡也传来消息,发现大元的战船和骑兵,正蠢蠢欲动。

马昕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府衙的大堂里,烛火摇曳,将领们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吕珍此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但他麾下的五万大军,皆是张士诚的精锐,不可小觑。”

李文忠率先开口,“如今我军分守三地,兵力分散,若敌军集中兵力攻打一处,恐怕难以支撑。”

“山寺和西洲渡是咽喉要地,绝不能丢。”另一名将领说道,

“一旦失守,我军便会腹背受敌,镇江城也将成为一座孤城。”

马昕手指敲击着案牍,目光扫过众人:“吕珍急于夺回镇江,必然会兵分三路,同时攻打镇江城、山寺和洲渡。

他以为我军兵力分散,可逐个击破,却不知我早已在三地之间设下了联络暗号,一旦某处遇袭,另外两处便可派兵驰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镇江城是核心,我亲自坐镇。

李文忠,你率一万兵力驻守山寺,务必守住江面防线,不得让敌军战船靠近。

蓝玉,你率机动骑兵驻守西洲渡,重点防备陆路敌军,进退自如。

其余兵力,随我守城,待敌军疲惫之际,再行反击。”

众将领命,纷纷起身离去,各自部署防务。

夜幕降临,镇江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城墙上,士兵们手持弓弩,严阵以待,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他们坚毅的脸庞。

城下,隐约可见敌军营地的篝火,绵延数里,如同繁星点点。

马昕独自登上城楼,望着城外的敌军营地,心中思绪万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