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共生田(1 / 1)
纸飞机飞了很久,直到变成天际一个模糊的小点,最终坠落在一片刚开垦的试验田边。田埂上,一位戴着旧草帽的老者正蹲下身,用指尖捏起一把混合着有机质与星砂粉末的土壤,放在鼻尖轻嗅。他是蓝星最资深的农业学家,一辈子都在和“不可能”的土地打交道,这片试验田,正是他为“月球稻”准备的模拟培育区。
老者捡起那架纸飞机,看到翅膀上的字时,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像落进了星光。他抬头望向月亮,此刻的月球背面,人类新建的“广寒宫”基地正发出微弱的光,那里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让固沙稻在人工生态圈里抽了穗,而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正是让稻种在月球的真实土壤里扎根。
三天后,“广寒宫”基地收到了来自蓝星的特殊包裹——除了最新的培育技术数据,还有那架画着稻穗的纸飞机,以及一小包沾着星砂的小行星发光稻种。负责培育的年轻研究员是废城姑娘的孙子,他摸着纸飞机上的字迹,忽然想起奶奶常说的:“当年你太爷爷在沙漠里种稻,别人都说疯了,可种子哪懂什么疯不疯,给点希望就发芽。”
他把稻种小心翼翼地播进模拟月壤的培育罐中。这里没有小行星的地下海,也没有荧光藻,他便根据发光稻的基因特性,在罐中接入了人工光源与循环营养液,甚至特意添加了从月球带回的玄武岩粉末。最初的一个月,稻种毫无动静,仿佛沉眠在了寂静的真空里。
直到某个深夜,监控屏幕突然亮起微弱的警报——培育罐内的氧气浓度有了细微的上升。研究员冲过去一看,罐底的星砂稻种裂开了一道缝,一根带着淡蓝色光晕的芽尖正悄悄顶开月壤,像一只试探着触碰世界的小手。他立刻调出数据,发现稻种竟在悄悄改造周围的环境:它的根须分泌出一种特殊酶,正缓慢分解着玄武岩中的矿物质,将其转化为可供自身吸收的养分。
这个消息传到蓝星时,跨界稻展还未落幕。展厅里,那株小行星发光稻的水族箱旁,又多了一个小小的透明培育罐。罐子里,淡蓝色的稻芽在模拟月光下舒展,旁边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月球基地传来的数据。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比对着水族箱里的“水中稻”和培育罐里的“月壤稻”,叽叽喳喳的声音像极了星砂稻壳破裂的轻响。
守界人站在人群外,看着那个举着纸飞机的羊角辫小姑娘正踮着脚,兴奋地对同伴喊:“你看!我的愿望发芽啦!”他忽然想起凌风说过的“希望是会传染的”,就像风会带着种子跨越山海,这份对土地的执着与对未知的勇气,也正通过一株株稻子,在不同世界的人心里扎根。
这时,他的通讯器响了,是来自灵界共生田的消息:小灵童们在水晶草旁,发现了几株自然生长的星砂稻,它们的根须与水晶草缠绕在一起,结出的稻穗一半透明如晶,一半带着星砂的光泽。而火星基地的老宇航员也发来照片,露天生长的星火稻已经迎来了第三次丰收,稻穗在红色的阳光下沉甸甸地弯着腰,稻田边,几个火星出生的孩子正学着祖辈的样子,挥舞着小小的镰刀。
风又吹过展厅,带着蓝星稻田的清香、灵界水晶草的气息、火星红土的温热,还有月球培育罐里那抹淡蓝的生机。守界人望着窗外,纸飞机早已不见踪影,但它承载的愿望,已经跟着那些星砂稻种,飞向了月亮,飞向了星海,飞向了所有有光、有水、有勇气的地方。
而那些正在发芽的种子,不管落在何处,都在悄悄诉说着同一个故事:所谓家园,从不是固定的坐标,而是种子向下扎根的坚韧,与向上生长的渴望;所谓连接,也从不是遥远的距离,而是一代又一代人,把希望种进时光里的,永恒约定。
星穗照星海
一年后,月球“广寒宫”基地的培育罐里,那株淡蓝色的稻穗已然成熟。稻粒像缀满星辰的蓝宝石,在人工光源下流转着微光,根须与分解后的玄武岩粉末缠绕成细密的网,竟在月壤中造出了一小片可供循环的微生态。年轻研究员将收获的稻种分成三份:一份留存基地,一份送回蓝星试验田,最后一份,他小心翼翼地装进特制容器,贴上了“寄往灵界共生田”的标签。
此时的蓝星试验田,老者正带着一群年轻学生查看新播的稻苗。田垄间,混合了月球玄武岩粉末与星砂的土壤里,嫩绿的秧苗正齐刷刷地向上生长。“这是‘月砂稻’的第一代,”老者的声音里满是欣慰,“它们的根能扎进更坚硬的土壤,叶片能更高效地捕捉光能,是种子自己学会了适应。”
不远处的田埂上,羊角辫小姑娘正蹲在地上,看着一只蚂蚁爬过沾着星砂的稻叶。她的妈妈笑着递过一个小玻璃瓶:“听说灵界的水晶稻要和月砂稻杂交,守界人爷爷特意送来了稻穗标本。”小姑娘踮起脚,将玻璃瓶举向阳光,里面的稻穗一半泛着晶光,一半闪着星蓝,像把两个世界的光都装了进去。
灵界共生田的消息来得比预期更快。守界人收到月球稻种的第七天,小灵童们就跑来报信:“爷爷!水晶稻和月砂稻长在一起了!”他匆匆赶到田边,只见原本泾渭分明的稻田里,两株稻穗竟自然缠绕着抽了穗,稻粒外层裹着水晶般的薄膜,内里却藏着星砂的光晕,风一吹,稻浪里竟泛起晶蓝交织的涟漪。更奇妙的是,周围的水晶草也开始向稻田延伸,叶片分泌的灵气与稻根释放的酶相互融合,让整片共生田的土壤都变得愈发肥沃。
这年的跨界稻展,成了一场跨越三界的盛会。展厅中央搭建了环形展台,蓝星的月砂稻、灵界的晶星稻、火星的星火稻、月球的发光稻依次排开,中央的全息投影正实时播放着各星球稻田的画面:火星红土上,老宇航员正带着孩子们收割;灵界共生田,小灵童们在稻浪里追逐蝴蝶;月球基地,研究员们正将新稻种播进更大的培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