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那些事26《柳毅传书》(2 / 2)
“孽畜!还不伏诛!”钱塘君的怒吼声震得湖水沸腾,青龙蜷在水底颤抖,连连磕头求饶。就在此时,天空中忽然降下一道金光,一位身着紫袍的仙人踏云而来,手中持着一面玉牌:“奉玉帝旨意,泾河小龙虐待发妻,触犯天条,着即剥去龙鳞,贬为庶人,永不得再入仙班!”
钱塘君捋甩龙须,显然意犹未尽,但见了玉牌也只得作罢。那仙人挥手间,青龙身上鳞片纷纷剥落,化作一个形容猥琐的男子,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柳毅这才松了口气,转头见兰苕已泣不成声:“家姐苦尽甘来,总算熬到头了...”
次日清晨,洞庭龙君设宴款待柳毅,席间不断举杯致谢,钱塘君虽仍板着脸,却也斟了杯酒递过来:“书生虽文弱,倒有几分胆色,昨日若非你提醒,恐怕侄女要遭池鱼之殃。”柳毅忙道:“钱塘君神勇,在下不过一介书生,何足道哉。”
正说话间,殿外忽然传来环佩叮咚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裳的女子缓步走来,正是前日在泾阳所见的龙女三娘。她今日褪去素衣,换上鲛绡制成的华裳,腰间系着金丝鸾鸟带,发间插着南海明珠,容光焕发,却在看到柳毅时红了眼眶,盈盈下拜:“若非先生仗义传书,奴家恐怕早已葬身泾河矣。”
柳毅慌忙回礼,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只见她腕间伤痕已消,肌肤胜雪,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雍容气度,与前日在芦苇荡中那个狼狈的女子判若两人。龙君见状笑道:“先生救小女于水火,此等大恩,不知先生欲何所求?但凡我洞庭水族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柳毅一愣,他传书只为仗义,从未想过索求回报。正欲开口推辞,却见龙女抬眼望来,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直教他心头一颤。钱塘君忽然拍案而起:“不如将小女许配给先生,郎才女貌,正为佳偶!”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龙女的脸瞬间红如晚霞,低头绞着衣袖不说话。
柳毅万万没想到会有此一变,忙起身道:“使不得!在下传书乃举手之劳,岂敢贪图美色?再说龙女乃仙身,在下不过凡人,岂敢高攀?”话音未落,便见龙女身子晃了晃,眼中闪过痛楚,转身匆匆离去。柳毅望着她的背影,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却又强行压下,只道:“在下家中尚有高堂需侍奉,明日便要告辞回乡,还望龙君海涵。”
湘阴遇仙姝
回到湘阴已是初夏,柳毅每日在家读书种地,却总忍不住想起洞庭水府的种种,尤其是龙女离去时那抹凄然的目光,常常在梦中浮现。母亲见他整日神思恍惚,以为他还在为落第之事郁闷,便托人说媒,想让他早日成亲。柳毅不好拂逆母亲心意,只得敷衍着见见媒人,心底却始终提不起兴致。
这日午后,他在田间除草,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抬头便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村口,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翠衫的丫鬟扶着位贵妇人下车,身后跟着几个挑着礼盒的小厮。那贵妇人头戴帷帽,面纱下露出的脖颈白皙如莲,步态轻盈,竟似踏云而行。
“请问这是柳公子府上吗?”丫鬟上前询问,柳毅擦了擦手上的泥,点头道:“正是在下寒舍,不知娘子是...”话未说完,贵妇人已取下帷帽,竟是洞庭龙女三娘!她今日装扮更为素雅,只插一支玉簪,面上薄施脂粉,眼中含着温柔笑意:“柳公子别来无恙?奴家自洞庭一别,心中感念公子大恩,特来拜访。”
柳毅惊得手中锄头落地,慌忙整理衣襟:“龙女怎可擅自下凡?若被天庭知晓...”龙女摆摆手,示意丫鬟放下礼盒:“公子莫慌,奴家已禀明父亲,此番是奉了玉帝旨意,来人间历练的。”说罢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锦盒,“些许薄礼,聊表谢意,还望公子笑纳。”
