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九州民间志 > 元朝那些事48《马光尘画》

元朝那些事48《马光尘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光尘,你画的……是活的?”阿秀声音发颤。马光尘也懵了,想起破庙的梦,突然明白:这画,真的通了灵!两人凑在画前,看雨珠在纸上游走,荷香越来越浓,恍惚间,竟像站在真的荷塘边,蝉鸣、蛙叫、雨打荷叶的“沙沙”声,全从画里涌出来。

孛罗要办五十寿宴,派人把马光尘绑进府邸,下令画《百美图》:“要蒙古美人,戴九鸾金钗,穿织金裙!”马光尘咬咬牙,画了幅山水:层峦叠嶂,松涛阵阵,倒有个穿粗布裙的汉家女子采菊,偏没有孛罗要的“蒙古美人”。

孛罗暴跳如雷:“汉奴戏弄本大人!来人,砸了他的画室!”差役涌进画室,阿秀正守在里头收画,被推得摔在地上,额头磕出红印。马光尘眼眦欲裂,扑过去护着画,却见《雨荷图》里的荷花突然绽放,一道青光射向差役,众人像被雷击,纷纷倒地。

孛罗吓得屁滚尿流,连夜上报:“青岩镇有画妖,专噬人性命!”朝廷派来巫师,说要焚尽马光尘的画,治他“巫蛊之罪”。

马光尘和阿秀逃进深山,雨夜迷路,慌不择路间,他把《山水图》铺在地上。奇异的事发生了:画里的山路竟活了,变成真的通道,两人跌跌撞撞走进去,眼前豁然开朗——层峦叠嶂如他所画,松涛阵阵,溪水流淌,连空气里都飘着墨香。

他们在画里住下,白天看云卷云舒,夜里听松风入眠。阿秀采来野花,插在石缝里;马光尘用松枝当笔,在山石上画小兔子,竟真有兔子蹦出来,啃阿秀的衣角。可阿秀却日渐沉默,某天清晨,她望着画外的方向说:“光尘,画里虽好,可镇上人都以为你是妖人,咱们……能躲一辈子吗?”

马光尘望着她的背影,突然想起破庙老头的话:“画出人心透亮处。”人心透亮,不该是躲在画里,而是让外头的人也看见光。

回到青岩镇时,孛罗正架起柴堆,要烧马光尘的画。百姓们低着头,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想得罪蒙古官。马光尘抱着《众生图》挤开人群,画里是镇上百姓:卖菜的王婆笑出皱纹,打铁的李叔抡着锤子,连讨饭的小顺子都捧着半碗粥,眼里有光。

巫师跳着大神,符咒烧得噼啪响,可《众生图》里突然射出万道金光,画中百姓仿佛活了,王婆的菜篮子里飞出青菜,砸向巫师;李叔的锤子变成虚影,追着孛罗打。孛罗吓得跪地求饶,巫师也现了原形——不过是个装神弄鬼的骗子。

百姓们欢呼起来,孛罗被朝廷治罪,押送大都。马光尘把画分给众人:王婆挂《菜篮图》,菜永远新鲜;李叔挂《铁锤图》,铁器再没断过。阿秀爹的颜料铺前,挂着幅《胭脂荷》,荷香引来了八方客。

后来,马光尘和阿秀成了亲,在镇上开了间“悟心画坊”,教孩子们画画。他不再画那些惊天动地的灵物,只画百姓的日常:卖豆腐的老汉、补锅的匠人、浣纱的姑娘……这些画没再显灵,却让看的人心里暖烘烘的,像揣着个小太阳。

有人问他:“你那支神笔呢?”马光尘笑着指了指心窝:“在这儿呢。画通不通灵,不在笔,在人心。你把真心搁进去,哪怕画张糙纸,也能暖到人。”阿秀在旁补刀:“他呀,当年画我时,笔都拿不稳,哪来的神通?”众人哄笑,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满墙的画纸上,每张画里,都藏着青岩镇的烟火气。

如今,青岩镇的老人们还会讲:月圆之夜,若你路过“悟心画坊”,能看见马光尘和阿秀的影子,在画堆里穿梭。有时是马光尘教孩子画荷花,有时是阿秀给画轴系红绳。更奇的是,镇外山涧里,真有片荷池,盛夏时开的花,竟带着墨香——有人说,那是马光尘当年画的荷,成了精,守着青岩镇的烟火,守着平凡日子里的真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