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实验(2 / 2)
因为刘总要午休,下午便没再安排其他活动,大家各自歇着。
沈琰和苏幼雪没歇着,转身就扎进工作室,继续捣鼓无线输电设备的改造。
线圈参数调试、接收模块适配,两人分工明确,手里的活没停过。
结果刚忙到关键处,电话突然响了。
沈琰头也没抬,随口问:“小龙,谁打来的?”
“是宋博达。”沈小龙的声音从音箱里传来。
沈琰愣了下。
不是刚给航空航天事业部放了假吗?
首飞刚结束,怎么又打电话来?
他手里的烙铁没停,说道:“接吧,看看是不是有急事。”
“已经接通了。”
话音刚落,宋博达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带着点兴奋:
“沈总,明天早上咱们要进行第二次火箭发射,你要不要来看看?我还想邀请刘总一起过来观礼。”
“这么快?”沈琰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有点惊讶,
“这才过去不到四个月,就准备第二次发射了?”
“我们把火箭做了些改进,电子事业部那边也要同步做卫*星导航实验。”
宋博达解释道,“这次是一箭双星,比上次的难度更高点。”
“你们是真牛啊。”沈琰这下是真被惊到了,
“几个月就搞定一箭双星,这速度也没谁了。”
“其实上次就有这技术储备了。”
宋博达笑着说,“上次大家觉得稳妥起见,还是先发射单星;这次技术彻底成熟了,就想趁势把双星实验也做了。”
“行!明天我准时带刘总过去。”
沈琰一口应下,又问,
“对了,发射场周围的看台都修好了吧?明天有没有对外开放预约?”
“都修好了,但这次没对外,主要是咱们厂职工学校的师生。”宋博达说道,
“毕竟是第一次开放观礼,先让自己人看,也能让孩子们多了解厂里的技术,增强点认同感和自豪感。”
“做得好!”沈琰忍不住笑了,“明天几点发射?”
“上午十点半,咱们提前半小时到就行。”
“没问题,明天见。”
沈琰挂了电话,转头跟苏幼雪说,“又要发射火箭了,还是一箭双星,是导航实验卫*星。”
苏幼雪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螺丝刀都放了下来:
“那咱们的导航计划,这是在加速推进?”
“应该是。”沈琰点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可,
“明辉哥太厉害了,这个项目主要是他负责,我之前把核心图纸给了他,卫*星的研发、实验全是他带队在推进。
明天这两颗星要是顺利入轨,下一步就能着手建真正的卫*星导航系统了。”
“他确实是技术天才。”
苏幼雪附和道,“谭老把握电子事业部的大方向,但很多细节上的技术突破,都是明辉哥带着团队啃下来的。”
“这话没错。”
沈琰放下手里的活,靠在椅背上,
“现在厂里部门多了,但电子事业部一直是最拔尖的,这离不开明辉哥的拼劲,也多亏谭老愿意放权,老领导信任,年轻人能干事,才能这么顺。”
苏幼雪忽然想起件事,说道:“我听说谭老想让明辉哥接他的班,负责电子事业部,结果明辉哥没同意,说自己就想搞技术,大方向上把握不来。”
沈琰叹了口气,语气有点唏嘘:
“谭老是李厂长那批人里年龄最大的,今年都69了,按规矩早该退休了,但他舍不得厂子,一直没退。
不过现在还好,他不用管具体琐事,就把个大方向,活不算重,身体也扛得住,明辉哥哪会同意接位?
他本来就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真当了部长,部门协调、客户对接这些事,能把他愁死,他才不会给自己找这麻烦。”
第二天吃过早饭。
几人在家歇了会儿,杨明志就开车过来了。
这次没开那辆扎眼的车,换了辆普通的商务车,低调多了。
到了发射中心,刘总一露面,就被职工学校的师生围了过来。
孩子们眼里满是好奇,老师们也热情地打招呼。
刘总难得这么放松,笑着跟孩子们聊了起来,
从火箭的原理说到航天的意义,没一点架子。
这一幕,刚好被赶来的记者拍了下来。
没一会儿,
记者们就围了上来,想给刘总做个简短采访。
沈琰在旁边看着,心里忍不住佩服。
刘总面对镜头一点不怯场,侃侃而谈,还时不时引经据典,不管是记者还是周围的师生,都听得入了迷。
趁着发射前还有点时间,沈琰悄悄绕开人群,去找云明辉。
“明辉哥,空间目标监视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发得怎么样了?这东西要是搞不成,咱们的卫*星导航系统安全就没发保障。”
沈琰一找到云明辉,就直奔主题。
这雷达是导航系统的“防护盾”,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次实验,深空探测高度已经突破五百公里了。”
云明辉笑着说,语气里带着点庆幸,
“这还多亏了小龙帮忙做模拟推演,不然进度得慢一半。”
沈琰瞬间松了口气。
五百公里看着不算多,但已经能覆盖大部分低轨道卫*星的运行范围。
现在太空中的卫*星,十有八九都在五百公里以下的低轨,
真要做反卫*星实验,这个探测距离已经够用了。
“那就好,五百公里暂时能顶用。”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但咱们不能停在。
得尽快研发更先进的,探测距离越远,反卫*星能力才越强,咱们的导航系统才越安全。”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严肃:
“你这段时间找关人对接下,看看能不能在元旦前后搞一次反卫*星实验。”
“行,我这两天去来安排。”
云明辉立刻应下。
他比谁都清楚反卫*星技术的重要性。
两人正聊着,宋博达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是杜建树。
最早跟着沈琰组装无人机的老伙计,也是这次火箭研发的核心成员。
“沈总,跟你说个事。”
宋博达开门见山,“以后火箭项目就主要让建树负责吧,我精力有限,
得把更多心思放在航空航天事业部的大方向上,还得盯着客机项目,你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