柳毅打开锦盒,只见里头装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在阳光下散发柔和光芒,旁边还有几匹流光溢彩的云锦。他忙推拒:“在下已说过,传书乃份内之事,岂敢收此厚礼?”龙女见状,眼中闪过狡黠:“公子若不收,便是嫌弃奴家,不肯让奴家略尽心意了。”
柳毅无奈,只得收下,心中却愈发慌乱。母亲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见龙女生得如花似玉,又带着厚礼,顿时喜上眉梢,拉着她的手直夸:“好个俊俏的小娘子,可是毅儿的朋友?”龙女福了福身,轻声道:“正是,伯母安好。”母亲忙招呼她进屋喝茶,又使眼色让柳毅去杀鸡待客。
席间,龙女对母亲极为殷勤,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帮忙收拾碗筷,直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到了傍晚,龙女才起身告辞,母亲拉着柳毅送到村口,小声道:“这小娘子又漂亮又贤惠,你若娶了她,为娘也就放心了。”柳毅只笑笑,心中却如乱麻——他不是不心动,只是深知人仙有别,龙女终究是要回洞庭的,何苦耽误人家。
此后月余,龙女隔三差五便来拜访,有时带着山珍海味,有时带着绫罗绸缎,甚至还帮母亲治好了多年的腿疼。母亲对她愈发喜爱,竟背着柳毅托媒人去提亲。柳毅得知后大吃一惊,忙去阻拦,却在门口撞见龙女,她眼中含着泪,哽咽道:“公子可是真的对奴家毫无情意?那日在洞庭,奴家以为公子...以为公子对奴家也有几分心意...”
柳毅只觉喉头苦涩,想起每次见到她时心跳加速的感觉,想起她为母亲揉腿时专注的神情,终于再也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手:“非是在下无情,只是人仙殊途,我怕耽误了你...”龙女破涕为笑,反握住他的手:“奴家早已向玉帝求得准许,可永留人间,与公子做对平凡夫妻。若公子不嫌弃,奴家愿执箕帚,侍奉公子左右。”
柳毅望着她眼中的坚定,只觉心头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他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痕,柔声道:“既如此,我定当不负卿心。”话音刚落,天空中忽然响起隆隆雷声,一道金光闪过,钱塘君竟从天而降,手持金鞭瞪着柳毅:“书生!你若敢负我侄女,我定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龙女跺脚道:“家叔莫要吓人!”钱塘君哼了一声,却又对柳毅道:“也罢,看你还算诚恳,我便送你们一份贺礼。”说罢挥手间,湘阴城外顿时浮现出一座美轮美奂的庄园,朱漆大门上贴着金色“囍”字,院内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竟比人间王侯的府邸还要奢华。
柳毅惊叹不已,龙女笑着拽拽他衣袖:“这是家叔用仙法变的,以后便是我们的家了。”母亲从屋里出来,看到这气派的庄园,惊得合不拢嘴,钱塘君却已化作一道红光消失不见,空中留下一句话:“婚礼就定在三日后,我可等着喝喜酒呢!”
三日后,柳毅与龙女在洞庭水族的见证下成亲。洞房花烛夜,龙女卸去红妆,靠在柳毅肩头轻声道:“还记得在泾阳初见时,奴家以为这辈子都逃不出苦海了,是公子如天神般出现,救奴家于水火。如今得嫁公子,真是天大的福气。”
柳毅揽紧她的腰,低头轻吻她的额头:“我才是该谢你,让我遇见世间最美好的女子。”窗外,洞庭湖水波光粼粼,一轮明月倒映其中,仿佛撒了满湖碎银。远处传来隐约的歌声,不知是哪个水族在庆祝这对璧人的良缘。
此后数年,柳毅与龙女相敬如宾,育有一双儿女,生活美满幸福。每当夜深人静时,龙女便会对他说起洞庭水府的趣事,柳毅则捧着书卷,听着她温柔的嗓音,只觉此生长醉不愿醒。而那封曾经改变他们命运的书信,早已被小心珍藏在箱底,成为这段传奇姻缘最珍贵的见证。
洞庭波起,传书情长。一段跨越人仙的奇缘,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化作永不褪色的传说,流传于市井坊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