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后记(1 / 2)
宋承泽来回走着,额角有汗流了出来,屋里再一次传来孟绮的叫喊声。
“怎么样了?可生了?”宋承泽急急地问。
汪成海上前,“皇上,您稍坐一下吧,御医与稳婆都说皇后娘娘这胎稳的很。”
“那怎么这么长时间,前头两个都没这样长。”宋承泽拿出帕子再次擦了擦额头,“青宁配的药呢?”
“珍王妃已亲自去取了。”张德成正说着,只见已做妇人打扮的元冬急急地走了过来,“来了,来了,王爷刚刚配完。”
宋承泽松了口气,“快,快送进去。”
元冬应是,刘妈妈恭敬地道,“王妃,给老奴吧。”
元冬摆了摆手,“不必,我亲自端进去。”
张德成看着元冬进了产房,心里感慨,人的命呀还真是天注定,谁能想到,皇后身边的宫女居然做了王妃。
没错,元冬嫁给了青宁。这件事还要从一件意外说起,前面说过,青宁活不过三十岁。去年青宁二十八了,无论是宋承泽还是云岭山人都没放弃为他寻医问药。
可青宁的情况却是越来越糟糕,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咳嗽得腰都直不起来。
孟绮看着宋承泽焦急的样子也没有办法,她能做的就是让青宁在最后的两年里,多体会家人的关心。
所以,她总会让元冬为青宁送吃的和穿的。元冬已是坤宁宫的第一女官,且求了孟绮,一辈子不嫁人跟在孟绮身边,任凭孟绮怎么说,元冬都不改初衷。
孟绮也想着让元冬做第一尚宫的位置,只元冬摇头,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还是孟芝更适合那个位置。
就这样,元冬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住在太医院的青宁,有时遇到青宁不舒服,还会侍候他喝药吃饭,甚至更衣。青宁一开始不愿意,元冬却流着泪告诉他,自己之所以不想嫁人,就是因为心中早已有了他。
奈何两人身份差距巨大,她不敢屑想,只能把这个心思放在心底。如今,希望青宁能给她这个机会,让她侍候他,以便在将来的每一天有着可以回忆的美好。
青宁被元冬的真情打动,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没有拒绝。直到去年,宋承泽生辰,青宁喝了酒。按理他是不该喝的,大家都不让他喝,只青宁说,自己都已这样了,余下的日子就让他舒心地过吧。
喝多的青宁回来后,元冬为他端来醒酒汤,大冷的天怕他着凉,不叫他洗漱,浸了热热的帕子为他擦脸。
青宁看着烛光里的元冬,一时没把握住将她压在身下,元冬也没有拒绝。
事后,青宁后悔的无以复加,直道自己害了元冬。元冬却说一切都是她愿意的,她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他们两人的秘密。元冬甚至还羞怯地道,想要继续侍候青宁。
青宁也知道,自己不能给元冬未来,若是把这件事与孟绮说了,其他人必然会知道,虽然元冬已立誓不嫁,但于她的名声终是不好。
只是让青宁和众人没想到的是,从那以后,青宁的身子居然越来越好,不但不掉头发了,甚至还长出了黑色的新发。
云岭山人听到消息进了宫,再详细询问了情况之后,青宁把与元冬的事告诉了师傅。云岭山人为元冬把了脉,又挤了血,三天后得出原因,元冬的体内有青宁所需的解药,两人阴阳交融,对青宁的病大有帮助,且还不会对元冬造成任何伤害。
至此,青宁才把与元冬的种种说给宋承泽与孟绮听。两人惊讶的无以复加,青宁红着脸说,元冬就是他的解药,他要娶元冬。
就这样,孟绮认了元冬做义妹,元冬做了珍王妃。一年多来,青宁越来越好,头发已然变黑,上个月云岭山人看过后,道再过一年,两人就可以生孩子了。
------
产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宋承泽紧张地站在原地,直到刘妈妈笑眯眯地行礼,“恭喜皇上,是位公主。”
此时的刘妈妈已然被宋承泽封为四品恭人,赐了宅子,使奴唤婢,被允许可以随时进宫来陪孟绮说话。
宋承泽用力一拍手,太好了,孟绮为自己连生了两个儿子,两人都想要一个女儿。
一转眼,女儿满了月,孟绮终于痛快洗了热水澡。收拾干净回到屋里的时候,就瞧见宋承泽抱着他们的女儿轻轻地来回走着。
一抬头见孟绮走了过来,“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