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这真是要变天了(2 / 2)
除了沈琰和张兴怀,其他人瞥了一眼,又埋头继续手上的活。
“李所长,您怎么来了?”沈琰迎上去问道,“是有什么事吗?”
李远舟摇摇头,目光扫过车间里初具规模的水压机,语气里带着惊叹:
“没什么大事,就是过来看看。水压机的研发可是咱们厂的重头戏,如今到了组装收尾阶段,我当然得来瞧瞧,只是你们这速度,也太惊人了吧?”
“这不是沈总让小龙参与组装了嘛。”张兴怀笑着解释,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小龙?他怎么参与?”李远舟更纳闷了,“他不就是个智能程序吗?难不成还能亲自上手拧螺丝?”
“你这就肤浅了吧。”
张兴怀看了他一眼,慢悠悠道,
“沈总把车间的机械臂重新改造过,现在小龙能直接操控它们干活。刚才组装起来的这些大件,全是他指挥机械臂完成的,速度快得让人咋舌。”
李远舟整个人都僵住了。
机械生产还能这么玩?
他不仅没见过,连想都没想过。这哪里是厉害,简直是颠覆认知!
“该死,我来晚了!”
反应过来后,他懊恼地拍了下大腿,“早知道就早点来了,没能亲眼看看多可惜。”
“没事,有录像呢,您要看吗?”沈琰笑着提议。
“要!当然要!”李远舟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急切。
沈琰往车间角落瞥了一眼,那里放着几张办公桌,桌上摆着电脑。
他指了指其中一台:“小龙,挑个最佳角度的视频,投到这台电脑上,让李所长看看。”
“小龙明白。”
“走吧,咱们过去坐,您慢慢看。”沈琰招呼道。
“走走走!我倒要瞧瞧,小龙是怎么把组装速度提这么快的。”
李远舟急不可耐地走到电脑前坐下。
刚坐稳,屏幕一闪,画面便跳了出来。
正是刚才机械臂如活物般舞动、零件在空中精准对接的场景。
若不是亲眼见到车间里的半成品,
若不是知道沈琰他们从不说谎,
李远舟几乎要以为这是特效合成的视频。
工业生产竟能做到这般行云流水?
他盯着屏幕,心跳都快了几分。
他能想象,若是这套模式在非凡集团全面推广,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这种仿佛从未来穿越而来的生产方式,竟真的先在这儿落地了。
非凡集团,这是要开启一个新时代啊。
屏幕里的机械臂还在不知疲倦地运转,李远舟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胸口热血翻涌。
他抬头看向沈琰,眼神里满是震撼与期待:“沈总,这……这真是要变天了。”
别说李远舟看得震撼,就连沈琰和张兴怀此刻再看视频,
心头仍免不了泛起波澜。
或许将来见得多了会习以为常,但沈琰清楚,这样的场景他能记一辈子。
任何事情的第一次,总是最刻骨铭心的。
李远舟望着屏幕,心中既自豪又忐忑。
自豪的是,身为非凡集团的所长,他亲历了这样突破性的时刻;
可一想到这套生产模式若全面铺开,不知多少人会面临失业,行业将遭遇何等冲击,他又忍不住忧心。
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沈琰轻声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厂不过是比别人先走了一步,往后在岗位调整和人员培训上,得多下功夫才行。”
“唉,也只能这样了。”
李远舟叹息着点头。
他心里清楚,若是沈小龙这样的智能程序诞生在别家工厂,
恐怕早已掀起大规模裁员潮。
可沈小龙存在这么久,沈琰、方云良,沈军他们从未提过半个“裁”字,足见其心意。
但作为所长,他必须为企业效益着想,得借着水压机的尝试,好好摸清沈小龙的能力边界,
提前做好岗位规划,避免人力浪费。
“沈总、老张,你们估摸着,这水压机彻底组装好还得多久?”
李远舟话锋一转,问道。
沈琰与张兴怀对视一眼,沈琰答道:
“原本没小龙帮忙,估计得半个月,现在有他分担,三四天就能收尾。组装完了,各项测试可以边生产边做,反正机器是咱们自己的,真出问题也能及时调整,不耽误事。”
“那中型客机和重型战机的设计,都搞定了?”李远舟眼中闪过期待。
“都妥了,就等这台水压机了。”沈琰点头,“只要它能正常运转,原型机就能开工建造。”
“太好了!”李远舟难掩兴奋,“真没想到,咱们厂现在竟有能力造中型客机和重型战机了!”
“可惜这水压机还是小了点。”沈琰苦笑着摇头,“四万吨的压力,造原型机凑合用,量产肯定不行,机身寿命跟不上。”
“沈总放心!”张兴怀接过话头,语气笃定,“我已经让人着手攻关了,接下来就奔着更大吨位的水压机去,一定能满足量产需求。”
“这东西跟机床一样,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沈琰看向张兴怀,语气诚恳,
“后面这摊子,就得麻烦张老多费心了,我这边精力可能要分一部分到其他项目上,但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索性现在有了小龙,设计上遇到问题也能找他参谋。就算给不出顶尖方案,至少能提供些合理的思路。”
沈琰补充道,“再加上咱们有了之前的设计建造经验,接下来的进度肯定能快不少。”
张兴怀连连点头:
“可不是嘛,有小龙搭把手,设计时能省不少劲,也能腾出更多精力冲击更高难度的目标了。”
接下来的三四天,沈琰几乎泡在车间里,
和大家一起盯着水压机组装。
期间,
他们针对机械臂的不合理之处反复改进,让这些钢铁臂膀愈发灵活,
为后续生产铺平了道路。
终于,
在第四天晚上,整台水压机的组装宣告完成。
仰头望着眼前高达三十多米的庞然大物,沈琰的心头涌上一阵难以言喻的自豪。
从设计到生产再到组装,
不到三个月时间,
他带领团队硬生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这台水压机或许不是世界最先进的,甚至算不上龙国最顶尖的,
但对非凡集团而言,却是机械制造领域零的突破。
它为将来研发更大吨位的设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
这次组装的主力是沈小龙,
以往的工业生产中,机械臂不过是按固定程序重复单一动作的工具人,
可组装水压机不同。
那是智能程序自主规划、灵活操控的成果,绝非简单的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