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39)(2 / 2)
“咋不想?”牛满仓笑了,“我早把你那间屋收拾出来了,窗户换了新玻璃,还搭了个竹棚,下雨也能在院里绣。”
月嫂把小女儿抱过来,牛满仓小心翼翼地接过去,动作比第一次抱儿子时熟练多了。孩子在他怀里眨了眨眼,小手抓住他的胡子,咯咯地笑。“你看,”他得意地扬下巴,“跟我亲。”
三叔赶紧按下快门,闪光灯亮的瞬间,儿子突然喊:“爷爷,我也要抱妹妹!”
院子里的月季被风吹得沙沙响,像谁在哼平安村的童谣。我看着这祖孙三代,忽然想起高三那年,牛满仓在村口把钱摔在我脸上,说“离我闺女远点”。那时的他,眼里全是阶层的沟壑,而现在,他眼里只有血脉的温度。
夜里,小女儿睡熟了,雅溪靠在我怀里翻相册。翻到我们刚结婚时的照片,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连衣裙,站在城中村的出租屋前,身后是斑驳的墙壁。“那时候真难,”她叹了口气,“连个像样的婚纱照都没拍。”
“等你出了月子,咱去拍套全家福,”我摸着她的头发,“带着小默和妹妹,去平安村拍,背景就用文化礼堂和老井。”
她笑着点头,指尖划过照片上我的脸:“你那时候瘦得像根竹竿,现在肚子都有肉了。”
“还不是被你喂的,”我捏捏她的脸颊,“你做的虎皮青椒太下饭。”
月光从窗帘缝钻进来,落在婴儿床的银脚镯上,泛着细碎的光。月嫂在隔壁房间打盹,客厅的竹风铃偶尔响一声,像平安村的夜露落在荷叶上。我忽然觉得,所谓的圆满,不是一路坦途,而是曾经的坎坷都变成了如今的谈资,曾经的隔阂都化作了此刻的相拥。
就像这房子里的每样东西:牛满仓送的银器,我爸编的竹器,雅溪绣的布品,还有孩子们的笑声,都是日子熬出来的甜,带着烟火气,也带着人情味。
第二天一早,儿子在客厅学数数,指着墙上的全家福:“一,爸爸;二,妈妈;三,我;四,妹妹。”雅溪坐在藤椅上,给小女儿绣名字牌,红布上用金线绣着“陈念溪”,念是思念的念,溪是雅溪的溪。
“这名字好,”我凑过去看,“念着平安村,念着你。”
她抬头看我,阳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把金粉:“还要念着咱爸咱妈,念着所有帮过咱的人。”
月嫂把炖好的鸡汤端过来,香气漫满了屋子。我看着这一切,忽然明白,最好的日子,就是这样——有人盼着你好,有人陪着你老,有烟火气暖着胃,有亲情裹着心,像平安村的老井,看似平淡,却藏着取之不尽的甘甜。
这样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