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开业大酬宾(2 / 2)
那都是铁杆了,是店里真正的座上宾。
捏着小酒盅,慢悠悠的夹着菜,品评着火候和味道,人家就是奔着味儿来的,不差钱。
可开门做生意,指着这区区三五桌散客,连每天买菜买肉的本钱都挣不回来。
一条街的客流就这么多,开店满打满算也不过半个来月,名声还没真正闯出去,远没到能吸引人慕名而来的地步。
光听着对过儿川香园门口的“开业大酬宾”喊得震天响,可具体是怎么个“酬”法,何雨柱隔着一条街,听得见却摸不清门道。
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一件事:对面掌勺的,就是被他亲手撵走的那个胖子!
胖子的手艺有几斤几两,他太知道了——彻头彻尾的二把刀,离出师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邪了门了……”
何雨柱坐在柜台边一张空桌旁,胳膊肘支着桌面,拳头抵着额头,愁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死活想不通:“这没道理啊!一个火候都掌不稳的半吊子,怎么就能把这正儿八经出了师的师傅给比下去了?!”
大洲、二洲的手艺深得何雨柱真传,不夸张的说如今俩人的厨艺早已超越何雨柱这个师傅本人。
再说灶上还有何大清这个“祖师爷”人物把关,店里菜品的口味,绝不可能被对面比过去。
味道好,但就是没人。
相反那味道可能不咋地的馆子,倒坐的满满当当。
上哪说理去!
……
何雨弦今儿个店里开了大单!
一位从霉国来的资深古董爱好者,一进门就相中了镇店之宝。
一件由何雨弦亲自参与考古发掘,据称是西周中晚期的青铜礼器。
造型古朴,纹路奇诡,尤其那修长的管状构造和隐约可见的铭文刻痕,无不透着一股神秘厚重的历史感。
最令人称奇的是,时逾数千载,那青铜端口竟仍寒光隐现,望之令人心生敬畏,足见其铸造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
这位洋主顾简直是爱不释手,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探讨与文化溯源。
最终以九百九十八刀乐的友情价欣然捧走此重宝,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添上了一段佳话。
这笔买卖,刨去所有成本,净利润不多不少,整九百九十八块。
赚了洋票子,自然要庆祝一下。
老搭档肖初夏这回说什么也要做东,非拉着何雨弦下馆子。
何雨弦也没推辞,抬腿就把人领到了自己大哥何雨柱开的川香居。
人还是那四人。
何雨弦夫妻,肖初夏夫妻。
巴特尔眼下也加入了何雨弦阵营,在店里充当门(dǎ)童(shǒu)。
一米九的大高个子,在那一站,能吓退不少想耍优越的外国佬。
因为辫子朝的某些遗留问题,个别老外来到这泱泱大地,总是抱有莫名的优越感。
鼻口朝天,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何雨弦当然不惯着他们,在别处怎么样他不管,反正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得老实缩着。
今儿碰到的那个大鼻子就是,一副不差钱,你们快给我磕一个的样子。
结果就是让何雨弦三两句哄得高高兴兴抱着“国宝”回国炫耀去了。
这次肖初夏请客,再去老莫就不合适了,左右一合计,干脆来自己家饭店吧。
本来怕来了没位置呢,没想到……