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2 / 2)
黄花元帅的兵马还没到溪口,就遇到了高黑率领的前队。双方交战,高黑敌不过黄花,正打算逃走,王子成父赶到了。黄花撇下高黑,与王子成父厮杀起来。两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这时,齐侯的大军都到了,公子开方在右,竖貂在左,一起杀了过来。黄花元帅心慌意乱,丢下军队逃跑了。他带来的五千人马,被齐兵追杀大半,剩下的全部投降。黄花单人匹马奔逃,快到团子山时,只见山上兵马如林,都打着齐、燕、无终三国的旗号,原来是宾须无等人涉水渡河,已经抢先占据了团子山。黄花不敢过山,扔掉马匹,装扮成打柴的人,从小路爬山逃脱了。齐桓公大获全胜,进军到团子山,与左路的军马会合扎营,接着商议下一步的征伐计划。
密卢率领军队刚到马鞭山,前哨来报告说:“团子山已经被齐兵占领了。”他只好在马鞭山扎营。黄花元帅逃到马鞭山,以为是自己的军队,便跑了进去,没想到是密卢的营地。密卢说:“元帅您是屡战屡胜的将领,怎么会独自一人逃到这里?”黄花羞愧万分。他索要酒食,没有得到,只得到一升炒麦。他又索要马匹,得到的却是一匹蹄子有毛病的马。黄花十分恼怒,回到无棣城,见到答里呵,请求出兵报仇。答里呵说:“我没有听从元帅的建议,才导致这样的结果!”黄花说:“齐侯痛恨的是令支国。如今的计策,只有砍下密卢君臣的首级,献给齐君,与他们讲和,这样不用交战就能让齐兵退兵。”答里呵说:“密卢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出卖他呢?”宰相兀律古进言说:“我有一计,可以反败为胜。”答里呵问:“什么计策?”兀律古说:“我国北面有个地方叫旱海,也叫迷谷,是一片沙漠之地,一眼望去没有水草。历来国人死后,都把尸体丢弃在这里,白骨遍野,白天都能见到鬼。这里还时常刮起冷风,风刮过时,人马都无法存活,人一旦被风刮到,毛发就会掉落而死。而且风沙刮起时,咫尺之间都无法分辨方向。如果有人误入迷谷,谷中的道路曲折难认,很难迅速走出来,还有毒蛇猛兽的祸患。要是能找个人假装投降,把齐兵引诱到那里,不用厮杀,就能让他们十有八九死亡。我们整顿好军马,坐等他们陷入困境,这难道不是妙计吗?”答里呵说:“齐兵怎么会到那里去呢?”兀律古说:“主公您和宫眷暂且躲到阳山,让城中百姓都到山谷中躲避兵灾,把城市腾空。然后让投降的人告诉齐侯,就说:‘我们的君主逃到沙漠中借兵去了。’他们必定会来追赶,这样就中了我们的计。”黄花元帅欣然愿意前往,答里呵又给他一千骑兵,让他依计行事。
黄花元帅在路上心想:“不砍下密卢的首级,齐侯怎么会相信我?如果事情成功,主公也不会怪罪我。”于是,他来到马鞭山去见密卢。此时,密卢正与齐兵僵持不下,见黄花来救,很高兴地出来迎接。黄花趁其不备,在马上砍下了密卢的首级。速买大怒,拔刀上马与黄花搏斗。双方的士兵也各自帮助自己的主公,相互厮杀,都有伤亡。速买料想自己无法取胜,便单刀独马径直跑到虎儿斑的营中投降。虎儿斑不相信他,喝令军士把他捆绑起来杀了。可怜令支国的君臣,只因侵扰中原,一时间都死于非命,实在是可悲啊!史官写诗道:“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令支居。燕山卤获今何在?国灭身亡可叹吁!”
