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四)(2 / 2)
仙师说:“要是拉肚子后反而不能吃东西,这情况有点复杂。但要是过了一段时间,到了下一个‘经’的周期里,病人又能吃东西了,再过一个‘经’的周期,还是能吃东西,那过了这一天就该好了。要是还不好,那就说明这病不属于阳明经的问题啦,还得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小弟子听得云里雾里的,说:“仙师,您说的这些‘经’啊啥的,我还是有点迷糊,能不能举个例子让我更明白明白呀?”
仙师笑着说:“行啊,小徒弟。比如说,有个病人一开始脉象微弱又涩,我们判断可能是伤寒。过了四五天,病人开始拉肚子,这就是病往阴经发展了。后来呢,病人不拉了,但是想拉大便拉不出来,还老放屁,这就是病转到阳明经,大便干结了。到了十三天的时候,病人慢慢能吃东西了,胃气恢复,病也就好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程。”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这伤寒和霍乱到底咋区分呀?我还是有点搞不清楚。”
仙师说:“这伤寒呢,大多是外感寒邪引起的,一开始可能会怕冷、发烧、头疼这些症状。而霍乱呢,主要是上吐下泻,来势汹汹,就像肚子里在翻江倒海一样。而且啊,伤寒的脉象和霍乱的脉象也有点不一样,伤寒可能会出现刚刚说的微弱又涩,霍乱的脉象可能更复杂,有时候会出现脉微欲绝,就像脉搏都快没了一样,这说明病情很危急啦。”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那得了伤寒或者霍乱,咋治呀?”
仙师说:“这治法可大有讲究。对于伤寒,要是病在太阳经,就是刚开始的时候,病人怕冷、发烧、头痛,还流清鼻涕,这时候可以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麻黄就像个开路先锋,能把体表的寒邪赶走,让毛孔打开,把邪气放出去。桂枝呢,能调和营卫,就像给身体内部的秩序重新整理一下,让正气恢复。要是病到了阳明经,大便干结,肚子胀,这时候就得用承气汤类的方子,像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这些药就像一群小清洁工,把肠道里干结的大便清理出去。”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那霍乱咋治呢?”
仙师说:“霍乱因为上吐下泻,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身体很虚弱。首先得赶紧补充水分和盐分,就像给干枯的田地浇水施肥一样。然后呢,要是偏寒的霍乱,病人吐泻物清稀,肚子冷痛,得用理中汤,里面有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人参能补气,白术能健脾,干姜能温中散寒,炙甘草调和诸药,一起把脾胃的阳气补起来,让脾胃恢复正常工作。要是偏热的霍乱,吐泻物臭秽,发热口渴,就得用黄连香薷饮这些清热化湿的方子。”
小弟子又问:“仙师,您刚刚说的这些药,都是随便抓来就能用吗?”
仙师严肃地说:“小徒弟,这可不行!用药就像排兵布阵,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症状、脉象、舌苔,一样都不能马虎。药量也得拿捏得准准的,多一点少一点可能效果都不一样。比如说,麻黄这药,要是用多了,可能会让病人出汗出得太多,伤了正气;要是用少了,又赶不走寒邪。所以啊,一定要仔细辨证,谨慎用药。”
小弟子认真地点点头,说:“仙师,我记住啦。可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我判断错了咋办呀?”
仙师笑着安慰他:“小徒弟,刚开始学,判断错很正常。多看病,多琢磨,慢慢经验就有了。遇到拿不准的,就多问问师父师兄们,咱们一起讨论。就像走路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摔跟头,但走得多了,自然就稳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