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洞庭神君嫁女(2 / 2)
\"吉时到了。\"吕老道低声说。
就见君山岛的影子里,慢慢驶出一艘大船。那船不知是用什么木头做的,泛着珍珠似的光,船帆是淡粉色的,绣着满幅的水纹,风一吹,水纹像是活过来一样在帆上流动。船头站着个姑娘,穿着一身水绿色的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盖头边缘坠着些小铃铛,走一步响一声,叮铃铃的,混着鼓乐声,竟让人鼻子有点酸。
\"那就是三姑娘吧?\"李小子声音都抖了,\"听说她最恋家,前几年还有渔民看见她在芦苇荡里跟水鸟说话呢......\"
话没说完,就见那姑娘往岸边这边望了一眼。虽然隔着盖头,可大伙都觉得,那眼神里藏着好多话。张老五的婆娘突然抹起眼泪:\"可怜见的,嫁这么远......\"
这时候,黄河来的迎亲队伍里,驶出一艘黑木船,船头站着个年轻后生,穿着玄色的袍子,腰里系着玉带,脸上没什么表情,可眼睛亮得很,直勾勾地盯着那艘粉船。有人说,那是黄河的河伯世子,生下来就带着三分水煞,当年黄河改道,就是他领着河兵镇住的水脉。
两艘船慢慢靠近,在湖心汇合。鼓乐声停了,水面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就见那后生跳上粉船,伸出手。三姑娘犹豫了一下,慢慢把手放进他手里。那一瞬间,满湖的灯都晃了晃,像是替她害羞似的。
\"起锚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像是湖里的水怪在应和。迎亲的队伍开始掉头,粉船跟在黑木船后头,慢慢往北边去。那些虾兵蟹将依旧举着灯,可步伐里像是带了点催促的意思。
张老五突然发现,刚才那股甜香里,混进了点淡淡的苦,像是莲子心的味道。他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看。李小子却指着粉船的船尾,那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只水鸟,一直跟着船飞,嘴里叽叽喳喳的,像是在喊\"别走\"。
\"那是三姑娘养的翡翠鸟。\"吕老道叹了口气,\"去年春天,我还看见她坐在荷叶上喂这鸟呢......\"
队伍越走越远,灯海渐渐淡了,雾气又浓起来,把君山岛罩得严严实实。岸上的人都没动,像是被钉在了原地。过了好一阵子,才有个小孩问:\"三姑娘还会回来吗?\"
没人答话。只有洞庭湖的浪,还在轻轻拍着岸边,一下,又一下,像是谁在低声叹气。
第二天一早,湖面恢复了原样,秋老虎照样凶,可渔民们撒网的时候,都觉得湖里的鱼比往常多了些。张老五的网里,竟捞上来个贝壳,打开一看,里面躺着颗圆润的珍珠,泛着淡淡的粉色。他愣了愣,赶紧把珍珠扔回湖里,对着湖心拜了三拜。
后来,就有了个说法:每年三姑娘嫁去黄河的那天,洞庭湖的渔民都能多捞些鱼,那是神君心疼女儿,也疼惜这些靠湖吃饭的凡人。再后来,有人在君山岛的石壁上,发现了一行浅浅的字,像是用指甲刻的:\"此去黄河,心向洞庭。\"
吕老道说,那是三姑娘临走时留下的。他还说,黄河的水虽然浊,可只要心里记着洞庭湖的清,就不怕路远。只是每年秋风起的时候,他总爱在岳阳楼的栏杆边坐会儿,仿佛还能听见那年的鼓乐声,还有那叮铃铃的铃铛声,顺着风,从湖心飘过来,缠在芦苇荡里,绕在渔船的桅杆上,缠缠绕绕,像是永远都散不去。
张老五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么盛的灯海,可他总跟孙子讲:\"做人啊,就得像三姑娘那样,哪怕嫁去千里之外,心里的根,还得扎在自己的湖里。\"孙子似懂非懂,只是望着洞庭湖的方向,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落了满湖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