黄花元帅收编了密卢的军队,直奔齐军营地,献上密卢的首级。他详细地说:“国主倾尽全国之力逃到沙漠,向外国借兵报仇。我劝他投降,他不听。如今我亲自砍下密卢的首级,前来投奔您,请求收我为小卒。我愿意率领本部兵马作为向导,追赶国主,以效力微劳。”桓公看到密卢的首级,不由得相信了他。于是,让黄花作为前锋,率领大军进发,一直抵达无棣城,果然是一座空城,这更让桓公相信黄花的话没错。桓公担心答里呵逃得太远,只留下燕庄公的一支军队守城,其余的全部出发,连夜追击。黄花请求先行探路,桓公派高黑与他同行,大军跟在后面。
到了沙漠地带,桓公催促军队快速前进。走了很久,都没有黄花的消息。眼看天色渐晚,只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沉沉千重惨雾,冷飕飕几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寒气逼人,让人毛骨悚然,狂风刮地,人马都惊恐万分,很多军马都因中邪而倒下。当时,桓公和管仲并马而行。管仲对桓公说:“我早就听说北方有旱海,是极其险恶的地方,恐怕这里就是,不能再往前走了。”桓公急忙传令收兵,可是前后队已经失散了。他们带来的火种,遇到风就熄灭,怎么吹都点不着。管仲保护着桓公,掉转马头急忙往回走。随行的军士们纷纷敲金击鼓,一来是为了驱散阴气,二来是让各队听到声音后聚集过来。只见天昏地暗,东西南北,完全分辨不清方向。不知道走了多远,幸好风停雾散,空中露出半轮新月。众将听到金鼓之声,纷纷追随而来,在一处屯扎下来。
等到天亮,清点众将,人都没少,只是不见了隰朋。军队七零八落,损失了无数人马。好在正值隆冬,毒蛇蛰伏不出,而且军声喧闹,猛兽也都潜藏起来,不然的话,真的会不死也带伤,存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管仲见山谷险恶,根本没有人走过的痕迹,急忙下令寻找出路。无奈东冲西撞,道路曲折,始终找不到出口,桓公心里已经开始着急。管仲进言说:“我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与山戎接壤,他们的马大多从漠北而来,可以让虎儿斑挑选几匹老马,看它们往哪里走,我们跟着走,应该能找到出路。”桓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先走,只见它们曲曲折折地前行,最终走出了谷口。髯翁写诗道:“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
黄花元帅带着齐将高黑先行,径直朝着阳山方向行进。高黑见后队大军还没跟上来,便让黄花停下来等等,等大军到齐后一起进发。黄花却只顾着催马快走。高黑心中起疑,便勒住马不肯再走。黄花见状,立刻将他擒住,去见孤竹国主答里呵。黄花隐瞒了自己杀死密卢的事,只是说:“密卢在马鞭山兵败被杀,我用诈降之计,已经把齐侯的大军引入了旱海。还擒获了齐将高黑,听候您的发落。”答里呵对高黑说:“你要是投降,我一定会重用你。”高黑怒目圆睁,大骂道:“我世代受齐国的恩惠,怎么会向你们这些蛮夷称臣!”他又转头骂黄花:“你把我骗到这里,我一个人死不足惜。但我主的大军一到,你们君臣就会国破身死,这不过是早晚的事,到时候让你后悔都来不及!”黄花大怒,拔剑亲手斩下了高黑的首级。高黑真是一位忠臣啊!
