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二)(1 / 1)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医馆的大堂,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小弟子瞅见张仲景仙师正坐在桌前,研究着一本医书,赶忙像只着急的小老鼠,一溜烟跑了过去。
小弟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望着张仲景仙师,说道:“仙师呀,弟子最近脑袋都要被‘血痹,阴阳俱微’这几个字给搅乱啦!到底是咋回事嘛,您就可怜可怜弟子,给讲讲呗,不然弟子晚上都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这几个字在转圈圈。”
张仲景仙师从医书上抬起头,看着小弟子那副可怜样,微微一笑,说道:“你这小娃娃,求知欲倒是挺强。这血痹呢,要是出现阴阳俱微的情况,一般在脉象上会有所体现。有可能是寸口和关上的脉象微微弱弱的,尺部的脉象呢,会有点小小的紧。从外在症状来看,病人会感觉身体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没啥知觉,就像被风吹过,麻痹了一样,这和风湿痹症有点像。遇到这种情况呢,咱们就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
小弟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道:“仙师,啥叫寸口、关上、尺部呀?为啥这些脉象能看出血痹和阴阳俱微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小娃娃,这寸口、关上、尺部啊,就是咱们中医切脉的地方。你看,把手伸出来,手腕这儿有个脉搏跳动的地方,靠近大拇指这一侧,从腕横纹往上,大概一寸的地方,就是寸口;再往上一点,就是关上;再往上,到尺泽穴附近,就是尺部啦。这三个地方的脉象,能反映出身体不同部位和脏腑的情况。
为啥血痹阴阳俱微会有这样的脉象呢?你想啊,阴阳俱微,说明身体里的阴阳之气都有点虚弱。寸口和关上脉微,就好像身体里气血运行的道路有点窄,气和血走得不太顺畅。而尺中小紧呢,就好比身体感受到了外面的邪气,有点紧张,就像拉响了警报一样。这就提示我们,身体出现问题啦,很可能就是血痹。”
小弟子恍然大悟,又问道:“仙师,那这黄芪桂枝五物汤到底是啥宝贝呀?为啥能治血痹阴阳俱微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这黄芪桂枝五物汤啊,那可是个厉害的方子。咱们先来看看里面的药材。黄芪,这可是个大功臣,三两呢,换算成现在就是15克。黄芪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能帮咱们补气。气这玩意儿,就像身体里的小马达,能推动血液运行。血痹嘛,就是血液运行不太顺畅,黄芪把气补足了,就能让血液更好地流动起来,就像给小马达加足了油,跑得更快。
桂枝呢,也是三两,15克。桂枝就像个小太阳,能温通经络。咱们身体里的经络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要是有地方堵住了,血液就过不去。桂枝能把这些堵住的地方给疏通开,让气血在经络里顺畅地跑。就好比给高速公路除除草,清清理,车就能跑得顺啦。
芍药三两,同样是15克。芍药这味药啊,能养血。血痹的时候,血液运行不好,可能会有点虚。芍药就像个小水库,能把血养得足足的,让血液变得滋润。就像给干旱的土地浇浇水,土地就肥沃了。
生姜呢,要六两,也就是30克。生姜就像个热情的小火苗,能散寒解表,还能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就像身体里的大食堂,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营养。生姜能让这个大食堂工作得更带劲,帮助身体吸收营养,为气血的生成提供原料。
最后是大枣,十二枚。大枣就像个甜甜的小助手,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它能辅助黄芪补气,还能和芍药一起养血,让整个方子的效果更好。就好比给团队里加了个得力的小帮手,大家一起干活,效率更高。”
小弟子听得入神,说道:“仙师,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感觉好神奇呀!那这个方子咋制作呢?”
张仲景仙师说道:“制作这个方子也不难。把这五味药材准备好,黄芪15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然后找个干净的砂锅,加上六升水,大概就是现在的6000毫升。把药材放进去,先用大火把水烧开,再换成小火慢慢煮,一直煮到还剩下两升,也就是2000毫升左右。煮好后,把药汁倒出来,每次温温地喝七合,一合大概是20毫升,也就是每次喝140毫升,一天喝三次。”
小弟子又问:“仙师,为啥要用砂锅煮药呀?用铁锅啥的不行吗?”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娃娃,这砂锅煮药可有讲究啦。砂锅受热均匀,能让药材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来。而且砂锅性质比较稳定,不会和药材发生化学反应。要是用铁锅,铁离子可能会和药材里的成分起反应,影响药效。就好比你做饭,用合适的锅才能做出好吃的饭菜,煮药也是这个道理。”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喝这个药的时候,有没有啥要注意的呀?”
张仲景仙师一脸严肃地说:“当然有啦!喝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别吃那些生冷、油腻、辛辣的东西。这些食物就像小怪兽,会捣乱,影响药的效果。比如说,生冷的食物会让脾胃受寒,脾胃工作不积极了,药就没办法好好发挥作用。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可能会和药的作用相互抵消。所以啊,喝药的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您讲得太详细啦!那您能不能给弟子讲讲,以前您用这个方子治好血痹病人的故事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好啊。我记得有一次,来了个病人,他就老是觉得身体发麻,没什么知觉,就像穿了件厚厚的棉衣,啥感觉都不灵敏了。我给他切脉,就是寸口、关上脉微,尺中小紧,典型的血痹阴阳俱微脉象。我就给他开了黄芪桂枝五物汤。
这病人刚开始喝药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心里想着:“就这几味药,能管用吗?”毕竟喝了好几天,也没觉得有啥特别明显的变化。我就跟他说:“治病就像打仗,不能刚打了几天,敌人还没败退,你就先着急了。中药调理身体,得慢慢来,要有耐心。”
又过了几天,病人来找我,脸上总算有了点笑容,说:“仙师啊,我感觉身上好像没那么麻了,好像能稍微感觉到点冷热了。”我一听,心里就知道这药开始起效了,就鼓励他继续按时喝药。
就这样,又喝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症状越来越轻,身体也越来越有劲儿。他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说:“张仲景仙师的药可神了,把我这怪病给治好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满是崇拜,说道:“仙师,您可真厉害呀!那是不是所有血痹阴阳俱微的病人,用这个方子都能治好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摇摇头,说:“小娃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虽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血痹阴阳俱微有很好的疗效,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有的病人可能还夹杂着其他的病症,这时候就得根据具体情况,对方子进行调整。比如说,如果病人湿气比较重,就得在方子里面加点祛湿的药材;要是病人气虚得厉害,黄芪的量可能就得适当加大。所以啊,没有一个方子是能包治百病的,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