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百草堂之大腹皮(2 / 2)
马车走了近三个时辰,终于到了邻镇的药市。市集里满是药摊,摊前摆着晒干的草药,空气中飘着各种药材的混合香气。张阳带着王雪和林婉儿挨个摊位问,可大多摊主都摇头:“最近海南那边台风,槟榔采收延迟,大腹皮早就断货了,昨天还有个穿绸缎的老板来扫过货,出的价钱比平时高两倍。”
张阳心里一沉——那穿绸缎的老板,十有八九是孙玉国的人。就在他快要失望时,一个角落里的老摊主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压低声音说:“我这儿还剩一小包,是之前留着自己用的,你要是急用,就便宜卖给你。”老摊主掀开布帘,里面果然放着一小包淡棕色的大腹毛,质地柔韧,闻着有淡淡的槟榔香。张阳大喜,立刻付了钱,小心地把大腹皮收进药箱。
可三人刚走出药市,就见几个壮汉拦在路口,为首的正是孙玉国的手下郑钦文。他双手叉腰,脸上带着狞笑:“张药师,把大腹皮留下,我放你们走,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说着,几个壮汉就围了上来。
林婉儿立刻挡在张阳和王雪身前,右手按在剑柄上,眼神锐利:“光天化日之下,也敢强抢药材?”郑钦文嗤笑一声:“这是我们回春堂订的货,被你偷了去,还敢说我们抢?”话音刚落,他就挥了挥手,壮汉们便冲了上来。
林婉儿拔剑出鞘,剑光一闪,只听“咔嚓”一声,郑钦文手里的木棍就被劈成两段。她动作利落,几个回合下来,壮汉们就被打得节节败退。郑钦文见状,知道打不过,狠狠瞪了张阳一眼,带着人狼狈地跑了。
王雪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抓着张阳的衣袖。张阳拍了拍她的手,看向林婉儿:“又多谢林姑娘了。”林婉儿收剑入鞘,目光落在药箱上:“先离开这里,免得他们再找来。”三人不敢耽搁,立刻坐上马车,朝着清溪镇的方向赶去。路上,张阳看着药箱里的大腹皮,心里清楚,就算带回了这点药材,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要想彻底解决村民的病,还得想别的办法。
马车驶回清溪镇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镇口老榕树梢,将江面染成一片金红。张阳刚把药箱拎下车,就见几个村民围了上来,脸上满是焦急:“张药师,您可算回来了!李家婶子今早突然肚子痛得打滚,还上吐下泻,您快去看看吧!”
张阳心里一紧,顾不上歇脚,立刻跟着村民往李家赶。林婉儿和王雪也紧随其后,王雪还不忘背上药篓,里面装着刚买回来的大腹皮和常用药材。到了李家,就听见里屋传来痛苦的呻吟,张阳快步走进屋,见李家婶子蜷缩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满是冷汗,双手紧紧按着肚子。
他立刻上前诊脉,指尖触到脉象浮数,又查看了舌苔——苔黄腻,再问起症状,得知婶子不仅腹痛腹泻,还伴有腹胀。“是湿热阻滞肠胃,之前的药方偏温,得调整一下。”张阳说着,从药篓里取出大腹皮,又加了些黄连、藿香,“大腹皮理气导滞,能把肠胃里的湿浊排出去,加黄连清湿热,藿香化湿止呕,煎好后温服,半个时辰就能缓解。”
王雪在一旁快速碾药,动作比之前熟练了不少,只是仍有些紧张,生怕再出错。张娜也闻讯赶来,帮忙生火煎药。药煎好后,张阳亲自给李家婶子喂服,没过多久,婶子的腹痛就减轻了,也不吐了,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
“张药师,您真是活菩萨啊!”李家婶子的丈夫感激地握着张阳的手,眼眶都红了。张阳摆摆手:“都是应该的,记得按时服药,这几日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
可刚回到百草堂,麻烦就又找上门来。刘二狗扶着一个“病人”走进来,那“病人”捂着肚子,脸色痛苦,刘二狗则在一旁咋咋呼呼:“张药师,你快看看我表哥!他喝了你开的大腹皮药,现在又拉又吐,差点晕过去!你要是治不好,我们就去官府告你!”
张阳皱了皱眉,走上前想给“病人”诊脉,可那“病人”却往后躲,眼神躲闪,不敢看他。林婉儿站在一旁,目光锐利地盯着“病人”的手——那手上没有常年劳作的老茧,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黑色的粉末,像是巴豆的碎屑。她心里顿时有了主意,不动声色地走到药渣桶旁,假装整理药渣,手指悄悄捏起一点残留的药渣。
“你这表哥是什么时候喝的药?喝的是哪副药方?”张阳沉声问道。刘二狗支支吾吾:“就是昨天……昨天你开的那副大腹皮药啊!”张阳又问:“我昨天开的药方里,除了大腹皮,还有陈皮、茯苓皮,都是平和的药材,怎么会导致又拉又吐?除非……”他话没说完,林婉儿就走上前,将手里的药渣递给他:“张药师,你看看这药渣里,是不是多了些不该有的东西?”
张阳接过药渣,仔细一看,里面果然混着些巴豆的碎屑。他立刻明白了,冷笑着看向刘二狗:“巴豆性热峻下,能让人剧烈腹泻呕吐,我开的药方里根本没有巴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刘二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那“病人”也慌了,起身就要跑。林婉儿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想走?把话说清楚!是不是孙玉国让你们来栽赃陷害的?”