答里呵重新整顿军队,准备去夺回无棣城。燕庄公因为兵力少,城中空虚,难以坚守,便下令四面放火,趁着混乱杀出重围,一直退回到团子山下安营扎寨。
再说齐桓公的大军走出迷谷后,没走十里,就遇到了一支军队。派人前去打探,原来是公孙隰朋。于是,两队人马合兵一处,直奔无棣城。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在路上行走。管仲派人询问,百姓回答说:“孤竹国主赶走了燕兵,已经回到城中,我们之前到山谷中躲避战乱,现在也回家了。”管仲听后,心中有了破敌之计。他让虎儿斑挑选几个心腹军士,假扮成城中百姓,混在人群中进入城中,只等半夜点火作为内应。虎儿斑依计行事。管仲派竖貂攻打南门,连挚攻打西门,公子开方攻打东门,只留下北门给敌人作为退路。又让王子成父和隰朋分成两路,埋伏在北门之外,只等答里呵出城,就截住将其擒杀。管仲和齐桓公则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扎营。
此时,答里呵刚刚扑灭城中的大火,召回百姓恢复生产。同时,他让黄花整顿兵马,准备迎战。这天黄昏时分,忽然听到四处响起炮声,有人来报告说:“齐兵已经到了,把城门都围住了。”黄花没想到齐兵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赶忙率领军民登上城墙防守。到了半夜,城中四五处燃起大火,黄花派人四处搜寻放火的人。虎儿斑率领十多个人,径直来到南门,砍开城门,放竖貂的军队进城。黄花知道大势已去,急忙扶着答里呵上马,寻找出路逃跑。听说北路没有敌军,便打开北门逃走。没走二里路,只见火把通明,鼓声震天,王子成父和隰朋两路军马杀了过来。开方、竖貂、虎儿斑占领城池后,也各自率兵追击。黄花元帅奋力死战了很久,最终力竭被杀。答里呵被王子成父擒获。兀律古则死在了乱兵之中。
天亮后,众人迎接桓公入城。桓公历数答里呵助纣为虐的罪行,亲自将他斩首,把首级悬挂在北门,以此来警示戎夷之人,安抚百姓。戎人说起高黑宁死不屈被杀的事情,桓公十分叹息,立刻下令记录他的忠节事迹,等回国后再商议抚恤之事。
燕庄公听说齐侯得胜入城,也从团子山快马赶来会合。祝贺完毕后,桓公说:“我为了奔赴您的急难,跋涉千里,幸而取得成功。令支国和孤竹国,一下子就被消灭了,开辟了五百里土地。但我不能越过燕国来占有这些土地,就把它们增加到您的封地吧。”燕庄公说:“我凭借您的威望,能够保住国家就足够了,怎么敢奢望增加土地呢?还是由您来安排吧。”桓公说:“北方边境偏远,如果再立夷人种族,他们必然会再次反叛,您就不要推辞了。现在道路已经打通,希望您能努力振兴先召公的事业,向周王室进贡,长久地作为北方的藩国,我也会感到荣耀。”燕庄公这才不敢推辞。
桓公在无棣城大肆犒赏三军。因为无终国有助战之功,便把小泉山下的田地赏赐给他们。虎儿斑拜谢后先回国了。桓公让军队休整五天后出发,再次渡过卑耳溪,在石壁处取回车马,整顿妥当后缓缓前行。看到令支国一路荒烟弥漫,残火未尽,桓公不禁凄惨地对燕庄公说:“戎主无道,连草木都受到了殃及,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鲍叔牙从葵兹关前来迎接,桓公说:“军饷供应不缺,这都是大夫您的功劳啊。”他又吩咐燕庄公在葵兹关设置戍守,然后率领齐兵撤回。
燕庄公送桓公出境,依依不舍,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齐国境内,离燕国边境有五十多里。桓公说:“自古以来,诸侯相送,不出自己的国境。我不能对燕君无礼。”于是,他割让所到之处的土地给燕国,以此表示歉意。燕庄公苦苦推辞,但桓公不答应,燕庄公只得接受土地返回。他在这片土地上修筑了一座城,名叫燕留,意思是把齐侯的恩德留在燕国。燕国从此在西北方向增加了五百里土地,在东边增加了五十多里土地,开始成为北方的大国。诸侯们因为桓公救援燕国,又不贪图燕国的土地,无不敬畏齐国的威严,感激齐国的恩德。史官写诗道:“千里提兵治犬羊,要将职贡达周王。休言黩武非良策,尊攘须知定一匡。”
桓公回到鲁济,鲁庄公在水边迎接慰劳,设宴祝贺。桓公因为庄公对自己亲善,特意将从两个戎族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分了一半送给鲁国。庄公知道管仲有个采邑叫小谷,在鲁国边境,便征发民夫为他修筑城池,以此取悦管仲。这一年是鲁庄公三十二年,即周惠王十五年。这年秋天八月,鲁庄公去世,鲁国陷入大乱。想知道鲁国发生了什么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