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送干货(1 / 2)
唐家老宅人的识时务让孔森广心里舒坦,瞧着自己媳妇有些心软了,他乐得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他们来坊市考察,也是因为要进行新兴项目基地的规划,调研盐化工的开发。
现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前的一些国营老厂慢慢都要向企业化过渡,这是时代进步不可避免的整改。
国营的百货商店现在都慢慢开始推动个体包柜的政策了,当然第一波吃上螃蟹的总是有关系的,或是胆子大的。
孔森广知道唐家的唐伟民想要租铺子开店,现在县城街面上的铺子大多数还是各相关政府所有的多,租这样的铺子也更有安全感,如果是私人的,随时都有可能反悔。
有孔森广出面,唐伟民开店的事宜进行的不要太顺利,铺子是沿街对着学校的,边上还有电影院、厂子等人流密集的单位,租金也定的便宜,合同一签就是十年,这份待遇真的是没谁了。
唐伟民也是个知道事儿的,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对外是不能说的,但唐伟华这个亲大哥问起来,他直说了。
其实唐伟民觉得自己大哥太早安逸了,再奋斗奋斗还能为小辈积攒些,而且现在明显二房的人要拉拔他们,不抓住机会,以后肯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唐伟华听着也心动啊,租房子的条件太好了,成本降低,地段又好,只要摆些东西都好卖。
而且这回分了不少钱,启动资金是不成问题的,唐伟华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说了,小辈是心动的,谁不想有钱赚啊,而且以后二房不定会不会再帮,错过这个村没那个店了。
唐伟华又想做生意了,趁着二房的人还没走,他厚着脸皮找去了县城,在唐伟民的陪同下。
唐伟民因为看铺子干啥的,跟唐书汶他们有接触,知道他们住在哪。
对于唐伟华的更改,也在唐书汶几人的计划当中,既然帮了唐伟民,没道理不帮唐伟华,所以之后的流程因为孔森广、楚进国走的非常顺畅,直接就在唐伟民的附近租下了铺子。
唐伟民有自己的想法,要做饭店,但唐伟华其实还没有做好最终的定位,所以等看着铺子瞬间租下来,十年的租金花出去了,他顿感压力了。
毕竟是亲大哥,唐伟民也是给提了建议,吃食往往是最好卖的,买食材现在也方便,如果能有个固定的供应方,价格还能便宜不少。
旁的生意进货渠道就是一大困难,所以最方便上手经营的还是吃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