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 第913章 成功了

第913章 成功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众人立刻回到监控室,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沈琰的心跳也跟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加速。

这款导.弹的发动机和燃料都是他牵头研制的,

哪怕之前经过无数次测试和模拟,

只要这次试射失败,他难辞其咎。

“导.弹飞出大气层了!现在速度五马赫,还在加速!”身旁的萧松月声音发紧,显然也捏着一把汗。

沈琰点点头,视线死死盯着屏幕上的两条线:

一条是预先设计的航线,标着红色;

一条是导.弹实际飞行轨迹,闪着绿色。

此刻,两条线几乎完全重合,像拧在一起的绳索,难分彼此。

“十马赫了!导.弹正在疯狂变轨!”

萧松月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紧张,目光死死粘在屏幕上。

监控室里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的视线都紧锁着不断跳动的数据,

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

仿佛稍一用力,那些关键参数就会被吹散。

此刻若从太空俯瞰,会看到一团耀眼的火球正以打水漂的轨迹,

从戈壁向着南呼啸而去。

那是导.弹高速飞行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焰光,

在大气层边缘划出一道灼热的弧线。

“快到了,速度突破20马赫!”

萧松月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沈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

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屏幕上飞速刷新的数值,

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报告总指挥!南嗨舰..队传来消息,已监测到导.弹,正在持续跟踪!”一名操作员转身向钱泰清汇报道。

“很好,保持联络。”钱泰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胸腔里翻涌的情绪。

南嗨某片海域,

一艘濒临报废的万吨货轮,正被遥控着以15节的航速行驶。

十几公里外的监测船上,

王宇寰举着望远镜,手心早已被汗水浸透。

“来了。”他低声呢喃。

视野中,

一团巨大的火球正朝着货轮猛扑而去。

货轮突然加速转向,试图躲避,

可那枚导.弹竟像长了眼睛,在空中微微调整轨迹,死死咬住目标不放。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海面,导.弹精准命中货轮中部。

上万吨的钢铁巨轮瞬间被拦腰炸断,

断裂的船身冒着浓烟,缓缓沉入湛蓝的海中。

“好!”

王宇寰猛地攥紧拳头,狠狠向前一挥,胸中郁气随着这一声呐喊尽数吐出。

他的脸颊因激动涨得通红。

从这一刻起,他们再也不必惧怕了!

这款导.弹哪怕没了卫..星导航,性能打些折扣,

只要地面雷达引导精准,沿海一千公里内,

来多少就能留下多少。

那些国外人嚣张的嘴脸到头了!

“成功了,实验成功了!”

“再也不怕了!”

“米国再也不是无敌的了!”

震耳的欢呼打断了他的思绪。

王宇寰转身抄起卫..星电话,拨通了西戈壁滩的号码:

“钱老,我是王宇寰,水漂弹实验圆满成功,所有数据正在整理,马上给您送过去!”

“好好好!”钱泰清的声音里满是颤抖的激动,“实验画面都拍下来了吗?”

“全拍下来了!”

“太好了,这是能载入史册的资料!”

钱泰清急促道,“尽快送回基地,咱们连夜做总结!”

“是!”

王宇寰挂断电话,转身对监测船上的众人下令:

“立刻返航,所有人抓紧整理数据,必须第一时间送到钱老手上!”

“是!”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王宇寰最后望了一眼正在沉没的货轮残骸,对船长沉声说:“返航。”

西北实验基地里,钱泰清放下电话,猛地转身,对着满堂科研人员振臂高呼:

“我们成功了,米国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再也不怕!”

“钱老万岁!”

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屋顶,不少人红着眼眶相拥,

八个月的不眠不休、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

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与尽情的欢呼。

众人欢呼雀跃,不少人激动得红了眼眶。

整个项目组里,也就沈琰带领的团队没怎么加班,

其他小组连过年都守在岗位上,生怕耽误了进度。

八个月来,所有人的神经都像绷紧的弦,

多少个夜晚熬得双眼通红,多少次在失败边缘挣扎。

那些藏在实验室角落的疲惫、调试失败时的沮丧,此刻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好在,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

沈琰也松了口气,嘴角扬起一抹轻松的笑。

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和燃料总算没掉链子,

没辜负钱老的托付。

等参加完实验总结会,就能回非凡集团,继续过他的咸鱼日子了。

等众人情绪稍平,钱泰清抬手示意安静:

“大家先整理手头的实验数据,后续还有各地雷达站的监测结果要送来。等数据汇总分析完,给大家放半个月假,好好回家歇歇。”

“太好了!”

“终于能回家看闺女了,就怕她不认我了……”

“我要睡足三天三夜!”

“我爸妈总念叨我过年没回去,这下能好好陪他们了。”

细碎的感慨里,满是卸下重负的轻松。

从下午开始,

载着监测数据的车辆陆续驶入基地。

这些来自雷达站的数据五花八门,记录着导.弹飞行的每一个细节。

好在有超级计算机坐镇,数据一导入,

很快就能比对出实验结果与设计参数的偏差,

为后续改进提供精准依据。

实验室里,曾经紧绷的空气渐渐变得轻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