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算学大家葛明(2 / 2)
李泰不停的撇嘴,就这也能算聪慧?
“太子殿下,一乘以二等于几?”
“等于二。”
“不错不错,太子殿下同样聪慧。”
李承乾有些无语,今天不知道葛明怎么了?嘴巴甜的不得了,这种表扬式教学实在不太适应。
三个人轮流回答葛明的问题,前面还算好。
“卫王殿下,五个七相加,也就是五乘七等于多少。”
李泰挠挠头,想了半天,打算在纸上用加法计算计算。就这?李世民还说这个儿子聪慧?这完全看不出来哪里聪慧啊。
不是说战国时期就有九九表了吗?如今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有跟普及是两个概念,古代从来就没有一个朝代对数学重视的。
葛明此时感觉自己好像在喂猪,
葛明怒了,一边吼着背诵九九表,一边把全部答案写上。
“没想到啊没想到,不过最大九乘九而已,你们居然都算不出来。今天也不用教别的了,把这张表全部背下来。”
“如此高深的算学,我居然要教给你们三个,白白糟蹋了一门好学问,哎。”
李承乾心想果然如此,葛明这货又开始打压式教学了,这才是熟悉的调调。
三人没办法,只好跟着葛明背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葛明带着背诵了几遍,就让三人自己背,然后坐到矮几旁边,喝上一杯软饮,还示意居小新再加些冰块。看着三个人晃着猪头背诵,葛明居然有了后世老师的体会。
不是老师偏心喜欢好学生,而是好学生不容易让老师爆血管。当你面对一群猪一样的学生时,除了自己安慰自己别无其他办法,毕竟是要讨生活不是。
喝完一杯软饮,葛明用抹布把表格全部擦掉,再转头回来就看到三个惊诧的表情。
“这么长时间也应该背下来了,现在开始抽查,喊到谁就要从头背到尾。”葛明笑得阴险,三人如同后世的学生一般,拼命低头。
就三个人,怎么低头依旧那么明显。
一个小胖子目标大,一个中年人目标明显,剩下的一个再没特点也没用,目标依然明显。
“越王殿下,请把刚才九九表背诵一遍。”
李泰没背下来,但是态度还算良好,至少满脸都是尴尬。
李承乾这货背不下来不说,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葛明不住地点点头,这货心态真好。
李淳风背下来了,但是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都要三十岁的人了背诵九九表,有什么好得意的?
“会了加法自然会做减法,会做乘法自然就做除法。比如二三得六,那六就可以分为三个二或者两个三,这就是除法。”
“背熟了九九表,对将来计算大有好处,下次上课必须会背。”
“既然学会了加减乘,那么就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实际的应用了,这个就叫做应用题。”
葛明对李淳风说到:“李师傅,我说一个题目,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些,如何?”
李淳风点点头,葛明想了想说到:“越王一顿吃四碗饭,太子一顿吃两碗饭,两人一顿总共吃多少碗饭?”
李淳风字黑板上写出了4+2=6。
葛明又接着说到:“越王一顿吃六碗饭,太子一顿吃两碗饭,李师傅的饭量是太子的两倍,那一共吃多少碗饭?”
李泰脸都黑了,在数学题中饭量居然还变大了。
李淳风在黑板上写了6+2+2X2=12。
葛明点点头,还不错,毕竟是有算学功底的。葛明接着说到:“算式里面如果加减乘除全都有,记住先算乘除,然后从左往右依次加减。”
“李师傅,不如你把刚才的九九表按照我的样子在黑板上写出来,方便你记忆也方便太子和越王记忆,或许你还能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
李淳风点点头,学着葛明刚才的样子把九九表重新弄在了黑板上。
“李师傅,可曾看出来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李淳风又仔细看了看九九表,激动的说到:“从这边一到九,从这边九到一。”李淳风一边比划一边说。
葛明听后点点头,不过这规律其实不算规律的规律,九九表主要就是死记硬背。虽然后世有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但是本质上还是死记硬背。
“太子,越王,李师傅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遍,不知道两位记住了没有?”
李泰说道:“本王觉得差不多了。”李承乾也点点头。
葛明笑着对李泰问到:“七成六等于多少?”
李泰想了半天,居然嘀咕出了声音:“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六,七六。”此时李泰不停地挠头,怎么好像没有七六啊?
“越王殿下,六七多少?”
“四十二呀。”
“那七六呢?”
“好像也是四十二。”葛明听后满头黑线,果然跟后世好多娃子差不多,死记硬背的结果是翻过来就不会了。
“会了乘法口诀我们再来看看乘法算式,我真是造了孽了,居然要教你们,估计用不了多久我就要爆血管而死,都是被你们气得。”葛明一边擦黑边,一边唠唠叨叨。
三人面无表情,好像都在等着葛明爆血管。给太子和越王上课,萧瑀、王珪态度都比葛明好。
“假设太子殿下一顿饭吃两碗饭,越王殿下一顿饭能吃太子两倍的饭。那我们就可以用二乘二来表示,二二得四,所以是四碗。”
“这只是最简单的应用,要是极为复杂的乘法用算式来计算就会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