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辽东经略(1 / 2)
左都御史韩馥为人清正,虽然不似严刚一般,却也眼里不揉沙子。
他对陈牧没什么太好的印象,倒也不差,属于中间派,但是此刻闻言,却是眉头一皱,出班替陈牧辩解道:
“殿下,山西大乱,数月即平,贼首授首,地方安靖,此皆陈牧之功也”
“其用兵之奇,处事之果决,朝野瞩目。彼虽年轻,然功绩卓着,且本就是文官出身,又蒙陛下恩赏伯爵,可谓文武兼备……”
有一说一,韩馥最开始的确就是出于公义,想替陈牧辩解一番,可说着说着,他猛然察觉陈牧的不同,与邱毅相反,陈牧一直做的就是文官,偏偏立下的是军功,封伯爵,还又是状元出身翰林清流,在文武两方,都吃的开,这在如今的情势下,仿佛除了年纪和资历外,高矮胖瘦正合适呀?
韩馥想到这,话锋立刻一转,继续道:“以其在山西战事展现的谋略,足以安定辽东,臣附议”
成国公等几个早在争吵中落入下风的勋贵一看,也顾不得长公主的立场了,毕竟陈牧是伯爵,在他们看来那是板上钉钉的勋贵群体一员。
官儿做的在大,致使之后也是普通百姓,而勋贵那是与国同休的!
陈牧去辽东,总好过去一个只会内斗的文官强,故而几位纷纷出声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陶誉等几个尚书一看,反正也没别的人选,那就让陈牧去呗,毕竟他是状元郎,翰林才子,天然的文官,总好过去一个莽夫,故而也纷纷附议。
景运帝有些懵,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刚才还吵吵闹闹的官儿,突然一起保举陈牧,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诸位爱卿,陈牧....有大才,可辽东将门盘根错节,地方军中关系复杂,陈牧资历太浅,如何服众?”
钱阁老闻言出班道:“陛下,陈牧年轻,方能锐意进取!资历不足可以权职弥补!陛下可赐其尚方剑,赋予全权!”
礼部尚书郭睿立刻跟上附议,顿时又是一片附议之事。
世界上最诡异的事发生了,与陈牧不甚合的大臣,纷纷想给陈牧升官加权,反而是对陈牧亲近之人,一心想着让其有多远跑多远....
其实现在说白了也很简单,陈牧现在不是陈牧,他现在是“李冲”
最终,在多方共同保举之下,景运帝也只能点头应允:“众卿所请……甚和情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陈牧虽年轻,然其才具,朕深知之!山西一战,已显其能!如今国难当头,正需此等锐意进取之臣,为朕分忧,为国纾难!”
“吴锦,陈牧现在到哪了?”
吴锦现在人也有些麻,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低声道:“陛下,陈牧去南京赴任走了十几天,算算日子,现在应该快过山东了”
“山东?”
景运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道:“吴锦拟旨!令其不必来京,即刻转道登州乘船,赶赴辽东接掌防务!不得有误!”
“陛下..那陈牧当居何职?”
景运帝扫了眼满殿朝臣,眸光闪动间已经有了计较:“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辽东....经略!”
此言一出,殿上群臣,尽皆哗然。
国朝官职分文武,具体到辽东,军事由辽东总兵负责,民生由辽东巡抚负责,总兵受巡抚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