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龙承万古:神风霸主凌万界 > 第143章 农耕修行

第143章 农耕修行(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空间站的星砂稻种在第七十三天抽出了第一片新叶。在无重力环境下,稻穗没有朝着预想的光源生长,反而以界碑为坐标,在空中画出一道柔和的弧线,根须如银线般悬浮,吸收着宇宙尘埃中的灵能粒子。宇航员在舱内拍下这一幕,画面传回蓝星时,昆仑山观测站的灵能曲线正泛起一圈圈涟漪,与灵界共生田的灵气波动完美重合。

“它们在对话。”首席科学家望着屏幕上同步跳动的曲线,眼中泛起泪光。她想起十年前在废城遗址发现的那本老医者日记,其中一页画着星砂稻的根系图,与此刻空间站的稻根轨迹惊人地相似。“原来凌风前辈说的‘光芒不灭’,不止是在一个世界里。”

消息传到灵界时,长老们正在共生田举行“通界礼”。小灵童捧着新收的星砂稻穗,将其与水晶草编织的环扣在一起,界碑顶端的彩虹突然变得浓郁,其中一道光束穿透云层,直抵星海深处。守界人望着光束消失的方向,忽然感知到无数细微的灵能波动——那是蓝星的星砂稻种,正随着航天器的轨迹,在宇宙中撒下新的希望。

三个月后,火星基地传来捷报:首批星砂稻种在改良过的火星土壤中发芽了。这些稻苗的叶片边缘带着淡淡的红芒,能吸收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的氧气恰好满足基地人员的需求。更神奇的是,它们的根须能分解火星地表的氧化铁,让土壤逐渐呈现出适合耕种的褐色。

“这是‘星火稻’。”基地负责人在视频里展示着稻苗,背景是红色的沙丘和蔚蓝的防护罩,“每粒稻种都带着两界的祝福,你看这星砂,在火星的阳光下亮得像要燃烧。”

视频画面传到灵界的共生田,小灵童正蹲在田埂上,看水晶草的灵气如何顺着稻根流动。当她看到火星稻苗的模样,忽然指着稻穗上的红芒喊道:“长老爷爷,它们在向我们问好呢!”长老笑着点头,指尖拂过身边的星砂稻,稻穗上的星砂瞬间亮起,与视频里的红芒遥相呼应。

此时的蓝星,沙漠中的星砂稻已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当年商队首领的孙女——如今的星际农官,正带着团队在绿洲边缘种植“固沙稻”。这种稻子的秸秆异常坚韧,收割后能编织成防沙网,根系在地下盘结成网,将流沙牢牢锁住。“你看这网,”她踩着松软的沙土,向随行的年轻人展示,“像不像灵界的水晶草与星砂稻的根系?不同的世界,总能长出相似的智慧。”

年轻人中有个来自废城的姑娘,她的祖父就是当年在瓦砾堆里种下第一粒星砂稻的农夫。她从行囊里取出个布包,里面是用废城韧稻秸秆编的小网:“这是爷爷留给我的,他说网眼的大小,要刚好能漏下星砂,留住希望。”

两人将小网埋在固沙稻的根部,没过多久,那里竟长出了一株守心草。这株守心草的叶片带着沙漠植物特有的蜡质层,却依旧能吸收灵能,将其转化为滋养稻苗的养分。姑娘抚摸着叶片上的星砂,忽然明白:所谓传承,就是让废城的坚韧、灵界的纯粹、蓝星的温暖,都在新的土地上,长出属于自己的模样。

灵界的变化也愈发显着。随着星砂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灵修开始尝试“农耕修行”——他们不再一味吸收冰冷的灵气,而是学着照料稻苗,在除草、施肥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循环。有个曾以暴戾闻名的灵修,在共生田劳作三年后,周身的戾气渐渐消散,他炼制的法器竟能散发出稻穗的清香。

“以前觉得灵气是力量的源泉,”他望着田埂上嬉戏的小灵童,语气里带着释然,“现在才懂,让力量变得温暖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这种变化顺着界碑传到蓝星,昆仑山观测站的灵能曲线变得愈发柔和,全球的灵能风暴彻底消失。有科学家发现,人类的情绪波动竟能影响星砂稻的生长——当某个区域的人们充满善意时,那里的稻穗会格外饱满;而当冲突发生时,稻苗则会暂时停止生长,仿佛在无声地抗议。

“它们是两界的情绪晴雨表。”首席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展示着数据,“凌风前辈当年守护的,或许不只是灵界,而是所有生命共通的‘守护之心’。”

这年星祭,两界同时举行了“星海礼”。蓝星的航天中心将一束星砂稻穗送上空间站,让其随着轨道舱绕地球飞行;灵界的共生田旁,长老们将水晶草与星砂稻编织的环抛向空中,环体在空中分解成无数光点,顺着界碑的光束飞向星海。

守界人站在界碑前,看着光点与蓝星的航天器轨迹交汇,忽然感知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那是灵界的灵气、蓝星的阳光、火星的红土、星海的尘埃,在星砂稻的连接下,融成了一股新的能量。他低头看向共生田,星砂稻与水晶草的根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穿过界碑,穿过大气层,穿过星海,将所有生命的轨迹连在了一起。

火星基地的“星火稻”在收获时,稻穗上的红芒突然变得浓郁,其中一粒稻种脱离稻穗,顺着防护罩的灵能流飘向空中,化作一道红光,直抵灵界的共生田。小灵童伸手接住稻种,发现上面竟带着火星的红土和蓝星的灵能印记。“它想家了。”她把稻种埋进土里,没过多久,那里就长出一株新的稻苗,叶片一半红一半绿,像把火星的热情与蓝星的温柔,都长在了一起。

蓝星的沙漠绿洲里,固沙稻的秸秆编成的防沙网正在扩大。废城姑娘站在网中央,看着远处的孩子们在稻浪里奔跑,忽然想起祖父说过的话:“土地从不会辜负认真对待它的人。”她从兜里掏出那粒来自灵界的星砂稻种,埋在防沙网的边缘,风一吹,稻种顺着网眼滚向远方,像一颗流动的星星,要去点亮更多沙漠。

灵界的“农耕修行”成了新的潮流。曾经冰冷的灵能殿堂,如今摆满了装着星砂稻的陶罐,灵修们在打坐时,总会放一株稻苗在身边,听着稻叶的沙沙声,感受着生命的脉动。有个老灵修在临终前,将自己的灵核埋进共生田,次年春天,那里长出的星砂稻穗上,竟凝结着与灵核相似的光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