“病人”被林婉儿的气势吓到,立刻招了:“是……是孙老板让我们来的!他说只要能让张药师名声扫地,就给我们钱!巴豆也是他给的,让我们偷偷加在药渣里……”
这话一出,药铺里的村民都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孙玉国和刘二狗。“太过分了!为了赚钱,居然用这种阴招!”“我们再也不去回春堂买药了!”刘二狗见事情败露,想趁机溜走,却被村民们拦住,最后被扭送到了官府。
张阳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既愤怒又庆幸。愤怒的是孙玉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庆幸的是有林婉儿帮忙,识破了这场阴谋。他转头看向林婉儿,真诚地说:“林姑娘,这次又多亏了你。”林婉儿微微一笑:“举手之劳,我只是不想让好医生被冤枉,好药材被糟蹋。”
此时,王雪捧着一碗刚煎好的药走过来,递给张阳:“哥,这是你之前说的,用大腹皮加麦冬煮的药,你喝碗歇歇吧。”张阳接过药碗,温热的药汁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药香。他看着药铺里忙碌的妻子、懂事的妹妹,还有身边正直的林婉儿,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找到足够的大腹皮,治好所有村民的病,不让孙玉国的阴谋得逞。
接连几日晴好,清溪镇的石板路终于干透,阳光透过老榕树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百草堂里,张阳正指导王雪分拣新到的大腹皮——淡棕色的大腹毛被装在竹簸箕里,风吹过便轻轻扬起,带壳的大腹皮则单独放在木盒中,标签上清晰写着“阴虚者慎用”。
“哥,钱老板这次送来的大腹皮,比上次的还好呢。”王雪拿起一缕大腹毛,对着阳光看,绒毛细腻有光泽,“他还按你说的,把大腹毛和带壳的分了类,说以后都这么装,方便咱们抓药。”
张阳笑着点头,想起三日前钱多多赶着马车送药来的模样——他穿着一身干净的绸缎衫,手里捧着账本,脸上满是歉意:“张药师,之前孙玉国囤药的事,是我没考虑周全,让你受了委屈。这是新到的大腹皮,都是海南刚采收的新货,我按成本价给你,就当赔个不是。”
原来,孙玉国因栽赃陷害和囤药抬价被官府处罚后,回春堂就关了门,钱多多没了顾虑,立刻联系海南的药农,加急调了一批大腹皮过来。张阳看着满箱的药材,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几日,他按村民的体质调整药方:给阴虚的老人加麦冬、玉竹,中和大腹皮的辛散之气;给气虚的妇人配黄芪、党参,补气利水两不误;连孩童都能用少量大腹皮配炒麦芽,既消胀又不伤脾胃。没过多久,镇上的怪症就彻底好了,村民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连巷口的茶馆都挤满了喝茶聊天的人。
这天午后,张阳正在药铺里教王雪辨认大腹皮的品质,就见一群村民抬着块匾额走了进来,匾额上“仁心济世”四个大字漆得鲜亮,边缘还雕着缠枝莲纹。为首的李伯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是村民们凑钱买的新茶,脸上满是笑容:“张药师,这匾额是咱们全镇人的心意,谢谢你用大腹皮治好了我们的病,还不赚黑心钱,你是咱清溪的好大夫!”
张娜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过来,递给村民们,笑着说:“这大腹皮刚开始没人在意,谁能想到它竟成了救急的好药。”张阳接过匾额,心里暖暖的:“其实治病的不只是大腹皮,是大家信任我,才愿意按方服药。药材无贵贱,对症就是好药,守好药德,才对得起这身药师衣。”
站在一旁的林婉儿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悄悄退到门外,手抚上腰间的短剑——自从来了清溪镇,她为了保护张阳,几乎时刻握着剑,如今风波平息,村民安康,她也该放心了。张阳瞥见她的动作,快步走过去:“林姑娘,不留下来喝杯茶吗?”
林婉儿回头,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容:“不了,我还有事要去别处。不过你放心,以后若有需要,我还会来帮你。”她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册,递给张阳,“这是我祖辈留下的《岭南药材记》,里面有大腹皮的炮制方法和配伍诀窍,或许对你有用。”
张阳接过书册,封面已经有些磨损,却透着淡淡的药香,他知道这是珍贵的医书,连忙道谢。林婉儿摆了摆手,转身大步离开,青布劲装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口。
夕阳西下时,张阳把匾额挂在百草堂的正墙上,又让王雪把《岭南药材记》里关于大腹皮的内容抄录下来,贴在药斗旁。王雪一边抄,一边问:“哥,以后咱们还要多收些大腹皮吗?”
张阳看着窗外的晚霞,目光温和:“当然要收,说不定哪天它又能派上用场。不过更重要的是,你要记住今天的事,不管以后遇到什么药材,都要仔细辨认、对症使用,不辜负患者的信任。”
王雪重重点头,手里的笔写得更认真了。药铺里,一缕缕大腹皮的清香飘在空气中,与茶香味、墨香味混在一起,温馨而安宁。张阳知道,这不起眼的大腹皮,不仅解了清溪的厄,更让他明白了医者的初心——守好药德,用好每一味药,才能不负医者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