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李广利大胜匈奴,史书给你记载的明明白白!(2 / 2)
难道,真就要为了粉丝史观,为了个人英雄主义,就要自闭双眼了?
“我知道你们不想查,那我就替你们查吧。”
“知道谁在吹李广利吗,知道谁硬要说李广利打败了匈奴吗?”
“知道谁硬要吹‘汉武帝离开了卫青霍去病,照样可以吊打匈奴’吗?”
“那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司马迁!”
“如果还必须有一个人来证明司马迁说的是对的,那这个人也叫:班固。”
“如果这两个人还不行的话,需要第3个儒家来表示,我们儒家也不得不认的话,这个人还可以叫做:司马光!”
“是的,在所有有关汉朝的史书中,记录汉朝的史书中,你就会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条史料。”
“李广利大败匈奴!”
天幕中,屏幕全黑,极致的黑暗中,一片发黄破败的竹简逐渐出现,竹简上赫然写着几个《史记·匈奴列传》
一行古朴的大字在刻刀下,显露出了铁血杀伐的内容:
《其明年(天汉二年),汉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祁连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
“司马迁有没有跟你说?”
“史书有没有给你记载?”
“眼睛没瞎的话,这段话应该认识吧。”
“翻译过来就是:
司马迁说:天汉二年,汉朝派出了贰师将军李广利,从酒泉出兵,攻击了在祁连天山的匈奴右贤王,斩杀敌人一万多人,班师回朝!”
“这叫史书没有记载?”
“那么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后来的人承认不承认?”
“有没有反对?”
“再看!”
“班固就把这个功劳直接按在了汉武帝的头上,认为李广利这个废物,是不配拥有这样的军功。”
“他写在了《汉书·武帝纪》中!”
天幕中,新的内容出现:
《天汉二年夏,五月,贰师将军李广利三万骑出酒泉,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
明白不,还用翻译不?
明明白白写着,李广利打败匈奴右贤王,杀敌一万多!
“儒家想要抹杀这种功劳都做不到。”
“改编狂魔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连一个细节都不敢改!
把史记和汉书的内容综合了一下,痛苦的写出了:
《天汉二年夏五月,贰师将军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斩首万余级!》出自——《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纪十三》
“来来来,睁大眼睛好好看,从古至今的史书中,所有人的嘴里,都在讲述一个传奇,都承认一件事情。”
“汉武帝没有了卫青霍去病,就随便找了一个戏子,一个比狗还菜的将军李广利,把李广利这条狗拉上去了,让他攻打匈奴,一战杀穿匈奴右贤王,斩首一万多人。”
“有没有这回事?”
“汉武帝赢了没?”
“我就问,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赢了没?告诉我!”
“是不是跟你们看的电视剧不一样?”
“为什么史书这么明显的记录,你们主打一个看不见?”
“司马光都不敢随便哔哔,你们倒好,一张嘴,汉武帝后期连匈奴都打不赢了?你们造谣的时候,求证过吗?”
“可笑啊!可笑!”
“先祖披荆斩棘,外国人疯狂崇拜,汉人的子孙却在疯狂抹黑。”
“你身为汉人,你觉得无视历史记载,无视史书,无视古代所有人共识,这么造谣抹黑汉武帝,你们真的有脸称自己是汉人吗?”
“有的人嘴里喊着以汉为荣,却要疯狂的抹黑汉文化的缔造者,这是什么精神分裂行为?”
“人家大清的子弟,都不会这么抹黑自己的先祖,一个劲的给自己的先祖摇旗呐喊。”
“我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汉武帝实在是太委屈了。”
“丰功伟绩,竟然被说成了,丢盔卸甲!”
“可悲,可叹,可恨!”
...........
PS:
我写汉武帝本来只是想证明一下庙算的用途,说明经济和人口对于秦文公的作用,有的人非要说,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就赢不了,没有韩信,汉高祖就赢不了,既然如此,我就只能让你们破大防了,认清现实了。
我就问,汉武帝拉条狗上去了打匈奴,赢了没?
诸葛亮说,将军无用,谁便都能赢,汉武帝做到了没?
古代军事学家集体承认的极端思想,有没有给你演绎一场实战证明呢?人家在不断证明!
之后,我会给你们分析,每一场经典战争中,将军到底有啥用,统帅有啥用。
尤其是,白起,王翦,韩信,李世民,马谡,看看将帅之别,看看将军到底有没有用。
争取让那些个人英雄主义史观的人破大防!
因为关于将军无用论,我还没有放出更炸裂的内容。
求一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