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2 / 2)
徽宗天子看到宋江等人只剩下这么些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上皇传命,宣众人上殿。宋江、卢俊义带领着众将,走上金阶,整齐地跪在珠帘之下。上皇命众人平身,左右近臣迅速将珠帘卷起。天子说道:“朕知道你们众将去收剿江南,历经诸多劳苦。你们的弟兄折损大半,朕听了也十分悲痛。”宋江泪流满面,久久不起,再次叩拜奏道:“以臣的愚钝之才,即便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国家的大恩。当初我们一百零八人相聚起义,还登上五台山发愿,谁能想到如今十成中折损了八成!臣已详细记录下人员情况,不敢擅自奏明,恳请陛下明察。”上皇说:“你们部下那些为国事牺牲的人,朕下令给他们的坟墓加封,不埋没他们的功劳。”宋江再次叩拜,呈上一篇表文。表文内容如下:
“平南都总管正先锋使臣宋江等恭谨上表:臣等皆是愚笨平庸之人,出身平凡,曾经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幸而蒙受陛下莫大的恩情,这等恩情如同天地般厚重,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为了报效国家,我们竭尽全力,离开水泊梁山去铲除邪恶;兄弟齐心,登上五台山许下心愿。我们一心忠诚,秉持大义,护国保民。在幽州城与辽兵激战,在清溪洞奋力擒获方腊。虽然取得了一些微薄的功绩上报朝廷,但可惜众多良将战死沙场。臣宋江日夜忧心,悲痛不已。恳请陛下开恩,明察此事,让那些已牺牲的将士都能蒙受恩泽,在世的生者也能得到庇护。臣宋江恳请回归田园,做一个普通农民。这实在是陛下仁爱赐予,成全微臣退休的心愿。臣诚惶诚恐,叩首再叩首。臣宋江等万分惶恐,谨将幸存和阵亡的人数记录下来,随表上奏。
阵亡正偏将佐五十九员:
正将一十四员:
秦明徐宁董平张清刘唐
史进索超张顺雷横石秀
解珍解宝阮小二阮小五
偏将四十五员:
宋万焦挺陶宗旺韩滔彭玘
曹正宣赞孔亮郑天寿施恩
邓飞周通龚旺鲍旭段景住
侯健孟康王英项充李衮
单廷圭吕方燕顺马麟郭盛
欧鹏郁保四陈达杨春李忠
薛永李云丁得孙石勇杜迁
邹渊李立汤隆王定六蔡福
张青郝思文扈三娘魏定国孙二娘
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
正将五员:
林冲杨志张横穆弘杨雄
偏将五员:
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
杭州六和寺坐化正将一员:
鲁智深
折臂不愿恩赐,六和寺出家正将一员:
武松
旧在京,回还蓟州出家正将一员:
公孙胜
不愿恩赐,于路辞去正偏将四员:
正将二员:
燕青李俊
偏将二员:
童威童猛
旧留在京师,并取回医士,见在京偏将五员:
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
见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七员:
正将一十二员:
宋江卢俊义吴用关胜花荣
柴进李应呼延灼朱仝戴宗
李逵阮小七
偏将一十五员:
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
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
蔡庆杨林穆春孙新顾大嫂
宣和五年九月日,先锋使臣宋江,副先锋臣卢俊义等恭谨上表。”
上皇看完表文,叹息不止,说道:“你们一百零八人,对应天上星曜。如今只剩下二十七人在世,又有四人离去,真的是十去其八啊!”随即降下圣旨,对那些已为国事牺牲的正将和偏将,分别授予名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如果有子孙的,就让他们来京城,按照名字承袭官爵;如果没有子孙的,就下令立庙,在当地享受祭祀。其中张顺显灵有功,敕封金华将军。僧人鲁智深擒获方腊有功,在大刹中善终坐化,加封义烈昭暨禅师。武松杀敌有功,却伤残折臂,在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安享晚年。已故女将二人,扈三娘加封花阳郡夫人,孙二娘加封旌德郡君。对于现在前来朝觐的人员,除了先锋使另行加封外,正将十员,各授予武节将军,担任各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予武奕郎,担任各路都统领,负责管军管民,听从省院调遣。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任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任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灼授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柴进授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
李应授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
朱仝授予保定府都统制。
戴宗授予兖州府都统制。
李逵授予镇江润州都统制。
阮小七授予盖天军都统制。
