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吐蕃臣服,立都护府(2 / 2)
大都护府刚刚建立的时候,吐蕃内部必然会有一茬又一茬反对浪潮,所以如何安抚这里的百姓,如何引导他们开发建设吐蕃是重头戏,小心布防,防治被颠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样的人选有谁呢?
薛仁贵和苏定方是不行的,他们俩打仗是没问题,但是要说执掌这么吐蕃这么大的疆域,管辖这里的数百万吐蕃人,内政军事一把抓,他们是无法胜任的。
李靖同样不行,李靖虽然是朝廷的右仆射,但是右仆射掌管的是六部之中的兵部、刑部和工部,也不懂户部的事情。
思来想去,只能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
这二人虽然是文臣,当年却跟着李世民纵横征战多年,是能文能武的全才,现在吐蕃还没有稳定,改制的路上会遇到诸多问题,非他们二人,无法镇压这里。
可是,吐蕃地域偏僻,气候很难适应,让这两个朝廷的肱骨来此,其实和流放一样。
唐天想了一会,还是给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写了一封信,恳请他们以朝廷社稷为重,让他们辛苦一下。但是唐天承诺,他们二人来吐蕃,每个人只要一年即可。
之所以只用他们二人坐镇吐蕃一年,是因为唐天决定启用一批年轻官员,派他们进入吐蕃,跟着房玄龄和杜如晦学习。
两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一些机敏之辈学到精髓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收到书信之后,都是一阵苦笑。
“想不到我们年近七旬,还要去那样偏远酷寒之地啊。”杜如晦声音怅然。
“是啊,吐蕃地处高原,听说去了那里的人,容易呼吸困难啊!”房玄龄也是一脸恓惶。
“可是,圣王苦苦相求,又是一心为国为民,我们又怎么能拒绝他?”杜如晦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那就助圣王一臂之力吧!果真能彻底稳定了吐蕃,我们就是死在吐蕃,也没有遗憾了!毕竟,这可是流芳百世的佳话!”房玄龄渐渐平复下来。
第二天,俩人觐见了李治,把信给李治看了,然后坦然请辞。
“去吐蕃?”李治大惊失色,“两位是朝廷肱骨,怎么可以在老迈之际长途跋涉?大哥真是鲁莽,岂能为了吐蕃的蛮人,那我朝元老开玩笑?二老莫急,待朕给大哥修书一封!”
李治不由分说地止住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给唐天写了一封信,恳求唐天更换人选。
“唉,我也不想这样啊,实在是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不过,这是李治的第一个请求,还真是得认真考虑一下。”
唐天知道,自己既然选择放弃皇位,那就要避免和皇权产生冲突。现在李治为朝中两位重臣求情,唐天必须要做出一个姿态。
“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派出一个顶级文官和顶级将才,搭伴治理吐蕃了。”两个人治理的话,看问题难免会有失偏颇,但是,事到如今,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重臣,肯定是不能启用了。
“将才,就把苏定方留下好了,此人老成稳重,看问题有深度,有他在吐蕃,这里的局势稳如磐石。文臣么……刘仁轨胆大心细,年富力强,熟知政务,应该是个合适的人选。”唐天很快定下了人选,再度直接给李治修书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