上皇敕命各正偏将佐,封官授职,众人谢恩听命,领取赏赐。偏将十五员,各赐金银三百两,彩缎五表里。正将十员,各赐金银五百两,彩缎八表里。先锋使宋江、卢俊义,各赐金银一千两,锦缎十表里,御花袍一套,名马一匹。宋江等人谢恩完毕,又奏明睦州乌龙大王两次显灵,护国保民,救护军将,才使得战事全胜。上皇准奏,下令加封乌龙大王为忠靖灵德普佑孚惠龙王。御笔将睦州改为严州,歙州改为徽州,因为这里是方腊造反的地方,原名字都带有反意。清溪县改为淳安县,帮源洞凿开成为山岛。下令从本州官库中支取钱财,修建乌龙大王庙,御赐牌额,至今古迹依然留存。江南凡是方腊破坏过的地方,被害百姓一律免除三年差役赋税。
当天,宋江等人各自谢恩完毕,天子下令设太平筵宴,庆贺功臣。文武百官、九卿四相,一同参加御宴。只见:
孔雀屏风展开,芙蓉褥垫铺陈。黄金殿上摆开筵席,白玉阶前设置酒宴。朱红台上,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龙凤桌围,放置着金银器皿。玻璃碗中,供奉着熊掌驼蹄;琥珀杯里,斟满了瑶池玉液。珊瑚碟中盛着四季奇异水果,玛瑙盘里放着凤髓龙肝。教坊司表演新编排的杂剧,承应院排列着舞女歌姬。光禄寺进献御酒,帝王龙颜大悦;鸿胪寺报名安排赏宴,臣子们欢欣鼓舞。大官署宰杀牛马,供应筵席饭菜;珍馐署精心摆放果品,都是美味时新。往来敬酒的,都是身着紫衣的陪臣;上下传杯的,全是穿着锦衣的内侍。太平设宴,彰显皇上不辜负功臣;得胜回朝,体现武将赤心报国。画鼓敲响,欢宴美妙,教坊齐唱太平之歌。
上皇设宴庆贺太平,御筵结束后,众将谢恩。宋江又奏道:“臣部下自从在梁山泊受招安以来,军卒死亡大半。现在还有愿意回家的,恳请陛下开恩给予优厚抚恤。”天子准奏,降旨:愿意继续从军的,赐钱一百贯,绢十匹,到龙猛、虎威二营报到操练,每月支取俸粮赡养;不愿意从军的,赐钱二百贯,绢十匹,让他们各自回乡,成为普通百姓,承担差役。宋江又奏道:“臣出生在郓城县,获罪之后,一直不敢回乡。恳请圣上开恩给假,让臣回乡扫墓,探望亲族,之后再回楚州赴任。臣不敢擅自做主,特请圣旨。”上皇听了很高兴,又赐钱十万贯,作为回乡的费用。当天饮宴结束,谢恩完毕,众人辞别皇上出朝。
第二天,中书省设太平筵宴,款待众将。第三天,枢密院也设宴庆贺太平。至于张招讨、刘都督、童枢密、从和耿二参谋、王和赵二大将,朝廷另行提升他们的爵位,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太乙院上奏题本,奏请圣旨,将方腊在东京市曹凌迟处死,剐了三天示众。有诗为证:
宋江重赏升官日,方腊当刑受剐时。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再说宋江奏请了圣旨,获得回乡省亲的假期。他部下的军将,愿意从军的,报名后被送到龙猛、虎威二营报到操练,领取赏赐,负责马军守备;愿意回乡为民的,领取银两,各自回乡,承担百姓差役。部下的偏将,也各自接受恩赐,听从任命去管军管民,守护地方,担任官职,领取诰命,各自前往任职之地,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宋江安排好一切后,与众将暂时告别,亲自带着兄弟宋清,率领随行军健一二百人,挑着御赐物品、行李衣装和赏赐,离开东京,朝着山东进发。宋江和宋清骑着马,衣锦还乡,踏上回归故里的路程。一路上,他们没有遇到什么波折。回到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时,乡里的故旧、父老亲戚都纷纷前来迎接。
宋江回到庄上,却没想到宋太公已经去世,灵柩还停放在那里。宋江和宋清悲痛万分,痛哭流涕,哀伤不已。家眷和庄客们都来拜见宋江。庄院的田产、家私和什物,在宋太公生前就置办得十分齐备,依旧和以前一样。宋江在庄上举办法事,请僧道做法,为亡故的父母宗亲超度。州县的官僚也不断前来探望。宋江择日选时,亲自扶着太公的灵柩,将其安葬在高原之上。那天,本州的官员、亲邻父老、宾朋眷属都前来送葬,这里就不再赘述。
宋江一直思念着玄女娘娘,因为心愿尚未达成,便拿出五万贯钱,让工匠们重建九天玄女娘娘庙宇,修缮两廊山门,装饰圣像,彩绘两庑,一切都准备妥当。不知不觉,宋江在乡里住了很长时间,他担心上皇会责怪,于是选了个日子脱下孝服,又做了几天道场。之后,他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村里的乡绅父老,大家一起饮酒叙旧,畅聊离别之情。第二天,亲戚们也设宴庆贺,以表达对故旧的情谊,这些都不再细表。宋江将庄院交割给弟弟宋清,宋清虽然接受了官爵,但只在乡中务农,负责祭祀宗亲香火。宋江还把多余的钱帛散发给百姓。这些琐事暂且放下。有诗为证:
衣锦还乡实可夸,承恩又复入京华。
戴宗指点迷途破,身退名全遍海涯。
再说宋江在乡中住了几个月后,辞别乡老故旧,再次回到东京,与众弟兄相见。众人有的把老小家眷接到东京居住,有的前往任职之地;也有夫主或兄弟为国事牺牲的,朝廷已经颁发恩赐金帛,让他们回到乡里,给予优厚抚恤。宋江回到东京后,每天犒赏三军。对于那些已经亡故的诸将,他们的家眷老小也都被送回乡里,一切安排妥当。宋江在朝前听命,辞别省院诸官,准备赴任。
这时,神行太保戴宗前来探望宋江,两人交谈中,戴宗说出一番话来。这一番话,注定了宋公明生前是郓城县的英雄,死后成为蓼儿洼的土地神。他的名字将彪炳史册数千年,事迹也会记载在丹书之中流传百万年。正是:凛凛清风生庙宇,堂堂遗像在凌烟。究竟戴宗对宋江说了什么话,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